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七单元《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七单元《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四下七单元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芙、蓉”等3个生字,会写“壶”。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3.结合“玉壶”的典故及王昌龄的生平感受其清正廉洁的精神品格。(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课前对诗,类比移情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来玩一个诗词小游戏,老师说上句,你们来接下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引导发现都是送别诗,从题目中会发现送别的地点和对象。二、初读古诗,理解诗题(一)检查预习串读古诗三首,把字音读准确。(二)理解诗题1 .板书课题,强调“芙蓉”的“芙”下半部笔画少,要写舒展;
2、“蓉”笔画多,要写紧凑。出示芙蓉图片,理解词意。故而“芙蓉楼”就因楼前满湖芙蓉花而得名。2 .齐读诗题,学生谈对题目的理解。预设1: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友人辛渐。预设2: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王昌龄是在头一天晚上就开始送他了,因此应是:从昨天到今天,王昌龄一直在芙蓉楼上送别友人辛渐,难舍难分!(三)读出节奏指名读提示:同学们读的节奏可以不尽相同,只要读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就好,不必过分强调节奏划分。范读、再指名、齐读。三、结合注释,解诗质疑(-)结合注释,自主学习(二)汇报交流,读懂什么1 .“寒雨” 一一很冷的雨预设:我仿佛看到在这一片冷天冷雨中,王昌龄送别好友辛渐的那一刻,他的心仿佛跌到了谷底
3、,就像这寒雨一样,凉透了。2 .“楚山孤”一一孤独的楚山预设:面对好友离去,自己也不正像这雨中迷蒙的楚山一样吗?看似连绵起伏,实则形单影只。(二)联系一脉之诗,感受情感诗一:1 ,通过读诗,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怀?预设:我从“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感受到王昌龄此时此刻肝肠寸断的离别之情,他们之间的友情让我动容,我感受到了王昌龄此时此刻的那份伤感。然而到了第二天,诗人不言伤感,转而说自己“一片冰心在玉壶。”2 .联系诗人际遇,思考缘由出示:当时王昌龄因为才华横溢遭人嫉妒,生活不拘小节遭人陷害,被贬到江宁辅佐县丞,做了一个手中并无实权的十品官员,再加上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心中有冤无处诉,
4、有苦无处说,此时此刻只能孤身一人、形单影只。(1)引导学生感受王昌龄此时此刻壮志难酬,隐忍孤寂的心情,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回扣单元语文要素,引导从王昌龄“语言”中的关键词感受其品质。预设:“冰心”:晶莹剔透;形容纯洁、正直之人。“玉壶”:洁白、润泽;形容高洁、善良的人。I寺一:引导学生联系这两首诗词,理解王昌龄追求做人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廉洁的人生志向。诗三: 王昌龄的其他诗引导学生从27岁的王昌龄所作之诗、所做之事,感受他的爱国情怀,崇高的人生理想。出示:51岁的他被贬龙标尉,仍然不放弃自己的志向,在当地建“龙标书院”,教化当地的少数民族,教他们学习汉语,为祖国的民族融合做出贡献。引导学
5、生理解王昌龄的一生从未放弃自己,一生为国,清正廉洁的“玉壶”之志。(配乐朗读)诗四:引导学生理解无论是大诗人李白,亦或是辛渐,都是王昌龄的挚友,因为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冰心、玉壶之志。总结:看来三观一样的人才能做朋友,古往今来都是这样,可见王昌龄身上的才华和品性不仅吸引着大诗人李白,更吸引着千年之后的我们,我们都是和王昌龄一样的同道中人,让我们带着对好友的愁思和劝慰再来把这首诗读一遍吧!五、熟读成诵,默写古诗出示:提示:“玉壶”的“壶”,写的时候要注意中间的横钩长一些,托上包下。六、对比之下,再悟冰心再次回顾课前的送别诗,比较异同点。对比之后会发现除了依依惜别之情,平添了一种志向,一种冰清玉洁为人的风骨!总结:这也正是这首送别诗流传了儿千年的真正缘由,你们读懂了。老师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中能把这千年前的一片冰心传承下去,因为你们是立于时代潮头的主人,也期待你们在将来的人生中能够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玉壶之志:七、布置作业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