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7365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县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县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县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县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县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县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巩固拓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全县农业在“十四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现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立足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在确保全县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高端精品,抓住关键环节,集中优势力量,加快构建特色鲜明、规模开发、高端带动、集群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等“四个农业”落地见效,有效促进农业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强力推动XX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为乡村

2、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县“四个农业”发展持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一二三产发展深度融合,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形成体系完善、创新能力强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创新驿站全面发展,科技服务体系贯通县、乡、村,实现科技服务全覆盖;特色优势产业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智能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二)绿色生产方式基本形成。基本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方式。农田灌溉水利得到全面利用,化肥、农药施用量保持零幅增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秸秆实

3、现全面综合利用;农膜基本实现全部回收。(三)品牌竞争力显著提升。基本形成农产品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农村电商服务体系等。(四)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农业标准体系趋于完善,标准应用基本到位,农产品质量档次明显提高,“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基本建成;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达到80%以上,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覆盖。三、重点任务重点围绕强筋麦、梨、高端红薯、食用菌、优质生猪、蛋鸡、奶牛等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将科技、绿色、品牌、质量元素融入生产各环节。按照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的标准,到2025

4、年,重点培育X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X个高端精品,带动全县特色优势产业集聚集约式发展。其中:强筋麦种植县域规模面积达到XX万亩,示范区种植面积达到XX万亩,总产量达到X万吨;XX县鸭梨种植县域规模面积达到X万亩,示范园区面积达到X万亩,总产量达到X万吨;生猪养殖县域规模达到X万头,优质生猪示范区养殖达到X万头以上;高端精品(雪杉耳)达到1个以上。重点举措(一)提高科技含量。瞄准特色优势产业关键环节,引入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加强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农产品生产由要素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变。全面推进农业创新驿站建设,将农业创新驿站打造成为农业科技创新要素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引领的

5、高度聚集地;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实行挂牌服务,建立覆盖所有乡村、服务到项目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进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乡镇科技特派员全覆盖,支持和配合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推广、技术服务。(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果服务中心、县发展和改革局,各乡镇政(二)树立绿色理念。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清洁生产,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推动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精品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全面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小麦节水品种全覆盖。推进化肥

6、减量增效,大力推广优质肥料和高效施肥技术,到2025年,主要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强化农药减量控害,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产品,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到50%和50%以上。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比例保持100%,到2025年,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9%以上。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到2025年,基本实现秸秆全面综合利用,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各乡镇政府(三)注重品牌效应。立足重点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7、逐步比较优势和品牌优势。打造高端精品,依托特色优势产业,筛选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以及具有传统影响力的产品。借助“农业品牌创新创意大赛”、“品牌专家专题对接会”、“品牌设计展”等活动,提升品牌形象和辨识度,到2025年,培育高端农产品品牌1个以上。加强品牌宣传,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等优势平台,积极举办品牌代言、社会评选等各类推介宣传活动,扩大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开展对消衔接,利用各种农产品对消衔接会,宣传品牌、提升品牌。(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果服务中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各乡镇政府(四)提升质量效益。落实生产主体责任,

8、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健全产品标准体系,坚持无标建标、有标提标、全链条创标,按照技术规范组织生产,散、小种养户标准化应用培训全覆盖,能够熟练应用技术规范组织生产。到2025年,全县农业标准化覆盖率提升到80%以上。鼓励“两品一标”认证,实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培育,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全域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安全追溯机制。(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政府五、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农业农村局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做好组织协调、动态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工作。明确区域布局、

9、重点产业、重点方向、重点任务,形成上下贯通、方向一致、有机衔接,形成多级联动推进体系。建立包联机制,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要按照责任分工对所包联的示范园区、高端精品重点关注、重点打造。(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果服务中心、县发展和改革局,各乡镇政府(二)强化金融支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推广无抵押、免担保的线上金融信贷产品。开展多层次的“线上线下”银企对接,简化审批流程,加快信贷投放,加大对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按照政策规定,财政、农业农村、人行、银保监等部门要协调联动,切实解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融资难问题,健全农担风险

10、机制,发挥政策性农担职能。加大金融风险监测力度,增强风险防控措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金融监管局、县财险公司)(三)强化资金投入。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优先保障领域,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优化涉农资金使用结构,加大整合力度,集中支持特色优势产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特色农业产业精品基地、农业产业强镇、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金融监管局)(四)强化用地保障。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成果在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应用。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

11、,用足用好设施农业用地政策。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政府)(五)强化督导考核。省市已将“四个农业”发展成效纳入乡村振兴考核重要内容,年末将逐级进行考核。请各职能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街道)要把持续深化“四个农业”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每年制定推进计划,将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分解到季度,明确到责任人,制定工作推进时间表、路线图。对已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要逐项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对落实“四个农业”发展工作不力、任务未完成、排名靠后的将报请县相关领导进行通报约谈。(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果服务中心、县财政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金融监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县财险公司,各乡镇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