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42751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李霞陇东学院政法经管系2002级政教(2)班内容摘要:一些被人们视为高智商高素质层次的“天子骄子”相继涉足犯罪,不仅断送自己的美好前程,给家庭造成重大损失,还给社会稳定蒙上阴影。所以面对当代大学生犯罪开始向多样花和智能化发展,且犯罪手段比一般犯罪表现出高智能高科技性特点时,不但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深思,而且社会也不得不关注这一现象。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恶化,我们应分析这一现象的特点及发生的原因,从而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特点原因预防犯罪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由过去相对封闭的状态走向全方位的开放,与外界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合广泛。同时,由于社会体制正在转型,

2、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和经济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社会上和校园内的治安问题较为复杂,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被人们视为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天子骄子”相继涉足犯罪,不仅断送自己的美好前程,给家庭造成重大损失,还给社会稳定蒙上阴影。所以面对当代大学生犯罪开始向多样化和智能化发展,且犯罪手段比一般犯罪表现出高智能高科技时,不但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和家长深思,而且社会也不得不关注这一现象。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恶化,我们应从其特点和发生的原因着手,继而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预防是减少犯罪最有利的手段,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是学校的任务。研究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和原因,特别是

3、通过对大学生犯罪的类型特点心理特点以及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揭示其犯罪的真正本质和内在根源,对预防犯罪具有重要意义。一、大学生犯罪的特点(一)、类型特点: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犯罪人数的增加和犯罪领域的扩大,大学生犯罪类型也从相对单一逐步向多样化发展。根据我国新刑法分则规定十类共413中罪名中,目前,大学生涉及的犯罪主要有五类20多种罪名的犯罪。1危害国家安全型。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这类犯罪,在大学生中极其少见。但80年代末以来,由于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煽动,以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有个别大学生的政治立场不坚定,理想信念出现偏差,在大是大非面

4、前模糊起来,怀疑甚至反对党的四项基本原则,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从而走上犯罪道路。大学生犯此类罪主要有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间谍罪等。2危害公共安全型。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此类罪大学生犯罪中为数极少,但由于该类罪侵害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一旦发生,对社会的危害特别严重,大学生犯此类最主要有放火罪、决水罪、投毒罪。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罪是指故意或过失的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和其他与人身权利直接相关的权利,以及非法剥夺或者妨害公民自由依法享有的管理国家

5、事务和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等各项权利的行为。这类犯罪多数为故意,在大学生犯罪中,有因为恋爱中断利害冲突打架斗殴引起,也有出于报复、嫉妒、窃取钱财、追求低级趣味或者企图要挟他人引起。大学生犯此类罪主要有杀人罪、强奸罪、伤害罪、绑架罪、诬告陷害罪和侵犯通信自由罪等。4侵犯财产型。侵犯财产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攫取公司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以及故意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大学生犯此类罪所占的比例最高,据统计,盗窃犯罪就占大学生犯罪总数的70乳大学生犯此类罪主要是抢劫、抢夺、盗窃、诈骗、敲诈勒索和故意毁坏财物等。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侵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或司法机关的职能活动,

6、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大学生犯此类罪所占比例较高,主要有招摇撞骗、寻衅滋事、聚众斗殴、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等。(二)心理特点;1自我意识特点: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各种偏差,引起自我意识的缺陷,成为其犯罪的思想基础。具体表现为:第一,过分地以我为中心。这种大学生过分地强调自我,凡是总是想到个人利益。在人生观上,往往带有社会倾向,表现在企图不通过自己的劳动而截取社会物质财富和极端的自私自私性。他们没有集体主义精神,主张个人的极端自由,个人欲望可以不受社会的任何约束与控制;在道德观上,体现为没有道德感,缺乏明确的善恶观念,没有起码的道德责任和传统的道德原则。第二,过强的

7、自尊心虚荣心和自卑感。现实中,这三者密切相关。第三,过度的自我评价。第四,较强的逆反心理。大学生从家庭进到大学,经历着心理上的断乳,出现了 “第二反抗期”。2需要特点。马克思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需要的实质是意识对活动的调节和制约作用。由于个人的需要是一个多元的层次的统一体,如果单纯的追求某些物质的享受和感官的刺激的需要,就肯使人误入歧途。从极少数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的情况看,他们的需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需要的低级性和庸俗性。据调查表明,大部分犯罪大学生偏重于低级需要,他们的犯罪行为往往与追求过分的物质享受,满足个体的感官肉体需要有关。一名盗窃了

8、数千元物品的大学生在回答:“你为什么要偷”的询问,竞答的干脆利落:“我需要那东西”。第二,需要发展畸形性。人的需要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需要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而且总是高级的需要制约着低级的需要,而犯罪大学生的需要系统却总是处于畸形状态,需要机构出现了扭曲变形,甚至出现恶性膨胀。当这种个人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可能性之间呈现不平衡状态时,便采取违背道德和法律的手段。第三,需要的反社会要求的,个人色彩强烈,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他们不要国法和校规,完全受“自由观”支配。某大学生法律系两名学生发生纠纷后,不是“和平”解决,而是升级为“武斗”。结果两败俱伤,一个被匕首刺伤胃部,一个被砍伤头部,最后双双昏死于

