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碳中和目标发展愿景下氢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4934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碳中和目标发展愿景下氢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年碳中和目标发展愿景下氢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2年碳中和目标发展愿景下氢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2年碳中和目标发展愿景下氢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2年碳中和目标发展愿景下氢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碳中和目标发展愿景下氢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碳中和目标发展愿景下氢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1年碳中和目标发展愿景下,氢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一、概念“十年半导体,百年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J那么究竟什么是“碳中和”呢?字面意思来看,“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综合起来说就是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但这并不代表着“零”排放,而是说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碳的排放和加大碳的吸收,做到碳排放和吸收的均衡,从而起到环保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二、发展“碳中和”这个概念早在1997年就

2、已经在美国问世,后来经过发展,实现了从“前卫”到“大众”的转变。2006年,新牛津美国字典将“碳中和”评为当年年度词汇;2013年7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提出的航空业“2020年碳中和”方案浮出水面;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呼吁各国采取行动,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三、原因碳排放过量是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等现象的导火索。近年来,我国地表平均温升速率接近全球的2倍,海平面上升速度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第三次气候变化国际评估报告,本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7%,超过同期全球平均水

3、平(0.14%)的7倍。显然,气候变化已对我国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以及人民生产财产安全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1.5之内而努力。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o面对持续增长的碳排放,从而导致的温度提升,实行“碳中和“刻不容缓。四、各方举措1 .中国2018年8月1日,四川省举行了“碳中和”项目启动仪式,计划于2018年10月在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500亩“碳中和”林。用20年时间增加碳汇,

4、用以完全抵消本次会议产生的921吨碳排放总量。2019年10月,第一期全国A级旅游景区质量提升培训班在陕西举办,并成为全国首个“碳中和”景区培训班。2020年12月24日,中国第一家从事“碳中和”基础研究的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2021年1月,全国首个“碳中和”垃圾分类站落地四川成都,居民可以投放自己日常产生的可回收物,通过回收抵消碳排放量,还能获得收益。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2021年3月15日,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5、,这次会议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定位,尤其是为今后5年做好“碳达峰”工作谋划了清晰的“施工图”。2 .美国2007年1月22日,几家大型企业敦促美国总统布什,要求美国政府采取行动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2014年11月,中美双方达成协议,承诺到2025年前将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26至28个百分点。中国也承诺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后开始逐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会努力尽早实现。2015年3月19日,美国要求联邦政府部门在2025年之前削减40%的温室气体排放。3 .欧盟2018年11月2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一项长期愿景,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6、,即将净碳排放量降至零。4 .北欧2019年11月,北欧国家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和冰岛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签署一份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五国在声明中表示,将合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争取比世界其他国家更快实现“碳中和”目标。五.作用1 .经济发展的信号,决定未来经济的走向和面貌比如,可再生能源行业将会迎来大发展机遇。而煤炭采掘、煤炭燃烧发电等行业会逐渐被淘汰,国民经济会受到全面的影响。2 .对空气质量改善也会产生深远影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实际上就是提出了更高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3 .驱动能源新旧转换,提升国家能源安全工业化阶段,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

7、,其能量释放伴随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全球碳排放增量的重要来源。而碳中和战略则鼓励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步替代,这将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动力的“碳排放”需求。在逆全球化趋势下,能源安全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碳中和”战略,有望推动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从渠道端向源头端延伸,在根本上提升能源安全,增强经济发展确定性与稳定性。4 .倒逼产能提效降耗,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近20年工业部门能源消耗比例一直维持在65%以上,这直接决定了工业部门的“碳瘦身”成为我国“碳减排”的重要环节。一方面,“碳中和”战略将进一步倒逼低效产能的升级换代和落后产能的淘汰,另一方面还将推动国内工业制造效能的全面提升,通过

8、加速电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等多个维度切实推进工业部门的生产效能。5 .从供给侧改革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向各个行业不断渗“碳中和”目标中单位增加值对应的碳排放,实际上是一个对各行业均适用的效能评价指标。而且这种指标更有利于推动产业各环节的全面升级,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从“高质量”走向“绿色高质量6 .发掘中国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国影响力我国可再生能源优势显著,“零碳”新能源产能丰富。2013年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总产能加速攀升。截至2019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产能约75.86万兆瓦,同期欧盟和美国产能仅分别约为49.68万兆瓦和26.45万兆瓦,优势明显。从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零”碳排放的能源产能

