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人工智能与第六次军事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世纪人工智能与第六次军事革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1世纪人工智能与第六次军事革命目录导语1前言21 .第六次科技革命一一人工智能31. 1.新趋势32. 2.把握未来52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与挑战62.1. 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问题,带有科学猜想的性质。62.2. 这个重大科技革命会是什么? 72.3. 3.我们是不是已经到了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前夜? 72.4. 您怎么看第六次科技革命? 72.5.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方向是什么? 82.6. 第六次科技革命与前五次比较,有什么质的飞跃? 92.7. 7.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92.8. 第六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意义是什么? 102.9. 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中国应该怎么做? 103 .
2、人工智能与第六次军事革命111. 1.第一次军事革命浪潮:电子战与军事技术革命112. 2.第二次军事革命浪潮:美军对概念的适应133. 3.第三次军事革命浪潮:信息战与IT-RMA技术浪潮144. 4.第四次军事革命浪潮:数字化战争和国防转型155. 5.第五次军事革命浪潮:混合战争和现代化+166. 6.第六次军事革命浪潮:智能化战争时代的战略竞争17结语19导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政治、战略、技术和作战模式等领域的不断推进,第六次军事革命浪潮一一即人工智能军事革命(AI-RMA)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那么,前五次军事革命浪潮各阶段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第六次军事革命浪潮真的会对军事事务带来
3、颠覆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研究学院助理教授迈克尔拉斯卡(Michael Raska)在第六次新军事变革浪潮:一场颠覆性变革?(The sixth RMA wave: Disruption in Military Affairs?)一文中给出了答案。本文原载于泰勒弗朗西斯学术出版集团(Routlege Tayor&Francis Group)出版的战略研究杂志,现将文章主要内容编译如下,以飨读者。RRouticdgc(羽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ISSN: (Print) (OnBre) )oumai homepage: htt2“wwodfonline上oiq
4、20The sixth RMA wave: Disruption in Military Affairs?Michael Ra skaTo dte this article: Michael Raska (2020): The sixth RMA wave: Disruption in Military Affairs9.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DOI: 10.1080701402390.2020.1848818To link to this article: httDsdoi org10 1080/01402390 2020。848818Published
5、 online: 25 Nov 2020.Submit your article to this journal 0,EView related articles fI View Crossmartc data 图1报告封面1刖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军事革命的概念、过程和争论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军事革命(IT-RMA)浪潮。但是,前五次概念超出了特定年代的技术水平、预算资源和能力范畴,未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那么,新兴技术在军事革命中是如何有效应对21世纪的安全威胁和挑战呢?为了探讨这些争论,有必要回顾前五次信息技术与新军事变革(TRMA)的概念,揭示它们存在的客观弊端,同时突显第六次AI
6、-RMA浪潮在军事事务中的影响力。1 .第六次科技革命一一人工智能第六次科技革命更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学和再生学革命。它将在五个主体学科发生重大突破:整合和创生生物学、思维和神经生物学、生命和再生工程、信息和仿生工程、纳米和仿生工程等。关键技术有五项:信息转换器技术、人格信息包技术、仿生技术、创生技术和再生技术等。第六次科技革命“革”到人类自身了。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仿生工程和机器人学的结合,信息转换器、人格信息包、两性智能人、人体再生和互联网的结合,可能将使人类获得三种新的“生存形式”,即网络人、仿生人和再生人。加上自然人,人就有四条“命”。1.1. 新趋势对于科学革
7、命,第一次科学革命的主体是天文学、物理学,前后经历了144年,主要包括:哥白尼发表的天体运行论和伽利略提出把试验方法与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理论。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现代理论体系和实验研究方法,为近代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次科学革命的主体部分涉及物理学,具体表现为量子论和相对论的提出,以及伦琴发现X射线和汤姆逊发现电子,又扩展到天文学、遗传学、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应用,产生了原子结构、分子物理、核能、激光、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理论和应用,没有相对论和量子论,就没有今日的科技文明。对于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主体部分是动力技术(蒸汽机)和机器制造(纺织
8、机和工作母机),带动部分涉及煤炭、冶金、化工和运输等。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主体部分是电力技术、内燃机和电讯技术,带动部分包括钢铁、石化等。从发电机到无线电广播,大约持续70多年。第三次技术革命包括电子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两个阶段,并有交叉,都包括主体部分和带动部分,而且带动部分或辐射面比前两次技术革命要宽得多,两个阶段加起来大约70多年。人类发展和世界现代化的科技需求是全方位的,但也只有部分需求可以引发科技革命,一般而言,它与人类文明的前沿特征有关,与科技革命的判断标准有关。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改造人类自身和适应宇宙环境。当今世界科技正处在新一轮革命性变革的拂晓。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重要科技
