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血液凝固及其纤维溶解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血液凝固及其纤维溶解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生理学基础教案年级科目生理学任课教师授课节数课题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授课类型复习教学内容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教学目标1、掌握血液凝固的概念、基本过程、途径。2、掌握纤维蛋白溶解的概念、意义。教学重点血液凝固的概念、基本过程、途径。教学难点纤维蛋白溶解教学方法1.讲练结合法.3.多媒体课件助学2 .小组合作探究.学过程设计备注师生活动一、引出课题,回顾复习?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及其生理特性、师生互动,探究考点(一)血液凝固1、概念:血液由液体流动状变为不能流动的胶冻状血块的过程2、实质: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血清:血液艇固后血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液体与血浆的主要区别:
2、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已被消耗的凝血因子3、基本过程: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因子启动内源性途径,in因子启动外源性途径凝血酶原激活,变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4、生理意义:内源性途径:XII因子启动,保护内皮损伤的血管免遭继续破坏外源性途径:山因子心动,使血液快速凝固来止血5、临床应用:促凝;适当加热,利用粗糙面,注射维生素K (促进肝合成凝血因子)抑凝:低温冷藏,利用光滑容器,使用抗凝剂(二)纤维蛋白溶解:1、概念;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被分解液化的过程。2、基本过程:纤溶酶原激活物;包括XHa、血管激活物和组织激活物等纤溶酶原澈活变成纤溶酶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分解液化成降解产物(FDP)
3、3、生理意义;限制血凝发展,防止血栓形成;溶解血凝块,促进血流畅通4、临床应用;促纤溶:使用纤溶酶原激活物加速血栓溶解,防止缺血组织坏死5、重要抗凝剂:抗凝血酶HI:肝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结合并封闭H、IX和X等因子活性中心来抗凝肝素: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结合抗凝血酶I并大大加强其活性,用于体内体外抗凝柠檬酸钠:去除血浆中游离Ca2+而抗凝,仅用于体外抗凝(三)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是两个既对立统一,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理过程。二者的对比与联系见下表: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山(外源性激活) XII (内源性激活)激肽释放酶血管激活物1 /凝血酶原激活物11纤溶酶原激活物I1基本过程凝
4、血酶原一凝血酶I纤溶酷I1.11(可溶性)(不溶性)纤维惠|陪(可溶组织激活牛溶酶原(-)单项选择题1 唯一不存在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oA.因子I B.因子III C.因子VII D.因子X E.因子2、某患者甲状腺素术后伤口不断渗血,考虑可能是( )oA.缺乏Fe2+ B.缺乏因子VIIIC.缺乏因子ID.纤溶活跃E.抗纤溶活跃3、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不含( )oA.白蛋白B.纤维蛋白原C.球蛋白D.纤溶酶原 E.凝血因子4、内源性凝血的启动凝血因子是()oA.因子I B.因子HI C.因子VD.因子X E.因子5、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凝血因子是()oA.因子I B.因子HI C.因子V
5、 D.因子X E.因子(二)多项选择题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组成包括()oA.血小板因子I (PF3) B.Ca2+ C.凝血因子HI D.凝血因子Xa E.凝血因子V2、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oA.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B.凝血酶的形成C.纤维蛋白溶解D.纤维蛋白的形成E.抗凝系统3.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A.缺乏纤维蛋白原B.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C.缺乏某些凝血因子D.含有大量清蛋白E.缺乏凝血因子V(三)判断题1 .纤溶的基本过程可分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的降解两个基本阶段。()2 .内源性凝血过程的启动因子是X,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启动因子是组织因子(Fill) o(四)填空
6、题1纤溶系统主包括、。2、血浆中主要的抗凝物质包括()和()3、常用抗凝剂有()和()o备考策略1 .血液凝固:特殊凝血因子(1、n、III、IV、VID和XD)、肝脏合成及与维生素K的关系,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以及两条激活途径的启动因子,凝血的实质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一字之差,意义不同)。抗凝物质(抗凝血酶m、肝素、柠檬酸钠)的抗凝机制,常用促凝与抑制凝固的方法等都常作为考点2 .纤溶:理解纤溶的概念和意义,熟悉基本过程;特别要注意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高的部位术后易渗血、纤溶的临床应用很容易作为考点。课堂小结本节课复习了哪几个考点?你巩固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布置作业(-)名词解释1、血液凝固:2、血清:3、外源性凝血途径4、内源性凝血途径5、纤维蛋白溶解(二)问答题1、血液凝固的过程及其途径。2、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3、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包括哪些?4、血液凝固的两条途径有何联系和区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