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002.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51344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0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0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0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0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0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0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002.docx(2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碳减排、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为深度融入节能环保产业一体化发展,加速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稳步推进我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根据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市实际,编制本规划。一、产业发展环境及现状(-)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产业规模持续扩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已提升到国家整体战略层面,节能环保产业随之快速发展,逐步成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稳步增长的核心产业。

2、十三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逐年稳步增长,由2015年的4.5万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7.5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速约10.8%,预测2022年将突破10万亿元,2023年将达到12.3万亿元。产业区域分布明显。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体分布呈现一带一轴发展格局。沿海发展带作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着眼全国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策源地、产品标准引领者、服务资源集聚地和市场应用示范区;沿江发展轴作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第二梯队,更加突显区域特色,是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差异发展的试验田。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传统节能环保产品装备向标准化、成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型企业经营模式由单一的设备制造、项目设计等

3、转变为涵盖上游研发设计、中游装备制造、下游运营维护全产业链模式;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趋向专精特新,在各细分领域差异化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从单一环节服务逐步向一体化的综合节能环保服务发展行业集中度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我国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快速升级,技术水平大幅提高。高效燃煤锅炉、高效电机、膜生物反应器、高压压滤机等装备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煤炭清洁高效加工及利用、再制造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拥有世界一流的除尘脱硫、生活污水处理、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等装备供给能力。投融资多元格局初显。初步形成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绿色金融、产业基金等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但中小

4、企业仍面临资金紧缺和融资困难等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绿色发展相应投资需求约为每年2.9万亿元,其中政府出资比例占10%到15%超过80%的资金需要社会资本解决,绿色发展融资需求缺口巨大。发展环境日趋向好。国家高度重视节能环保,标准规范不断升级,政策措施密集出台,资源环境约束逐步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向法律、行政和经济多方位延伸。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严格落实;电机、变压器能效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陆续实施;垃圾分类稳步推进,限塑令严格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继出台。日益严格的节能环保政策有效激发了节能环保市场需

5、求,规范了节能环保市场秩序,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可观。(二)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1 .产业概况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十三五以来,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市已拥有产值超50亿元的节能环保企业2户,产值10亿到50亿元13户,产值1亿元到10亿元近60户,产值总量中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占比约为13:2:1。节能环保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16-2020年,产值年均增速为10.2%,增加值年均增速为9.7%。2019年产值居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位,产值增速居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18%,已成长为极具发展潜力

6、的新兴产业。2竞争实力稳步提升。我市部分节能环保技术、产品与装备在细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节能方面,以高效压缩机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以电机技术水平行业先进,以特种泵生产研发具有先发优势,以绿色家电占比全国领先。环保方面,以光谱、色谱、质谱应用技术国际先进,以光学加工制造、核心算法和系统集成能力强,以大气环境监测装备制造产业形成集聚,以装备制造能力、污水处理工艺国内先进,以节源环保为代表的环保工程建设和运维服务能力强。资源循环利用方面,以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具有先发优势,以气凝胶绝热材料技术国内领先,一般工业固废消纳能力强。示范带动效应凸显。十三五以来,通过深入实施示范项目引领工程,成功创建了

7、一大批节能环保产业相关示范试点。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4户、省级绿色工厂39户,打造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户,培育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3户、绿色设计产品169款,经开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5户企业入选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84款产品列入工信部能效之星产品目录。拥有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6户、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3户,先后获批国家低碳城市和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双试点城市、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顺口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集聚区。通过绿色制造示范带动和节能环保项目的实施,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29.5%,降幅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产

8、业区初具规模。围绕环境产业、节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市已初步形成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特色园区。打造环境谷,制定了加快环境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截止目前,环境谷入谷企业130余户,实现营收超100亿元。高新区面向科技化、国际化,升级打造高新国际环保科技园,制定促进环境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和18项政策措施,引导环境产业加速向高新区集聚,入园企业已有35户,涵盖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环境治理、环境技术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获批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目前已在高效节能装备制造领域形成集聚。经开区围绕节能家电产业,集聚了节能家电、节能电机、高效变压器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 .主要