9、厕所。3情绪特点。人的情绪有明显的倾向性,对行为动机有一定的发动和制约作用。情绪的不同倾向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大学生犯罪的情绪特点体现在:第一,情绪体验的低级性和庸俗性。主要指大学生没有节制的放纵地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的基本需要。第二,情绪体验的刺激性。一名大学生在描述自己偷窃的体验是说:“每打开一把锁,我就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快感,锁越难开,我的兴趣越大! 第三,情绪体验的不稳定性。4意志特点。犯罪大学生其意志品质是不健全不健康的。主要表现在:第一,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第二,意志的顽固性。二、犯罪的原因。(一)主观原因1大学生生理趋渐成熟,心理存在误区,免疫力低。一方面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另一方面

10、他们又有着强烈激进的情感,控制不当,容易丧失理智,走向极端。2法制观念淡薄,道德水平低下,缺乏忍让精神。犯罪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他们有的表现为不懂法不惧法甚至以身试法;有的表现为知法犯法。(二)客观原因1家庭过分地溺爱。家庭是培养子女的第一课堂,父母则是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对子女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只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品行教育。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使孩子成了家里的“小皇帝”,无形中滋长了他们贪图享乐的思想,这些孩子自私、偏激、随心所欲,我心我素最后发展为犯罪。2学校教育的失误。在中学,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往往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当成重点培养对象,只顾抓升

11、学率却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的学生在入学前就有劣迹,而毕业档案却写得很好、从而使这些学生侥幸考进大学,一有机会就会故态复萌。进入大学后,有的高校又由于思想教育针对性不强,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逃课现象严重。这样“两课”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学生培养远大的理想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与社会联系更密切,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渗透到高校,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和社会上不正之风影响下,有些大学生思想困惑,不知不觉地扮演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角色,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明显偏离健康轨道。他们崇拜金钱,自认

12、为金钱万能,遇事不是求正道解决,而是托人请客送礼,在追求不法利益时,更是仿效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搞钱权交易,成为不法之徒。上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和原因,这对预防大学生犯罪至关重要。三犯罪的预防。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关系到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预防工作上,除了实施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教育,大力加强综合治理外,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应当加强预防工作。(三)心理因素的预防1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一名心理素质合格的大学生,应当要有健全的自我意识。大学生要有合乎自身实际情况的抱负,确立适宜的理想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要积极发

13、挥个体独立意识的积极作用,做到自尊、自爱、自律,提高识别是非,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多接触社会和生活,加速自我社会化和人格成熟,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2注意不良情绪的调节和健康道德情感的培养,善于疏泄不良情绪,是保证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不良情绪易导致心理障碍,引发生理疾病,甚至导致违法犯罪,因此,大学生自己应当重视各种情绪的困扰,如焦虑、抑郁、冷淡、嫉妒、压抑、苦闷等。应当采取适当的渲泄方式,进行情绪调节,诸如通过学习大学生心理卫生,经常参加心理咨询活动,了解基本的心理常识,保持愉快的情绪,学习快乐地对待学习工作生活;学会幽默地对待困难挫折,多点宽容;学会自我解脱,自我安慰等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3树

14、立正确的需要观,对诱因保持端正的动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的存在也是一个重要条件,它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面对诱因,畸形需求一旦发生,心理防御便不能完全调节情绪的波动,最终将违背道德和法律,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因此,要树立正确的需要观,保持良好的需求心理,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的诱惑和其它不良诱因,妥善解决动机冲突,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服从社会道德标准,服从国家和集体的需要。4训练优良的意志品质。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不逃避不惧怕不灰心丧气,不悲观失望,而是积极主动去适应,使心理趋向成熟和坚韧。(四)外部因素的预防。1家庭因素,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应当正确对待家庭

15、的各种因素,消除由于家庭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心理障碍。2学校因素。学校是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教育的场所,大学生在大学生生活中不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接受一定的政治观点和道德准则,学会待人接物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性格。高校校风和学生所在班风的好坏,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风和班风,有利于形成积极乐观努力奋发学习的心理状态,相反则会形成心理障碍。3社会因素。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潮流、社会交往社会意识等。这些来自社会的因素,处理的好,可以诱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反之则会起到负面作用,甚至使之犯错误。我们应当正确对待和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因素,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和原因,使我们每个人都值得深思,进而预防犯罪,预防大学生犯罪最重要的是从大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通过学法知法守法,不断地增强法制观念,还要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努力提高自制能力洁身自爱,做新时期合格的大学生。参考文献:1陈沼奇大学生安全教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张铃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作者简介:李霞(1983一一)女 廿肃宁县人毕业于政法经管系02级政教二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