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深度报告:拥抱中国数字新机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经济深度报告:拥抱中国数字新机遇.docx(7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数字经济深度报告:拥抱中国数字新机遇数字经济发展是科技创新与扩大内需的共同需要数字资源是21世纪的石油,数字经济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数字经济是什么?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 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我们理解,基于数据这一生产要素,我国将不断完善数字生产关系,并产生包 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在内的新生产力。数字经济的定位:畅通供给,丰富需求。一方面,数字化改造和善用数据要素将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从而畅通经济循环。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
2、广覆 盖性特点,能够助力经济转型和改革深化。另一方面,数字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数字化均创造了大量经济增量,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其中既包括以ICT行业为核心的数字产业蓬勃发展,也包括数字零售、数字支付等大量数字化消费升级。图1:数字经济的“四化”生产力数据价值化fa 校方 雷本生产娈素总的来说,数字经济是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双重任务下的重要一环。一方面,从科技创新角度来看,数字化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与创新驱动发 展的国家战略相匹配:前沿研究: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神经芯片、DNA存储。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等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卡脖子”环节突破: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
3、器等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数字产业;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等先进制造业。另一方面,从扩大内需角度来看,数字技术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赋能,成为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的重要领域:数字消费的进一步升级扩容:从已经十分蓬勃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网络娱乐(游 戏,社交,视频等),逐步向教育、医疗、文化等新生活场景演进。借力于数字化,服务业低效特征正在改变。数字基础设施成为新基建的重要一环: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重点包括:5G网络、光纤通信、IPV6、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数字场景在社会经济迅速普及,智能化、数
4、字化转型加快:产业数字化空间巨大。场景将进一步普及,包括:数字农业与工业物联网,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数字政务与数字政府,数字物流与数字贸易。中国已经取得数字竞争优势,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近40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与2005年相比,15年时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翻了 15倍,增速惊人。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6.6%。这远快于GDP平均增速7.4%,是其两倍还多。因此,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数字经济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增长引擎,数字经济渗透率也不断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有望达
5、到45万亿元,占GDP比重或将超过40%o图3:数字经济增速远超GDP增速()GDP增速数字经济增速在数字产业化稳步前进的同时,中国产业数字化开展顺利。按照国内习惯分类,数字 经济可以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根据江小涓教授的解释,数字产业化指的是数字及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数据服务业等。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O所谓产业数字化,是指各类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产出增长和效率提升,包括数字农 业、数字制造业、数字服务业、数字两化融合等广泛的产业领域。从比重上看,目前数字 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分别占
6、到数字经济的1/5和4/5左右。但是客观来看,我国数字经济仍大而不强。一方面,虽然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列全球第二,但根据2018-2019年数字经济指数,中国得分36.2,处于全球第二梯队(第九名),德国、英国、美国则都超过40o另一方面,中国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同。北京、上海数字经济占比超过50%;贵州、重庆、福建2020年增速则超过15%o“十四五数字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数字鸿沟未有效弥合,甚至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数据资源规模庞大,但价值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数字
7、经济治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图9:中国数字经济指数全球排名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十四五”目标来看,中国对数字经济发展寄予厚望总结来看,“十四五”数字经济目标基本涵盖了数字产业化、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政府与数字治理、传统数字消费(电商)等多方面,体现了政策层希望全 面开花、蓬勃发展的希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数字产业化部分)增加值占GDP比重要从2020年的7.8%提升到2025年的10%。静态看需要5.3%左右年均增长率,但考虑至十四五”期间GDP平均值增速预计也在5.3%左右,实际上是要11%左右的增速,即两倍增速。特别是过去十年中国数字产业化发展迅猛,ICT领域国产替代浪潮兴起,互
