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发挥“室组”联动优势形成有效监督合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发挥“室组”联动优势形成有效监督合力.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发挥“室组”联动优势形成有效监督合力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健全“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室组”联动开展监督,是破解监督力量不足,促进监督执纪执法工作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形成合力的有效方法。*省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实践“室组”联动监督,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发挥系统优势、提高监督质效,推进监督全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转变。一、以系统思维统筹“室组”联动监督*省纪委监委把加强“室组”联动监督作为重点工作,专门出台“室组”联动监督机制实施意见,明确政治监督、主体责任落实、重点领域治理、巡视整改、案件查办等方面联动内容,健全统筹协调、工作督导、信息共享、成果运用等机制保障,努力推动制
2、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1 .加强工作统筹。按照“一组一专项”原则,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协同拟定“室组”联动监督主题,经省纪委常委会审定后,按季度、分阶段、有计划组织实施。2021年聚焦“两个维护”共确定39个政治监督专项主题。如,第二纪检监察室协同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紧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三农”问题专项监督检查,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又如,第一纪检监察室紧扣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协同5家派驻政法机关纪检监察组开展监督执纪执法,深挖彻查公安机关有案不立、检察院监督不力、法院违规违法执行、监狱违规违法“减假暂”等问题。2 .加强力量整合。在省
3、纪委常委会领导下,由监督检查室牵头,派驻纪检监察组配合,统一调配监督力量,统一实施监督检查,统一运用监督成果,形成“委领导、室统筹、组联通、人共用、事协办”的工作格局。如,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第二纪检监察室统筹驻省发改委等5家派驻纪检监察组力量,督导各地市及省外代储粮库,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83个。又如,第四纪检监察室探索实践“室组企”联动监督模式,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统筹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和25家省管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力量,多向发力压实省管企业疫情防控政治责任。3 .加强日常互动。针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中遇到的重要敏感事项和疑难复杂问题,监督检查室及时组织专题会商,协同派驻纪检监察组研究对
4、策,合力攻坚克难。如,在点题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覆盖不足等问题中,恰逢中央“双减”政策颁布实施,第三纪检监察室及时召集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研究会商,督促省教育厅将两项工作合并办理,形成叠加效应。又如,第四纪检监察室坚持“室组企”定期会商,共同分析金融业态现状,研判预警重大金融风险,立足监督职能提出对策建议。二、实践探索中遇到的问题“室组”联动监督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举措,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实践中仍然存在统筹不够、衔接不畅等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加以对待。1 .主动参与还不够积极。有的监督检查室侧重远程督力、,派员参加、现场督导被监督单位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
5、势分析会较少,在压实主体责任方面,给予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有的派驻纪检监察组思想认识不到位,将起草“一组一专项“监督方案、监督报告等自身工作,转嫁给被监督单位,影响了监督的严肃性。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中,有的派驻纪检监察组甘当“二传手”,没有认真开展调研,只将被监督单位提供的自查报告提交了事;有的监督检查室未能结合派驻纪检监察组提交的专题报告,对被监督单位政治生态分析报告资料库进行动态更新。2 .配合衔接还不够顺畅。有的派驻纪检监察组对被监督单位行业特点研究不深不透,在协助监督检查室查找权力运行薄弱环节、发现隐蔽违纪违法问题、快速打开案件突破口等方面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监督检查室、
6、派驻纪检监察组反映信息“双向交互”不够,一方面监督检查室对领导班子成员廉政档案方面信息共享较少,不利于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关键少数”进行精准“画像”;另一方面,派驻纪检监察组报告被监督单位重要情况不全面、不完整,未能为监督检查室掌握政治生态全貌提供“活情况”。3 .制度机制还不够完善。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监督、巡视整改监督等方面的职责分工还不够具体。如,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均负有审核把关被巡视单位整改方案、整改报告的职责,如果分工不够明确,很容易出现由于职能重叠而影响监督效能的问题。“室组”联动运行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协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联动变交办、联合
