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2课时).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7677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2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2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2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2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2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2课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任课教师:李艳玲任教学科:幼儿心理学 任课班级:任高招学前7班课题第五节学前儿童概念、判断、推理的发展共2课时教学目的知识目标:掌握幼儿概念发展的特点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概念发展进行教育情感目标:理解幼儿概念、判断、推理的发展重点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特点难点学前儿童概念发展的特点教学后记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是重点,尤其数概念的发展尤为重要,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所以这部分重点讲解。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都体现了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结合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更容易理解。第1课时教学任务学前儿童概念、判断、推理的发展重 点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特点难 点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特点课

2、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 具多媒体授课日期2019年11月14日第五节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特点一、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1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2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一般特点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了 口头数数,给物数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四个阶段。二、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1、判断的形式由直接判断向间接判断发展2、判断的依据逐渐客观化3、判断的论据逐渐明确化三、学前儿童推理的发展四、学前儿童理解力的发展教学过程:【导入】提问: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概念?【新授】一、学前儿童概念的掌握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树的反映。概念是用词来表示的,词是概念的物质外衣,也就是概念

3、的名称。(-)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两三岁的幼儿只能进行初步的概括,概括的内容极其贫乏。每一个词,基本上只代表一个或某一些具体事物的特征,而不是代表某一类的大量的事物的共同特征。例如,“猫”只代表自己家里的小花猫或少数他所看过的猫,“树”只代表自己家门前的树或少数他所看过的树。到了学前晚期,概念所概括的内容才逐渐比较丰富。(二)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学前儿童虽能概括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但常常把外部的和内部的、非本质的和本质的特征混在一起,还不能很好地对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特征进行概括。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学前儿童大多以功用性的定义来说明关于事物的概念。例如“杯子”,这是喝水的;“衣服”,这

4、是穿的。(三)概括的内涵不精确结合幼儿实际案例分析教师分析后举例学前儿童还不能进行本质的概括,因而概括的内涵往往不精确。有时失之过宽,例如,把桌椅、柜子概括为“用的东西把萝卜也归为“果实”这个概念里。有时又失之过狭,例如,4岁的学前儿童以为“儿子”一词就代表小孩,因此,有一天看见一个高大而嘴上有短胡须的男人,说是幼儿园里保姆的儿子,就感到非常惊奇。(四)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概念中,数概念比实物概念更加抽象,对于幼儿来说更加难以掌握。一般认为,学前儿童处在数概念的萌芽时期。1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萌芽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教师分析辩数阶段是对物体大小或多少的模糊认识。认数阶段是

5、产生对物体数目的知觉。点数阶段是开始形成数概念的阶段2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包括三个成分:掌握数的顺序。数的实际意义。数的组成。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了 口头数数,给物数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四个阶段。二、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事物之间或事物与它们的特征之间的联系的反映,推理是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在已有判断基础上推出新的判断。概念,判断,推理这几种思维形式是互相联系的。概念的形成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判断和推理过程。判断是肯定与否定概念之间的联系。获得判断主要通过推理。逻辑思维主要运用判断,推理进行。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发

6、展的表现。(一)判断形式的间接化从判断形式看,学前儿童的判断从以直接判断为主,开始向间接判断发展。直接判断,主要是感知形式的判断,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加工,比如,3岁的学前儿童指着一个戴红领巾的女孩说是“田老师的小姐姐,”这是根据感知的特征来判断,是真正使用概念进行的。年龄较大的学前儿童就会说:“老师的女儿。”(二)判断内容的深入化从判断的内容来看,学前儿童的判断从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开始向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和判断形式沿直接向间接变化的趋势进展。幼儿初期往往把直接观察到的物体表面现象作为因果关系。例如,对斜板上皮球滚落下来的原因,34岁幼儿认为是“(球)站不稳,没有脚。”对只有一

7、条腿的桌子是否倒下来的现象,3-4岁幼儿认为“要倒,是烂的。”(三)判断根据客观化从判断根据看,幼儿从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依据,开始转向以客观逻辑为依据发展。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照事物本身的客观逻辑进行判断和推理,而是按照“游戏的逻辑”或“生活的逻辑”进行。这种判断没有一般硬原则,不符合客观规律,属于“前逻辑思维。例如,3-4岁幼儿认为,球会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待在椅子上”。或者是因为“猫会吃掉它”。幼儿逐渐从以生活逻辑为根据的判断,向以客观逻辑为根据的判断发展。三、学前儿童推理的发展(一)最初的转导推理学前儿童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转导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这种推理

8、还不是逻辑推理,而属于前概念的推理。皮亚杰指出(1962), 2岁学前儿童已经出现转导推理。例如,刚满2岁的女孩,在应该睡觉时不想睡,要求父母把卧室的灯开着,并和她谈话。她的要求被拒绝了,过了一会儿,父母突然听到孩子的尖叫声,急忙跑到卧室去看,孩子说,她拿了架子上的娃娃,而这是睡觉时被禁止的动作,可是父母一看,她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动。皮亚杰认为,这就是孩子在生活中的一种推理:“如果我做了坏事,他们就会来开灯,并且和我说话。”这种推理是依靠表象进行的,是超出了直接感知范围的思维活动。(二)演绎推理归纳和演绎属于逻辑推理,演绎推理的简单而典型的形式是三段论,三段论是由3个判断,3个概念构成,每个概念