8、联网领域诞生大 量全球巨头,基数也并不低,因此这一目标代表着中国对数字经济发展寄予厚望。IPV6活跃用户数五年目标几乎翻倍。从2020年4.6亿户到2025年8亿户。千兆宽带用户数五年目标几乎十倍。从2020年640万户到2025年6000万户。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五年超三倍。从2020年14.7%到2025年45%o如果考虑到企业数量的持续增长,实际增速更快。在线政务实名用户数五年翻倍。从2020年4亿人到2025年8亿人。全国网上零售额和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在五年时间需要增长45%和24%o作为全球 第一大网购国,中国仍然制定了不低的增长目标,全国网上零售额和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计划从2020
9、年的11.76万亿元和37.21万亿元增至2025年的17万亿元和48万亿元。数字新基建:政府指引投资方向,企业把握投资力度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市场化程度较高“新型基础设施”概念最早源自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关的内涵和外延在近几年不断演进。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新型基础设施”一词,2019年国家发改委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即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类。2021年11月,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重点内容,并确立了“加速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适度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的发展思路。表1:新基建分类
10、类型行业5G互联网通信网络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人工智能新技术云计算区块链数据中心算力基础设施智能计算中心智能交通融合基础设施 智慧能源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新基建融于整个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过程,总结来就是聚焦两大产业链:通信设施产业链和数据计算产业链。从2019年国家发改委给出的新基建定义来看:1)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通信网络、新技术和算力基础设施三大行业,具体到细分行业有5G、互 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等典型的数字产业化行业,即是数字技术带来的产品和服务;2)融合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了智能交通和智慧能源等,即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赋
11、能提高运行效率,是典型的产业数字化行为;3)创新基础设施则包括了科技、科教和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其模式类似于建造科研中心、建设高校及打造科技类产业集群,为高新技术事业单位和企业建设配套的传统产业园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中偏软件应用类行业理论上不属于传统理论的政府基建范畴,其本质属于老基建转型过程中所需要购买的“要素”。信息基础设施中除了硬件类的行业,软件类 严格来说并不算是狭义的基建。从传统基建的定义来看,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部分偏软件应用类的行业例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其本质是服
12、务于改善公共服务系统效率的一种服务,本身并不是公共服务系统。融合基础设施则可以看作传统基建的数字化转型,部分信息基础设施是转型中需要被购买的服务要素,创新基础设施是为了新基建发展所配套的传统基建。从数字经济的角度来看,政府侧可直接发力的内容集中在归属于传统基建概念的行业。大多数新基建依靠企业投资,政府更多是采购的身份:数字经济中一部分是作为传统基建的补充,例如5G基站、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 等相对“硬”的设施行业,这一部分与传统基建类似,可以由政府牵头发起投资,但在实际建设中国企替代政府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职责;另一部分是在传统基建向新基建转型过程中所提供的动力和支持,一方面包括人工智能、云计
13、算、区块链等相对“软的数据应用服务行业,另一方面则是涉及交通、能源等在数字化转型中所需要的硬件设施,这部分投资更多依赖企业自身投资,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采购相关服务与设备。新基建市场化程度更高,以深圳2020年新基建计划为例,六成资金来自市场,政府 投资项目仅占40%o传统基建项目例如“铁公基基本上是以政府或国企主导建设的。但是新基建的情况跟老基建不一样,以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紧密相连,而且直接服务于制造业这样的垂直行业,因此,新基建项目市场化运作的程度更高。以深圳2020年7月公布的4116亿新基建投资项目汇总来看,社会投资项目34个,总投资2447亿元;政府投资项目61个,总投资167
14、2亿元。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的投资占比为六四开。从项目的类型看,5G网络、卫星通讯、算力设施等信息基础设施28个,总投资2452亿元;集成电路、8K超高清、生物医药等创新基础设施42个,总投资1016亿元;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融合基础设施25个,总投资651亿元。我们通过分拆新基建的主流投资项目,认为:5G基站建设高峰正在过去,数据中心则仰赖企业投资。东数西算虽为国家级战略,但仍然需要企业主导投资。5G基站:三大移动运营商主导投资进程,投资高峰正在过去目前国内5G基站投资由三大运营商主导,下游需求增速放缓,投资高峰或已过去。国内5G基站作为三大运营商的资产项目,其投资基本完全由三大运营
15、商负责。从“十四五”规划对于5G基站提出的预期性指标来看,其要求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 到26个,即需要累计建设377万个5G基站。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经建成142.5万座基站,也就是说未来2022-2025年年均需要建设58.6万个5G基站,从三大运营商今年的目标来看,预计2022年新建超过67万个基站。图13: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正逐年走低(亿元)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数据中心:仍是企业自身投资行为为主,地方政府提供土地财税等支持按照算力形态分类,可将数据中心分为超算、通用智算以及边缘算力。长期以来我国 数据中心以通用算力为主,超算、智算及边缘数据中心应用和数量还有待增长。当前通用 算力是数据中心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