7、变单干的情况。三、准确把握“室组”联动监督实践要求全面深化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中的协作配合,发挥组织作用和系统优势,是统筹衔接“四项监督”,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工作实践中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要义。1 .把握好“统与分二“室组”联动监督中,监督检查室是“统”,要牵头抓总、居中协调、指导把关;派驻纪检监察组是“分”,要充实力量、主动作为、协同配合,在纪委常委会的领导下,构建既围绕大局同向发力,又立足职责各有侧重的“室组”联动监督模式。2 .把握好“上下情二“室组”联动监督是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的有力举措,要吃透“上情”,胸怀“国
8、之大者”,因时因势调整监督重心和方向;要摸清“下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推动监督下沉落地。3 .把握好“路线图”。“室组”联动监督是一项系统工作,要全链条谋划部署。联动前,制定好“时间表”“路线图”,合理安排、分步实施;联动中,加强沟通联络、信息互通,确保步调一致、靶向发力;联动后,做实成果转化,构建监督闭环,不断提高“三不” 一体推进的综合功效。4 .把握好“内外关”。“室组”联动监督要发挥好派驻纪检监察组内接监督检查室、外连被监督单位的优势,形成监督合力。强化内部联合,重点加强对被监督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搞好对外协同,压紧压实被监督单位主体责任,实
9、现“两个责任”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推动“室组”联动监督提质增效,需要“室组”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不断深化对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完善的机制、更加科学的举措,推动专责监督走深走实。1 .树牢“三个意识”。树牢政治意识。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要坚守政治定位,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室组”联动监督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思考研究、谋划推进,紧扣“见人见事见效”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更好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树牢全局意识。监督检查室要主动伸出手,为派驻纪检监察组撑腰打气、提供有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要主动靠前承接
10、联动任务,通过双方准确定位、合作换位、优势互补,实现监督同向发力、“一盘棋”推进。树牢责任意识。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要坚持统分结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监督检查室要发挥站位高、把握准、专业强等优势,加强统筹谋划、指导协调,在更大范围整合运用监督力量;派驻纪检监察组要发挥近距离、全天候、深融入的“探头”作用,认真排查权力运行风险点,发现重要情况、重大问题第一时间向监督检查室请示报告。2 .拧紧监督链条。加强任务谋划。巩固深化拓展“室组”联动监督任务统筹谋划工作,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综合考量派驻纪检监察组个性特点、被监督单位年度重点工作等因素,按照“一组一策”原则,有针对性地从政治监督、主体
11、责任落实、重点领域治理、巡视整改、案件查办等事项中选取监督主题,监督检查室要强化系统思维,科学规划联动工作,注意把握好时度效。加强沟通协调。搭建严密通畅的信息交互平台,探索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对“室组”联动监督中需要共享的信息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工作要求、制度政策、经验做法等一般基础性信息,内部全面共享;对监督检查、巡视巡察、廉政档案等限定知悉范围或相对重要信息,指定范围共享;对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审查调查等涉案类保密信息,严格审批共享。加强成果运用。建立健全监督成果共用机制,对监督执纪执法中发现的问题,由监督检查室牵头梳理、分类处置,对“共性”问题,采取派驻纪检监察组交叉检查方式,统一标
12、准、推动整改;对“个性”问题,经“联合会诊”后,监督检查室指导督办,派驻纪检监察组具体落实;将整改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通过派员参加整改专题会议、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组织开展“回头看”等方式,督促被监督单位全面整改、深化治理。3 .加强力量整合。加大组团协办力度。对监督难度大、涉及面广、需要调动多方力量的监督事项,由监督检查室协调若干职能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支持配合,构建“1+N”联合作战单元;对涉及全局性、系统性专项检查、专项治理和重大复杂事项,打破“同室(组)监督”定式,将多个“室,“组,人员重新搭配整编,探索建立 “大兵团”作战模式。加大异组交办力度。对反映问题敏感、办理阻力较大的监督事项
13、,在分管协管领导的统筹调度下,由监督检查室协调其他派驻纪检监察组实行异组交叉办理,通过借力监督,破解碍于情面不敢查、不敢管的局面。加大提级领办力度。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要监督事项,由监督检查室提级办理或牵头包案,派驻纪检监察组协助配合,推动问题得到积极稳妥处理。4 .夯实基础保障。强化组织支撑。制定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估的考核指标体系,纳入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年终述职、评先评优等考核评价范畴。探索建立分管协管领导定期约谈督导机制,自上而下传导压力,促进责任落细落实。强化能力支撑。搭建“室组”联合学习交流平台,强化全程式、细节式、双向式指导,通过“以室带组”,解决派驻纪检监察干部业务不熟、经验不足等问题;通过“以组助室”,解决监督检查室对被监督单位政治生态、权力运行特点掌握不够深入等问题。强化技术支撑。用好用足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网、工程领域招投标管理等在线监管平台,探索搭建覆盖面更广、内容更丰富的信息查询、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数据碰撞和比对,从被动受理转向主动发现、贴身监督,用科技手段赋能数字监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