9、出现3次。它是从两个反映客观事物的联系和关系的判断中推出新的判断,乌利彦柯娃(1958)的实验证明,学前晚期的学前儿童(5-7岁)经过专门教学,能够正确运用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三)类比推理类比推理也是一种逻辑推理,它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归纳推理。它是对事物或数量之间关系的发现和应用。类比推理一般的表现形式为:(A: B) : (C: D) o当两种较低级的关系(A和B, C和D)之间有一个高一级的等值或接近等值的关系时,就存在类比。例如,耳朵用来听,眼睛用来看。查子秀等(1984)的实验研究认为,36岁学前儿童已经具有一定水平的类比推理。四、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取决于他们的知

10、识经验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学前儿童,一方面由于知识经验不丰富,思维带明显的具体性,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一般是不深刻的;另一方面由于在教育影响下知识的不断积累和第二信号系统的不断发展,理解也在不断地提高和不断地深入。在整个学前期内,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一般是沿着以下的方向进行的。(一)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例如,学前儿童在理解一幅图画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个别的人物,以后,在成人的影响下,逐步认识到人物之间的关系,以至达到对整个图画的理解。又如,学前儿童理解成人的言语,也往往首先是理解成人言语中某些他们熟悉的个别的词,他们把这些词跟他们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学前儿童才

11、逐渐理解整个句子和这个句子的中心思想。(二)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进展到主要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学前初期学前儿童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词虽然有一定的指引和调节作用,但是不能单独起作用。随着学前儿童年龄、经验的发展,学前儿童就有可能主要依靠词来理解事物。例如,小班学前儿童理解故事,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图画或学前儿童熟知的事物的形象;而大班学前儿童就能领会完全用文字描述来讲述的故事。(三)从简单的、表面的评价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评价小班学前儿童对事物的评价往往是很表面的,例如,对故事中的人物,他们只能说出好人或坏人;而大班学前儿童则能说出很多理由,对事物做出比较深刻的评价。要促进学前儿童理解力

12、的发展,首先,成人必须适当地把直观材料与词语结合起来,对小班学前儿童多用直观材料,并且加以适当的词的说明;对大班学前儿童,词的讲述就可以适明显的具体性,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一般是不深刻的;另一方面由于在教育影响下知识的不断积累和第二信号系统的不断发展,理解也在不断地提高和不断地深入。在整个学前期内,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一般是沿着以下的方向进行的。(一)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例如,学前儿童在理解一幅图画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个别的人物,以后,在成人的影响下,逐步认识到人物之间的关系,以至达到对整个图画的理解。又如,学前儿童理解成人的言语,也往往首先是理解成人言语中某些他们熟悉的个别的词

13、,他们把这些词跟他们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学前儿童才逐渐理解整个句子和这个句子的中心思想。(二)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进展到主要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学前初期学前儿童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词虽然有一定的指引和调节作用,但是不能单独起作用。随着学前儿童年龄、经验的发展,学前儿童就有可能主要依靠词来理解事物。例如,小班学前儿童理解故事,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图画或学前儿童熟知的事物的形象;而大班学前儿童就能领会完全用文字描述来讲述的故事。(三)从简单的、表面的评价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评价小班学前儿童对事物的评价往往是很表面的,例如,对故事中的人物,他们只能说出好人或坏人;而大班学

14、前儿童则能说出很多理由,对事物做出比较深刻的评价。要促进学前儿童理解力的发展,首先,成人必须适当地把直观材料与词语结合起来,对小班学前儿童多用直观材料,并且加以适当的词的说明;对大班学前儿童,词的讲述就可以适明显的具体性,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一般是不深刻的;另一方面由于在教育影响下知识的不断积累和第二信号系统的不断发展,理解也在不断地提高和不断地深入。在整个学前期内,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一般是沿着以下的方向进行的。(一)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例如,学前儿童在理解一幅图画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个别的人物,以后,在成人的影响下,逐步认识到人物之间的关系,以至达到对整个图画的理解。又如,学

15、前儿童理解成人的言语,也往往首先是理解成人言语中某些他们熟悉的个别的词,他们把这些词跟他们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学前儿童才逐渐理解整个句子和这个句子的中心思想。(二)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进展到主要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学前初期学前儿童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词虽然有一定的指引和调节作用,但是不能单独起作用。随着学前儿童年龄、经验的发展,学前儿童就有可能主要依靠词来理解事物。例如,小班学前儿童理解故事,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图画或学前儿童熟知的事物的形象;而大班学前儿童就能领会完全用文字描述来讲述的故事。(三)从简单的、表面的评价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评价小班学前儿童对事物的评价往往是很表面的,例如,对故事中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