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44374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有人说,好文章和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如果说写作是才思奔涌、驰骋纵横,则修改则是切磋琢磨、精雕细刻,它是将一件不成熟的作品变为成品的最后工序,需要格外的细致和认真。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因此,文章写好后要在精雕细刻、反复锤炼上下功夫,使之准确、鲜明、生动。古今中外一些文章名家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可供我们借鉴:一、用心朗读法当代作家秦牧认为,文章写

2、好后的再阅读、再修改,是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工序。他写完文章后,通常是一边朗诵一边改,不仅改掉错字别字,删去冗词冗段,理顺句子,加强修辞,还注意文字是否朗朗上口,就这样一直改到满意为止。他的艺海拾贝等文学精品,都是经过无数遍阅读修改才得来的。二、反复修改法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说: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他修改文章时,底稿常常被涂改得无法识别,幸亏他的妻子能认出他惯用的符号和字体,替他誉清。但每当他的妻子抄完准备拿去交稿时,托尔斯泰又要再看最后一遍,结果比原来改得更多,妻子只好再抄一遍。如此反复,一篇稿子有时候会延迟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反复修改,不失为最笨却最有效的方法。

3、三、冷却处理法北宋诗人唐子西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说文章写好之后,初读时未见可羞处,姑置之,明日取读,瑕疵百出,辄复悲吟累日,反复改正,比之前时,稍稍有加焉;复数日取出读之,疵病复出。凡如此数四,方敢示人,然终不能奇。这一说法很符合写作的实际。刚写完文章时,作者的思维还处于惯性的状态中,不易发现文章的毛病。搁置一段时间再检查,会更客观,有利于看出文章中的问题。I、删繁就简法俄国有位老编辑叫奥里明斯基。一次,他接到一篇描写群众示威游行的文章,末尾写道:在游行的地方,曾来了地方警察,拘捕了 8个示威的人。奥里明斯基只留下了 8人被捕几个字,其余统统删掉了。确实,用几个字就可以表达清楚的意思,为什么要用长句子呢?五、集思广益法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将个人的文章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切磋,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启发思路、取长补短。欧阳修写完醉翁亭记后贴在城门上让过往行人帮他修改,白居易写诗之后读给老妪听,老舍先生写成文章后虚心听取老北京的意见这些做法都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六、多项选择取精法宋代王安石为改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句中的绿字,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曾经也用过至过入 满等字,后来几经选择,才用了绿字,从而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全诗大为增色,意境全出。可见,多一些方案,优中选优,也是改文章的好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