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8页到第109页教学目标:1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结合具体情境,对统计图的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解释,并能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2 .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和合理预测。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初步感知1、复习条形统计图(1)出示一幅缺少标题的条
2、形统计图(关于姚明身高的统计图)。师:仔细观察,它可能是关于什么的统计图?师:从这幅统计图上你能收集到哪些信息?【设计意图:出示缺少标题的条形统计图,把学生的目光引到横轴与纵轴上,要想确定它的标题,一定要横轴与纵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两个维度来思考。这既很好的复习了旧知,又渗透了函数思想。】2、猜想,引出折线统计图师:你还知道哪些统计图?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拆线统计图。你想象一下,把这幅统计图画成拆线统计图,可能是什么样子?3、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1)师出示三幅折线统计图,让生选择。师:哪一幅统计图能表示姚明10T6岁的身高情况?你是怎么看出来的?4、动态演示:条形统计图变折线统计图。【设计意图
3、:通过让学生选择符合姚明身高的折线统计图,并动态演示从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的过程,让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后面放手让学生尝试画图做了铺垫,降低难度,提高实效。】二、尝试画图,明确特征1、出示关于“奥运会金牌数”的条形统计图。师:如果画成拆线统计图,会是什么样子?请你比划一下。2、生尝试画师:怎样画才能又准确又美观?3、反馈画法师:在画地过程中你遇到什么困难?第一个点你是怎样找到的?怎样才能把线画得那么直?师:描点了为什么还要连线?4、电脑演示画法:描点、连线、标数。5、读图、分析、预测师:从这幅统计图上你收集到哪些信息?相邻的两届当中哪一届到哪一届相差最多?预测2016年中国会获
4、得多少枚金牌?【设计意图:平实的提问中步步深入地研究折线统计图中点、线的作用,体会折线统计图所具有的预测趋势的作用,并能直观的看出数量变化的幅度大小,在辨析中明白如何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合理预测】三、深入解读、合理应用1、小明的体温变化统计图。2、选择:三副统计图中,哪一幅图是教室内温度统计图?3、选择:画折线统计图还是条形统计图?(1)东南电器商场四月份家电销售量情况统计表种类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数量41253850(2)东南电器商场近四个月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时间一月二月三月四月数量28505460【设计意图:在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中,培养学生不但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问题、解
5、决问题,而且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做出合理的推测。同时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了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合理选择统计图。】四、回顾整理、总结提升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五、作业:1、收集生活中用到的折线统计图。2、亲子作业:跟家长一起收集某一景区近几个月的客流量,绘制成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
6、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上,使学生能看懂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作出简单的推测和判断,并能绘制折线统计图。 我在教学本节课时,注重了以下几方面:(-)从生活中引出折线统计图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我觉得如果选择学生身边熟知的例子,他们会更乐于接受。因此我就把教材中的例题进行了处理,选取了姚明的身高统计图作为素材既有效复习了
7、统计相关的知识,自然引入折线统计图,又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初步的感知,在引入折线统计图时,让学生猜一猜三幅折线统计图中哪一幅能表示姚明身高情况,学生在解释是怎么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同时我采用了由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的转化的课件展示:直条变成细线一一直条顶点出现圆点一一细线消失一一点与点之间出现折线。让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所感知,让学生清楚地看出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在数据表示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为学生进一步探索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奠定知识基础。这一环节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在探索中绘制折线统计图关于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我是完全放手让学生
8、自己尝试,再让他们交流自己制作统计图时遇到的问题或者找到的经验。充分地利用电脑,演示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通过形象的、具体的演示,学生清晰的掌握基本的作图步骤描点、连线、标数。通过对“描点了为什么还要连线”这一问题的思考,学生明确了 “点”是表示数量的多少,而“线”能表示数量的变化,线的平陡反映出数量增减的快慢;线的局部反映数量的增减幅度的大小,线的整体反映发展趋势,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三)在分析中体会统计的意义在学生体验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后,让学生学会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且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做出合理的推测。在练习中出现的小明体温变化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能力,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了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学生通过走进生活、观察、分析、预测等活动,让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学成为“有源之活水”,由枯燥变生动,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