9、问题政策支持体系有待完善,融资难融资贵限制中小企业发展。十三五期间,省和市均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但截至2020年底,尚未出台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节能环保企业仅能享受普惠性政策支持。对于产业链缺失环节和技术薄弱领域,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受限于资金壁垒、品牌影响力弱、政策扶持不足等因素,导致抗打击能力较弱,面临较大的发展风险。绿色金融和产业基金尚未建立,节能环保产业主要融资渠道仍为银行贷款,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筹或公共财政,资金来源均较为单一,导致节能环保企业尤其是资信能力较低的小微企业融资压力普遍较大,新技术进入市场第一步便寸步难行。产业基础能力有待突

10、破,卡脖子牵鼻子制约核心技术突破。节能环保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但却陷入基础技术储备、技术力量不足的窘境。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基础研究领域长期滞后,企业整体科研实力偏低。产业链上游圭钢片、磁石、膜材料等基础材料,高端轴承、高精度仪器仪表等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进口依赖性大,国内配套产业基础薄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整体处于追赶状态。受上游国外企业停工停产,加之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严峻,对我市节能环保产业产生较大冲击。另外,环境生物气溶胶污染探测、水体污染激光遥测雷达探测等已突破的技术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合作渠道、资金支持和成果转化,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协同集聚效

11、应有待加强,大分散小集聚影响产业互促共进。节能环保企业主要分布在各个园区内,园区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影响力弱,目园区内耦合共生、相融相长的上下游配套与协同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园区间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各领域龙头企业较为分散,使得园区在产业带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相比先发地区产业集聚度有较大差距。同时与一体化联动发展不够,错位融入不深,同室操戈的尴尬困境难以摆脱。企业竞争优势有待赶超领头羊排头雁带动作用尚未形成。我市节能环保企业虽占据一定市场,但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规模普遍偏小,目前全市入统的节能环保规上企业仅148户,去除家电整机企业,产值5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不到20户。各

12、主要细分领域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小、散、弱特征明显,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新技术开发、技术集成和设备成套化能力弱,且主要市场集中于省内,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拉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3 .面临的发展机遇宏观发展环境利好。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国家、省、市均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鼓励企业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快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助推产业发展。作为全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基朔口重要的汽车装备制造基地,既为节能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市场需求,也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区位发展优势明显。地区作为节能环保产业先发地区,也是最大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产业基础、

13、发展水平、科研实力、创新水平均全国领先。作为副中心城市,也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位于节能环保产业一带一轴核心区域,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可在一体化进程中有效利用自身优势错位发展。同时随着正式加入自贸区,可享受相关政策叠加。科教创新资源丰富。是全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拥有科学技术大学、工业大学等60所高等院校,科学院物质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200多家科研院所,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强。链长制强力助推。市创新实施链长制,将节能环保产业链确定为15个重点产业链之

14、一,从市级层面确立重点发展方向,优化产业政策措施,建立统筹调度机制,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合力解决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围绕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关键元器件国产化替代、细分领域做大做强和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等环节开展强链、延链、补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双碳目标促进升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节能环保产业、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全新的发展机遇。十四五是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市正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全面打造绿色低碳技术产业支撑体系,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迈进。4 .面临的挑战国际环

15、境复杂。一些发达贸易保护思想抬头利用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制造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受其影响,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日趋增强。国内竞争激烈。一大批国内先发城市将节能环保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产业,起步早、规模大、实力强,同时利用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区位优势,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市场资源,市在区域竞争中处于劣势。头部企业跨界。近年来,节能环保日益得到全社会重视,拥有技术、资金、人才优势的国际大企业正大举开拓等新兴经济体节能环保市场,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跨界进头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污染治理系统解决方案供应、智慧环保大数据等领域,产业竞争更加激烈。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强化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两大支撑,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发展要素向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领头企业、骨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