《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一)创新教育理念,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L树立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传媒艺术类高校将以积极的视角解释个体的行为,探索大学生健康发展路径,充分体现“发展意识”而 非”问题意识:因此,辅导员尊重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个性特 征、反应大学生心理诉求,挖掘他们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帮助他们解 决心理危机,使他们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从而在量上减少 问题学生的人数,在质上促进大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健全人格的形 成。心理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幸福感 和满足感、希望和乐观主义,以增强自信,维护心理健康。2.开拓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实践
2、。将积极心理学相关的理念与品质 植入到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内心,有助于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 的成长与成才。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时刻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 育,用文化塑造人,用艺术感染人,倡导通过自己擅长的专业表达自 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将结合传媒艺术类高校专业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 充分运用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技术,采取绘画、摄影、舞蹈、朗诵、海 报设计、心理剧等形式,有效践行积极心理学在传媒艺术类高校心理 教育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自媒体1 .构建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为了让自媒体 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行为,传媒艺术类高校要打造高校 心理健康教
3、育自媒体平台,实现网络育人。例如,构建传媒艺术类高 校心理健康公众号,每天定期发送推文;在大学校园网设计电台与咨 询栏目,合理的开设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等专题板块;利 用网络与学生家庭建立联结,宣传普及亲子沟通方法,提升亲子沟通 效率;鼓励学生制作心理微电影、微课程、公益广告等可供观赏的自 媒体作品进行交流讨论。2 .利用自媒体,关注大学生心理动态。由于自媒体具备自由、平 等与开放等特征,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每天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布 状态、获取相关信息,而这些社交“足迹”有助于实现学生“精准画 像”及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收集和评估。因此,心理健康教师和辅导 员需要利用自媒体从个人喜好、生
4、活节奏与学习状态等角度来及时了 解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动态,进而提高教育的时 效性及针对性。另外,传媒艺术类高校可组建心理互助QQ群、微信 群,通过自媒体实现同辈心理互助,遇到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及时利用 网络进行疏导,提供心理援助。(三)创新教育机制,构建积极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1 .学校支持系统。传媒艺术类高校在倡导教师“教书”同时,还 要肩负“育人”的重担。构建传媒艺术类高校的支持系统需要关注以 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专业课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 和交流,引导大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积 极探索未来发展方向;辅导员老师应当从各个角度及时地了解大学生
5、 的内心需求,并主动关心每一个大学生,同时倡导他们构建一个积极 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次是同窗好友的相互理解与陪伴。传媒艺 术类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的同窗好友来增强大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影 响,促进他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并获得满意的归属感。2 .家庭支持系统。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形成潜移 默化受到家庭的影响,所以要重视家庭环境的教育,积极采用多种方 式做好家庭心理教育指引工作。首先,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当传 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经历人生困境和关键抉择时,及时得到家人的支 持和安慰,理性寻找解决方案。其次,家长与学生要进行情感的分享 与支持。当他们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能够给予无条件地情感
6、抚慰, 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战胜心理疾病。再次,扩展家庭的社 会网络。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通过亲人与社会网络获得更多帮助、 支持与援助资源。3 .社会支持系统。传媒艺术类高校通过国家构建的和谐社会与教 育引导体系来推动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成长。首先,应在传媒艺术类高 校大学生中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增加心理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 方法。其次,应丰富和开放社会服务机构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 在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行为、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社会资源等 方面积极调节作用。再次,危机干预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需加强与学 校的联系,以心理转介的方式来掌握问题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并重 点监控高危人群,从而避免爆发心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