9、看,我国太阳能和风能产能分别在2017和2018年超越欧盟,产能优势全球领先,而这些产能储备都将是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此外,我国采取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尽早达峰迈向近零碳排放,这不仅是国际责任担当,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和保障。“碳中和”六大实现路径一、源头减量压减落后产能,限制高耗能产品,降低能耗进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源头减量是实现碳减排的首要途径,也是短期内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国内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目前钢铁行业源头减量最可能的方式有两种:1.压降粗钢产量;2.提高全废钢短流程工艺占比。压降粗钢产量短期见效快,但可能

10、会给市场供需关系特别是普钢供需带来阶段性错配,进而形成供给缺口。对于煤炭行业,煤炭的高碳属性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清洁低碳利用,比如强化煤层气高效开采技术,通过煤制气等技术进行能源转化,从而解决部分高碳排放问题。2019年,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的58%,占全国二氧化碳总排放的80%;煤电装机高达10.4亿千瓦,占全球煤电总装机的50%o这要求中国严控新增煤电,淘汰落后产能。碳排放总量位居全国第三的江苏省,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按下低碳发展加速键。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严格控制煤炭总量,持续压减低端落后化工、水泥、钢铁、玻璃产能,强化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治理。二、能源

11、替代即清洁替代,也就是说由清洁能源(如可再生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在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发展新能源,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新能源的主要类型有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新材料储能等,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含碳化石能源相比,新能源在理论技术、利用成本、环境影响,管理方式等方面有显著不同。随着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和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技术不断进步,新能源产业处于突破期,逐渐进入黄金发展期,已成为全球能源增长新动力,并将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在“碳中和”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碳排放问题的根源是化石能源大量开发和使用,治本之策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彻底摆脱化石

12、能源依赖。实现能源生产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是实现“双碳”目标最根本的措施。电能具有清洁、高效、安全、便捷等优势,是利用效率最高、经济效率最高的终端能源品种。能源消费环节加快电能替代、提升电气化率十分必要。随着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电能替代推进,电能在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费占比将从目前的27%提升至66%,这将带动电力需求快速增长,达到1475万亿千瓦时。三、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初次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如废钢利用,塑料回收,动力电池回收以及垃圾分类。“碳中和”背景下,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解决未来可能面对的资源短缺问题,也可以有效地实现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助力我国

13、减碳的一条路径。我们知道电解铝是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生产一吨电解铝的碳排放为钢铁的6.2倍。2019年,我国电解铝碳排放量达4.3亿吨,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5%。限制电解铝,严控电解铝新增产能,支持再生铝应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对垃圾分类回收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举动。2021年1月14日,全国首创“碳中和”垃圾分类站在成都落地使用,群众通过绿豆芽APP参与日常减碳行动,了解更多的“碳中和”知识,实实在在地参与到“碳中和的环保行动中,为实现“碳中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四、节能提效能源再利用,提高公共建筑能效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结构不断改善,能效明显提高,但仍不够革命性。产业偏重、能效偏

14、低、结构高碳等瓶颈,使我国环境问题日趋尖锐。近年来,虽然我国已将能源强度、碳强度列入考核指标,能源弹性系数逐步下降,但目前能源强度依然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如果这一数字提升至1.0,就意味着同等规模的GDP可节省十几亿吨标煤。因此,节能提效应为我国能源战略之首,成为绿色、低碳的第一能源,保障国家能源供需安全和能源环境安全的要素。特别是在当前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下,节能提效应是减排的主力。“十四五”期间,能源行业要走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化石能源要尽可能适应能源转型需要,如煤炭要实现清洁高效利用,石油行业仍要“稳油增气”,且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五、工艺改造工业过程中对

15、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升级、改造,主要集中在对电池技术升级、智慧电网、能源互联网等方面。面对碳排放总量大、高碳发展惯性强的严峻形势,中国要用不到10年的时间实现“碳达峰”,再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碳中和”,任务非常艰巨。因此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升级、改造。比如中国能源互联网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是构建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没有特高压电网,我国清洁能源无法大规模开发利用,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不能根本解决,“碳中和”目标将难以实现。在电池技术方面,纯电动汽车的续航一直是大家最后诟病的。因此制造商可以改进技术,研发出更高容量密度的同类型电池,从而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六、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将高碳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地质封存、海洋封存)以避免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