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学新模式,实现高效课堂.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28655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教学新模式,实现高效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索教学新模式,实现高效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索教学新模式,实现高效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探索教学新模式,实现高效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探索教学新模式,实现高效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索教学新模式,实现高效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教学新模式,实现高效课堂.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探索教学新模式,实现高效课堂以直线的斜率同课异构为例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215500江政摘要:如何探索教学新模式,实现高效课堂?笔者结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同课异构案例,比较问题情境、建构概念和数学应用三环节,并总结反思。关键词:教学新模式 案例 反思一、 案例背景2014年4月,新评上的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在江苏省常熟中学进行“同课异构”公开示范课展示。笔者先后听了两节直线的斜率,发现这两课有许多异同。于是,笔者有了下面的思考,与大家分享。二、案例比较1、问题情境,各具特色案例1飞逝的流星、五彩的射灯形成一条美丽的直线,直线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教师甲从最近常熟虞山又修了 一条石阶直通山顶,和以前

2、的石阶两张图片相比,一张比另外一张陡,从中引出石阶可用坡度来刻画,为引出直线的斜率作铺垫。案例2教师乙用PPT展示了很多几何和造型的图片,引出平面解析几何的本质:以代数的方法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直线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然后,从两个例子引出直线的斜率。楼梯的倾斜程度可用坡度来刻画;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两个案例中问题情境的引入形式各异。案例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以图片对比方式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复习初中知识,有效加强知识衔接,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以发展。笔者认为分析学生熟悉的例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降低了学习难度。当然,这里也有主场优势,教师甲就

3、是本校教师。案例2教师乙高屋建甑从解析几何的本质为本章的学习埋下了伏笔。从实际效果看,第二个例子比较难入手。乙想借助“牧童遥指杏花村”,来引出直线所须两个量:点和方向,但学生不能领会教师的意图。笔者认为揭示事物的本质,不在于多,精就是好。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体现新课改精神。2、建构概念,方式各异案例1通过类比坡度,揭示直线斜率公式。已知两点夕0“1),。02,2),如果工尸工2,那么,直线P0的斜率为=&工=包x9 -xl x4I其中宽度心=工2-王高度Av =%-弘案例2前面同案例1,后又反问了学生如果直线(倾斜角为钝角时)变成这样呢?其中宽度x = %f高度y = y1

4、-y2,有的学生就想了匕上二匹,但显x2-x1_1 1 -1 1 _1 B然出问题了,公式不统一了。学生交头接耳-讨论起来。这时教师乙就提示,想想坡度的定义:斜坡起止点间的高度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实际上(从左往右看)1 = 2入原式&二=3。此时,学生会想怎么求呢?教师甲引导他们,直线x0 3 4上有多少个点?几个点就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学生恍然大悟。赋个值异于3, %也就出来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后讲几何法。教师乙:先讲几何法,根据包,斜率为表示直线上的任一点4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就得到点(7,5 ).后讲赋值法。两案例一先从“数”的角度讨论,一先从“形”的角度探究

5、,殊途同归。笔者比较喜好教师甲的做法,因为我所教的学生层次比较低,基础差点的同学比较喜欢抓的住、一板一眼的做题。后来笔者也跟同事交流过,到底要不要讲几何法呢?用事实来说吧,苏教版必修二书本P80页练习4题目为:“如果直线/上一点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仍在该直线上,求直线/的斜率k.”这题我和同事做了一个实验,一个班讲赋值法,另一个班讲两种方法。很明显,讲两种方法的班级学生做出来的多。可见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看问题,更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而“数形结合”是研究平面解析几何的一把利器。两位教师最后都采用了变式教学,由于他们备课资料基本相同,对例2进行变式也差不多,笔者不

6、再分开赘述,就以教师甲的变式为例。问题1:直线/上一点P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沿y轴方向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仍在直线/上,那么直线的斜率为多少?问题2:直线/的斜率为3,将/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直线则4的斜率为多少?问题3:平行直线的斜率之间有何关系?这三题变式题,是对例2的进一步挖掘和拓展。学生通过对变式的学习,可以总结反思。如果教师平时能够对书本例题进行改编(变条件,变结论,变思想,变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那一定会助学生“一臂之力”的。三、案例反思两位教师从“问题情境一建构数学一数学应用”三环节进行教学,使学生初步体会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及方法,对直线的斜率有较深刻的理解。笔者也有以下反思。第一,问题情境“新”。从学生知识最近发展区出发,挖掘情境,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其原有知识体系,通过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活化数学课堂教学行为,促使学生有效的探究和发展。第二,建构方式“新教师应摸清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规律、兴趣爱好,同时吃透教材,以求深入浅出的建构好新的概念,真正做一个“课堂先行组织者”。第三,数学应用“新”。题目应紧跟时代、联系实际、环环相扣、促进理解,并多做拓展思维的变式题,以更好发挥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这三“新”都要求教师有意紧贴新学情、新高考和新课改,有意更新理念,而它们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一实现高效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