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机械ETF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泰机械ETF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目录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质造转变31.1、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质造转变31.2、 中国智造:科技赋能,生产飞跃41.3、 中国质造:注重研发及专利,不断拓展海外市场8二、碳中和背景下的投资机会102.1、 碳中和政策背景102.2、 碳中和对各行业的影响分析及投资机会11三、中证细分机械设备指数投资价值分析173.1、 指数的编制173.2、 成长风格突出,行业集中于电新及机械183.3、 业绩表现:超额收益稳健,波动率低19四、国泰机械ETF产品分析204.1、 产品要素204.2、 基金管理人:深耕ETF领域,管理产品种类全规模大 214.3、 基金经理:经验丰富21图表目录
2、图1:中国人口结构(亿人)3图2:中国出生人口及出生率3图3: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变化 4图4:中国制造业人均工资(千元/年)5图5: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5图6:工业机器人密度6图7:机器人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收入6图8:机器人公司研发支出6图9:人工智能在中国制造业应用市场规模 7图10:三一重工海外营收(百万元)9图11:中证细分机械指数海外收入(亿元)10图12:电力及相关行业碳排放近50。% 12图13: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12图14:未来我国风电光伏装机有望快速增长(单位:万千瓦)13图15:预计2030年风光装机占比接近一半(单位:。0 13图16:我国风电及光伏装机
3、占世界比重较高 13图17:我国光伏产业链已经实现全球领先 13图18: 2010-2019年,全球风电占总发电量占比持续提升 14图19: 2010年来我国风电占比不断提升,整体发电占比略高于全球14图20: 2013年至今国内风电风电整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 14图21: 2020年金风科技排名国内风电整机厂第一 14图22: 2011-2025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GW) 15图23: 2011-2025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预测(GW) 15图24:核电发电量在中国总发电量中占比不断提升 15图25:核电设备装机容量逐年增长15图26:中证细分机械成分股市值数量分布18图27:中证细分机械成分
4、股市值权重分布18图28:中证细分机械指数成分股数量分布(中信二级行业)18图29:中证细分机械指数成分股权重分布(中信二级行业)18图30:中证细分机械指数不同风格成分股数量分布19图31:中证细分机械指数不同风格成分股权重分布19表1:供给侧改革、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 4表2:中证细分机械指数与主要指数的研发支出占收入比例的对比 8表3:中证细分机械指数与主要指数的2019年成分股专利数量对比8表4:三一重工海外布局9表5:全球主要国家碳中和目标规划11表6:我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路径及其设备 16表7: 2021年工程机械宝马展,各主机厂纷纷展出电动化产品 17表8:中证细分机械设备产
5、业主题指数基本信息和编制规则17表9:中证细分机械指数相对其他指数超额收益及月胜率(截至2021-4-30) 19表10:不同指数绩效表现(2013年以来)20表11:国泰机械ETF产品信息20表12:被动指数产品基本情况21表13:基金经理在管产品(截至2021-4-30) 22-、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质造转变1.1、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质造转变在2010年之前,中国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被誉为“世界工厂”。但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比例很低,诸多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无自主品牌、无自主设计、无核心技术的“三无”中资企业,仅靠代工生产来赚取微薄
6、的利润。尽管“中国制造”曾经在世界范围内风靡一时,但随着人口红利、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环境承受力等优势的逐步丧失,低成本大规模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其中人口红利消失给这种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人口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自2011年起从近72%下降至68%,同时出生率降低,新出生人口自2017年起迅速减少,未成年人人口比例下降,未来劳动人口有可能持续下降。图1:中国人口结构(亿人)图2:中国出生人口及出生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岁人口数量 15-64岁人口数量65岁以上人口数量 15至64岁人口比例粗放型发展模式注定要转型升级,中国需要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模式。近年来,政府
7、报告频频提到“创新”、“科技”二词,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国制造2025,提倡企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进行从技术跟随者到技术提供者的转变。相应出台了企业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等普惠性政策,鼓励企也增加创新投入,支持企也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加大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国内政策调整以及国际贸易竞争的外部压力之下,制造也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出清,很多小企、也退出市场,集中度提升,竞争格局优化。这也促使企业进行转型,加大研发投入,生产高标准、高效能、高品质的商品,口碑升高并逐渐走向国际。“中国制造”逐渐转变为“中国智造”、“中国质造”。表1:供
8、给侧改革、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时间政策文件重点内容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2015年3月中国制造2025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2015年3月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工信部印发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分类开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方面试点示范。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
9、通知,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2015年11月供给侧改革2016年2月结构性改革习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数据来源:政府官网、图3: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变化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单位数(万) 同比增长数据来源:Wind.1.2、 中国智造:科技赋能
10、,生产飞跃1.2.1 工业机器人:降本增效,助力生产随着人口红利的弱化甚至消失、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工成本的逐渐上升对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数据显示,制造业的人工成本逐年增加,每年增长率在7%左右。图4:中国制造业人均工资(千元/年)数据来源:wind、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驱动企业使用机器代替人力当前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越来越智能化,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它不仅可以模仿人的操作,还能在艰难环境下进行各种高难度作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节约可以生产成本,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一个国家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我国是工业机器人使用大国。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截止
11、2019年我国工业机潜入密度已经超过世界水平的65%O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47.9%0 2018年年末由于汽车与智能手机行业需求放缓、贸易摩擦而推迟生产线投资等原因,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呈现负增长。2019年10月之后,工业机器人产量结束负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剧烈。2020年疫情没有改变行业整体上升的态势,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达到近30000台。展望未来,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上行趋势有望持续。图5: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台)35000120%当月同比()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100%80%
12、60%-40%20%-0%-20%-40%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国产工业机器人产品占有率不高。虽然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但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在市场总销量中的比重仅为27.88%。国内大部分市场都被日系、欧系的机器人企业所占据,国产化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图6:工业机器人密度图8:机器人公司研发支出数据来源:wind、公司研报、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国内相关企业中,机潜入(300024.SZ)是中国机潜入行业龙头。其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第一家从事机器人产业化和实现机器人出口的企业。公司的机器人产品线齐全,涵盖工业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
13、智能服务机器人五大系列。在机器人国产品牌中,机器人是为数不多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的公司,拥有以自主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核心产品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完整全产业价值链。工业机器人在船舶、重型机械、铸管、阀门精密铸造等行业实现应用方面的新突破。分产品来看,公司的工业机器人业务近44%,目前为公司的第一大业务。公司近年来不断扩充自身的实力,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占营收比从5%提升到17%以上,公司在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也化进程方面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参与多个科技重大专项和工信部、发改委重大工程项目。其中,旗下产品洁净真空机器人的难度远远超过一般工业中使用的机器人,而该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洁净真空机器
14、人供应商,产品与美国供应商产品性能一致,可以实现直接替代。图7:机器人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收入工业机器人业务收入(万元)业务占比()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数据来源:wind、公司研报、1.2.2 AI赋能制造业Al赋能制造业是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动识别、自动记录、自主分析、自主判断、自主决策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目的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统计+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算法以先在制造业、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家力促AI+制造业。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为机械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重要规划,力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大数据、AI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突破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人工能在制造业应用高速熠长。目前,人工智能在智能生产、产品与服务、供应链管理、企业运营管理、业务模式决策等五大场景广泛运用,推动质量管理、仓储运营、维护分析、库存跟踪、生产运营等制造核心环节数字化革命。根据德勤的统计调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