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碳中和背景下减污降碳协同的进一步讨论.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5227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碳中和背景下减污降碳协同的进一步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碳中和背景下减污降碳协同的进一步讨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碳中和背景下减污降碳协同的进一步讨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碳中和背景下减污降碳协同的进一步讨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碳中和背景下减污降碳协同的进一步讨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碳中和背景下减污降碳协同的进一步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碳中和背景下减污降碳协同的进一步讨论.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对碳中和背景下减污降碳协同的进一步讨论一、对减污降碳协同的关键词识别在减污降碳协同的这六个字中,含三个关键词:减污、降碳、协同。4月3日的随笔已经讨论了协同,从哈肯的协同学聊起,分析了系统与子系统的协同及其协同效应等内容。降碳,含义可以“望文生义”,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强度;减污,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大气、水体、土壤等介质的污染物减排。由减污内涵细分可以进一步发现,在简单的减污降碳协同这六个词中,至少存在23个协同关系:大气污染物减排与降碳的协同;水体污染物减排与降碳的协同;土壤污染物减排与降碳的协同;按照减污细分的三个主要领域可以发现,还存在第二个层次上的

2、协同:大气污染物减排与水体污染物减排的协同;大气污染物减排与土壤污染物减排的协同;水体污染物减排与土壤污染物减排的协同;如果再考虑大气、水体、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减排,又可以列出若干协同,这里就不列举了。二、分析减污降碳协同需要遵循的若干规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这是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的原则;在中央文件提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将自然规律总结成科学原理,大概涉及到热力学的能量守恒、能量转化中的烷原理等若干定律,自然界炳增定律,爱因斯坦质-能关系等等;详细抄录上述自然科学定律需要大量的篇幅,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此外,

3、遵循经济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而经济规律有很多。从生产能力看,过剩是基本特征,毕竟市场需求一旦出现,生产就可以满足需求;从供求关系看,总体上要动态平衡,动态平衡也是“一波三折”的,具体表现为有时呈现供方市场,有时呈现需方市场,换句话说,有时呈供应过剩状态,有时呈短缺状态;从要素流动的支配力量看,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是价格;换句话说,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性价比&heIIip;&heIIip;上面的理论跟我们的现实有什么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理论如果没有实践的基础会成为空洞的理论,实践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会成为盲目的实践。上面的理论体现在实践上,本人从2005年开始在各种场合做循环经济报告中经常提到的

4、话是:效仿食物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近年来思考发现,分析问题仅对三种“链”分析是不够的。于是,前面的随笔又介绍了“六个链”“六个流”的概念:六个链是:产品链、产业链、供应链、知识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在进行碳达峰行动方案和碳中和远景目标制定的时候,还需要分析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和废物流;除了“六个链”“六个流”,可能还有“链”“流”的细分,这里就进一步讨论了。三、对我国实现减污降碳协同的做法和经验做一简介鉴于减污降碳协同的多种类型,一次随笔不可能对所有模式做详细介绍。下面,仅选择几个典型案例做简要介绍。1 .大气污染物减排与降碳的协同根据中国工程院的有关研究,能源-环境-

5、二氧化碳减排具有同源性特征,因而可以通过协同共治,产生环境-气候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具体做法上,采用系统观念,从能源的开发利用、转化、加工排放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作为分析脉络,可以发现其中的许多环节能产生协同效应。例如,在煤炭发电中要尽可能将余热、水汽等回收利用起来,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产生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协同效应。对水汽回收利用能产生协同效益,需要以数据说话、以事实说话。对大气湿度与PM2.5的关系,只要看过PM数据并想一想与当天大气湿度的关系,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相关关系;有研究发现以湿度60%为界。例如:对北方某个特定城市,在空气湿度为30%-40%的条件下,PM2.

6、5为30-40;如果空气湿度上升为60%甚至更高时,PM2.5的数值可能上升为100以上。对于PM2.5的这种变化,是人为污染物排放变化引起的,还是由空气湿度变化引起的?原来,认为污染物浓度变化引起的人会从源分析入手,试图发现并消灭排放源;2013年以来的“铁腕治霾”大致是这个思路。效果如何呢?这些人还会从数据上做文章,即使降低能见度的标准也要用数据证明,污染物治理是有效的。另外还有一些人,根据常识和经验,认为大气湿度对PM2.5浓度有很大影响,具体研究包括:收集气象资料并与国家公布的PM2.5做对比,认为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还有院士团队用同位素论证了人为排放对水汽的贡献,感兴趣的人自己可

7、以去查看有关资料。什么方法对,什么方法不完善,时间是最好的证明。我认为,只要是思维正常并思考过这个问题会得出自己的认识。但认识是否正确,需要时间检验,需要事实证明,毕竟事实胜于雄辩!在煤电厂的烟气排放环节,可以对排放的高难度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利用(CCUS);国内已有了采用“等离激元效应”加上太阳能热利用的研发,在七台河电厂进行油气生产中试并取得了成功;北京能源俱乐部的相关专家为此还专门召开了座谈会。虽然“等离激元”这个词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但直到2015年由于纳米材料的出现才有应用方面的专利,近年才用于工程。2 .水污染物减排与降碳的协同水污染减排,可以分为源头减排、治理过程减排、淤泥利

8、用、水处理厂的增汇以及通过水处理厂景观美化以吸引游客参观等方面。第二代水处理概念厂已经诞生,主要从处理药剂、运行能耗、淤泥利用等方面入手,曲久辉院士等专家启动的污水处理概念厂在升级之中,这里就不用过多介绍了。更多的减排,还可以考虑水处理厂房的利用,也就是将水处理厂立体利用,推进建筑物与光伏发电一体化;即使光伏发电不多,也至少能提供负压解决水处理厂气味问题,还可以对水处理厂的园区进行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增加碳汇。近年来,一些地方重视污水处理与淤泥处理的协同;尽管如此,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发挥协同效应还有很多文章可做。不同的地方条件,协同的做法与实践模式也应当不同,但追求以尽可能少的成本协同

9、处理水污染物与降碳的原则应该是一致的。当然,现实中也出现了极端的情景。例如,我国传统的营养循环利用的做法,已经被一些“环保”人士彻底打破了。比如,前几年的养猪,到处禁止,最后是国家加大投入再建猪场,并加大从国外进口才补充了国内消费的缺口(难道最初提出禁止的人背后的动机就是如此?),更不用说鸡粪喂猪-猪粪喂鱼这样的营养循环利用了。“喝洋墨水”长大的人听到这样的“循环”就会“吐”,不提出禁止就怪了,但却是中国古人的智慧。3 .土壤污染物减排与降碳的协同近年来,土壤污染治理是热门话题,常常与生态修复一起提出。关于生态修复,我在山西的一起讨论中(事实上此前在类似规划评审时也说过)提出应当以发展的思路做

10、生态修复,用综合开发的观念对需要修复的场地进行规划、治理,而不是土地平整等习惯做法。换句话说,要以需求为导向,满足当地乃至不同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群众的新期待难道是多一些平整的土地吗,可能已经不是!因为有些地方已经出现土地“抛荒”的情况了。治理被污染的土壤,中国古人的做法是种桑(桑叶养蚕、缥丝-丝绸形成产业链),不仅能改良土壤,还能增加土地肥力,更提升增加土壤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中科院采用种草吸收土壤中的有害成分,不仅治理了土壤,还能增加土壤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这样的做法。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上,系统论、控制论、博弈论(老三论)已经不够用了,需要采用突变论、混沌理论、协同论(新三论)。上面所说的协同,不仅需要理念创新,更需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而创新的事情在实践中总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障碍的。否则,还要强调创新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