9、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初显端倪。我个人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将表现出新技术革命与新科学革命相伴、互动、多点突破的生动景象。它将既依赖现代化进程强大需求的拉动,乂源于知识与技术体系内在逻辑的突破和创新。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方向在哪里?新科技革命的特征主要包括:深刻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断涌现出一批重大的理论突破;要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应该涵盖50%的人群。从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中科学的启蒙为未来的机械革命等奠定理论基础;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了工厂大生产方式为特征的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拓展了新兴市场,开拓了现代化的工业时代;第四次科技革命推动了 20世纪绝大部
10、分的科技文明;第五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知识进入了爆炸时代。根据上述特征,我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方向很有可能得益于第五次信息科技革命的推动。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及其交叉领域开辟出新的空间。就科学领域来说,在外部技术变革和内部自身的重大问题或者挑战的推动下,一些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孕育着未来的大突破。比如,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可能使人类走向对原子、分子甚至电子进行调控的时代,进而产生新的科技突破;对暗物质、暗能量、反物质的探测很可能在21世纪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有可能颠覆我们现有的世界观。就技术领域来说,在现代化进程强力需求的拉动和科学的支持下,将促成技术革命和
11、产业变革。比如,对大脑思维和信息处理的机理,及其数字化模拟和仿真的研究,将可能导致人脑与电脑之间实现信息直接转换;量子通信将引发一场通信领域的变革;新型网络技术将继续深刻改变人际间交流和共享信息的基本模式,触发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变迁;纳米仿生材料、仿生器官的设计和制造等,将可能使人类获得新的生存形式和手段。1.2. 把握未来对于复兴中华文明的伟大事业而言,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为我国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将复苏希望寄托在即将来临的新科技革命上。谁能提前判断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据以进行前瞻谋划和重点部署,谁就很可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中国现
12、代化建设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必然道路。面对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及时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期。首先要侧重研究科技发展,特别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入分析各国科技革命的竞争力与创新潜力,全面把握科技发展的态势,前瞻并掌握全球科技发展的大趋势。需要建立全面的学科发展研究体系与数据平台,系统把握全球科技发展大趋势:第一,梳理五百多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学科史,追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认知科技发展的规律,分析科技发展的宏观态势;第二,运用计量学等研究方法,探寻近几十年来科技发展的规律;第三,发挥科学院专家在洞悉科技发展态势方面的重要作用,请院士和其他前沿科学家
13、分析科技发展的走势和突破口。通过上述3个方面,将以定性为主的长周期历史研究与计量学的定量统计研究、前沿科学家对现状与未来的判断等结合起来,达到三种方法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揭示学科体系的宏观演变与规律性特征,认识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产生和演化的动力与方向等问题。其次要侧重研究科技内在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国、日本、中国为案例,深入研究“科技革命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发挥科技史、科技哲学与科技社会学等学科优势,研究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其内在机制与外在条件是什么等问题;发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国家现代化究竟存在怎样的作用机制;认知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科
14、学中心形成与转移机制的关系、知识发展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新学科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探讨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分析两者的对应关系。通过比较,判断我国在文化传统、体制建设等方面的优劣势,讨论怎样选择科技的发展路径和战略。面对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期,必须走出一条既符合科技发展内在规律,乂能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道路,才能推动中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新科技革命的拂晓,挑战与机遇并存。第五次科技革命,中国是一个跟踪者,而且是一个没有取得优良成绩的跟踪者。第六次科技革命,涉及科学和技术的深刻变革,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科技工作者身处时代潮流,肩负伟大历史使命,理
15、应将目光投向黎明,勇做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领头羊”。我们希望中国学者的名字和第六次科技革命一起载入史册,在新科技革命中创造新的历史。2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与挑战2.1. 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问题,带有科学猜想的性质。我们首先看看过去5个世纪发生了什么。16世纪以来,从科技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每一个世纪都至少有一个标志性事件。16世纪是哥白尼学说,否定了 “地心说”,提出地球围绕太阳转。世纪是牛顿力学的诞生,完美解释了常见的物理现象。18世纪是蒸汽机发明,带来了机械化生产。19世纪是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带来了电气化生活。20世纪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带来了网络空间。许多科技史学家认为,16世纪以来,世界上先后大约发生了 5次科技革命,包括2次科学革命和3次技术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近代物理学的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化,第三次是内燃机和电气化,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第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