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调血液常见问题的改进措施 优秀专业论文.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28149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调血液常见问题的改进措施 优秀专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外调血液常见问题的改进措施 优秀专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外调血液常见问题的改进措施 优秀专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调血液常见问题的改进措施 优秀专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调血液常见问题的改进措施 优秀专业论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外调血液常见问题的改进措施【摘要】目的 分析本血站5年从外调入血液质量复检的情况,分析了现阶段血液调剂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 对血液ALT、HBsg,抗-HCV、SYP、抗TIV和其他检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外调血液检测的合格率呈下降趋势,不合格趋势呈上升趋势。结论 外调血液应加强质量监督,做到既满足临床用血,又保证输血安全。【关键词】血站;外调血液;质量;措施随着临床用血需求的增长,我国每年献血的人数越来越多。及时的血液补充能使患者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但同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各种疾病可能会通过输血进行传播。血站的主要任务是为临床提供安全、充足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2、,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许可下,血站之间的血液调剂可以满足临床的需求,解决RH阴性等稀有血型及特殊情况下临床的供血矛盾。但是,如何在调剂过程中做到既满足临床需求乂保证血液的质量可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近些年的实践,笔者发现血液调剂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质量问题,现总结报道如下并提出改进措施,为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血站于5年来从其他血站调入经检验合格的血液,调进后根据规定,本血站应重新检验血液是否合格,分析血液的质量情况,比较两血站的检验结果。1.2检验方法将送检的抗凝血标本给予28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浆。用生化分析

3、仪检测ALT,若大于40U则为阳性,HBsAg、抗HCV、抗HIV给予ELISA法进行检测,梅毒(SYP)给予ELISA法和TRUST法检测,操作过程严格根据说明书的方法。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2 结果表1. 20042009年外调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例觥)时间标本总数合格不合格ALTHBsAg不合格指标抗-HCV SYP抗-HTV其他2004557549(98. 6)2 (0. 36)010001200535843528 (98. 4)7(0. 20)011221200614191388 (97. 8)5(0. 35)

4、030201200766856504 (97. 3)39(0. 58)91367402008762728(95. 5)15(1.97)721140200916781616(96. 3)32(1.91)13125120不同年份外调血液检测情况的比较如表1所示,近些年外调血液检测的合格率呈下降趋势,不合格趋势呈上升趋势。2008和2009年的血液检测的不合格率与20042007年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o 2006和2007年血液不合格中HBsg的指标最高,与其他年份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 2008和2009年血液不合格中ALT的指标最高,与其他年份相比具有显著性差

5、异(P0. 05) o3、讨论3.1 外调血液的现状分析临床上及时的血液供应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保证治疗的进行。但若对血液质量不给予严格的控制,血液中的病毒会传染而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带来更严重的危险性。因此,血站在相互调剂稀有血型或特殊情况临床需要血型时仍应注重血液质量的控制,杜绝不合格血液进入临床使用。我血站每年从外面血站调进部分血液,这些血液均经调入血站检验合格。尽管并非本单位生产制备,但调进后本单位仍然要重新检验,须重视加强其质量控制,符合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但由于试剂、设备和操作人员、管理等方面不一样,某些标本的检测结果为不合格。加强外调血液运输途中的温度控制对保证血液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6、由于各血站运血设备配置不同,某些血站冷链环节薄弱,加上长距离运输血液成本较高,某些血液采用简易的塑料泡沫盒加冰块封口或普通保温箱加棉被等方式运输,当血液到达目的地时已经融化甚至产生絮状物,血站再次检测不合格而报废处理,浪费血液。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软件的不统一也是造成外调血液出现质量问题的因素之一。为了保证血液质量,血站血液的采集、制备、检验、储存、发放等全部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但各血站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没有统一的标准,调入血液的管理软件以血液采集登记日为采血日期,根据不同的血液成分,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对应的失效日期。调入血液的血站无法进入调出血液血站的管理软件,因此重新录入时间,采血日期和

7、失效日期与原先的血液时间不符,有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3.2 外调血液的检测结果分析外调血液应该像其他血液制品一样纳入血站的质量管理范畴,从接受入库到临床应用加强质量控制,特别是血液的检测,调入与调出单位双方必须明确职责,起到对双方保护的作用。我单位对调入血浆进行复检,由于试剂、操作方式、检测设备、操作人员以及实验室管理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复检的血液标本不合格。若合格血液的复检出错被误认为不合格血液,会造成血液浪费,若不合格血液复检通过当成合格血液应用于临床有极大的质量风险,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某些单位的合格血液复检结果不合格率较高,可能存在检测不准确的情况。不同年份外调血液检测情况的比较如表1所

8、示,近些年外调血液检测的合格率呈下降趋势,不合格趋势呈上升趋势。2008和2009年的血液检测的不合格率与20042007年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o从检测方面对血站检测结果不相符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试剂的原因:虽然血站使用的均为批检合格的试剂,但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试剂存在差异。因此,选择质量好的试剂,可以保证结果准确可靠,减少假阳性的结果,从而减少血液报废。血站之间可以定期交流使用的试剂厂家及试剂选择标准,每批验收均合格的试剂方可使用。血站应规范实验室工作流程,选择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合格试剂进行血液检测。仪器和方法的原因:陈旧、不灵敏、未经过校准的仪器可能影响血液检测结

9、果。因此,做好仪器设备投入、维护和校准工作,按照卫生部血站实验室管理规范对实验室设备要求进行维护和校准,采用先进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检验,减少假阳性报废率。由于ALT和HbsAg不合格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可开展HbsAg快速检测和ALT快速筛查,采用光化学方法等先进检测方法,提高检出效率。 操作人员的原因:有些血液检测结果不明确,不能判断是否合格,操作人员禁止批准其用于临床,对于检测不合格的血液,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报废血处理规定加以处理。加强血液检测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完善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系统规范化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强化质量、安全和服务意识。3.3 改进措施血站的储

10、血、运输设备的配置应合格,保证最佳的血液库存量以备日常和突发事件临床急需之用。加强外调血液运输途中的温度控制,根据天气、调入与调出单位的距离和外调血液的数量确定运输途径和工具。出发前提前开启冰箱使温度降到所需范围,内放冰块防止中途升温,定时测量温度确保冷链环节的温度有效,确保血液的质量可靠。为了便于外调血液的数据共享,血站应规范献血编码,统一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涵括了献血者基本信息、血液检验状态、血液采集信息等。采供血机构内部应建立一套独立的应急血液储存、发放管理系统,保证应急血液入库、出库和查询,随时了解血液保存情况,确保每一袋血液从来源、储存到发放各环节均有详细的质量记录,有利保证血液

11、先进先出,避免过期报废而造成浪费。接收调剂血液的单位作好血液的接收保存和质量检查,准备好冰箱并清洁、消毒,进行空气细菌检查,控制温度在合适范围内。接收血液单位收到调剂血液时,首先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开箱时观察温度是否在合理范围,清点核对血液的数量和品种,无误后入库保存。按照来自不同调剂单位和采集时间的先后顺序作好相关标识存放。质量管理科对入库的血液按照不同调剂单位进行复检,包括ALT、HBsAg、抗-HCV、SYP和抗-HIV的检查,观察检查包括颜色是否正常、是否有重度乳糜、溶血情况、细胞与血浆层是否分层清楚、有无凝块等。对于质量可疑的血液进行隔离并暂停发放,经进一步质量检测后确定是否发放或者

12、报废,把好血液质量控制的最后一关。血站应该从员工素质、设备管理、加强监督等各个方面把好血液的质量关。开展员工岗位培训和实践技能培训,制订标准操作规程,优化流程图,实行工作质量考核机制,定期进行理论考试和检测竞赛等,培养员工的责任心,仔细核对检测结果和标本编号,发现差错应及时报告,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并实施监控和持续改进,实现质量目标管理。充分利用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进行血液检测,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不可擅自简化工作程序,在符合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差错的产生。重视质量监督评估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对于产品经常出现不稳定的中心血站,员工应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学习,加强跟踪监督,不

13、断提高其业务技术水平,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综上所述,外调血液可以满足临床上的日常和特殊情况需求,应加强质量监督,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以方便调出、调入血液单位之间的血液相关信息,做到既满足临床用血,又保证输血安全。参考文献1吴时耕,万本愿,吴茂红.县级以上医院临床血液质量控制欲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 26(3) :253-254.2杨晨曦,做好血液质量控制统计分析为血液质量体系持续改进提供依据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 23(10) :625-626.3邱少慧.加强血站质量管理确保血液质量J.现代医药卫生,2007, 23(10):1567-1569.4曹晓莉,杨青,蔡磊.外调血液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输血杂志,2009, 22(3) :229-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