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里翰墨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山村里翰墨香.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山村里翰墨香我的家乡藏在祁连山东麓的山褶里,村子的标志性建筑当属黄土夯筑的高高的堡子了一一我们称呼它为寨子。据武威市的西夏博物馆资料显示,村中的寨子筑于西夏时期,当时是一个军事存在。按此推算,也是千年古村落了。几百户村民散居在寨子内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掘井而饮,耕田而食。井台用石头镶砌着,井水清澈照人。近千年以来,村民用吊桶打出了成千上万吨的水,水质还是这么清,水量还是这么多。远的不知道,据说清朝时候是这么多,现在还是这么多。多少老人喝够了井水去世了,生在村里的小孩子又来用吊桶打出清冽甘甜的井水抬回家去饮用。村民就这样一辈辈的生活在这个古老的村子里。喝着甘甜井水的村民纯朴善良,重视文化传
2、承,尤其喜欢书法。一个人总有多重身份。嵇康的文章愤世嫉俗,但他却是铁匠;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被分成了两半,成为了两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他是一个卜者。村里对书法艺术腹笥渊博者有饱读诗书手执教鞭的先生,也有掌上有茧手握农具的村民。村中擅书者尽管蕙获杂处,良莠并生,但他们的作品透出的外包光华,内含坚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书法,我们能够看到村民艺术心灵的基本趋向。村中书法似乎有两个流派:李氏和王氏。李氏书法珠圆玉润,秀骨清像,似云中之白鹤,又如千仞之高岗,自成风格;王氏书法雄健大气,师古求真,如霜下之松柏,又似拈花之少女,别具个性。村中小学在二三年级时会布置书法作业,大字本书写,老师会在写的好的字上面用
3、红色墨汁画上圆。谁的大楷本上的圆多,往往会成为炫耀的资本。我上小学时是文革后期,有同学请曾在民国时期任过小学校长的村民王老先生书写仿格,以便练习。王老先生写的颜体高峻邈古,笔法玄妙,入木三分。每当欣赏悬于村中庙门之上的他书写的“保我赤子”的匾额时,眼前总会浮现出老先生被批斗的场景。临摹练习对于书法是不可或缺的。要想达到笔墨的娴熟练达,唯此一法,没有捷径。据说民国时村中先辈李老先生,书艺精湛,笔法纯熟,书写时如流泉注地,似轻云出岫,毫无定法。村中至今稗传着他练习书法进入忘我之境而耽误农事或者闹出许多笑话的轶事。据说他有次冬天起夜之后,挑灯书写练字,渐入佳境,炉中忘了填煤,手脚冻地通红而浑然不知;
4、还有一次正是农忙时节,清晨练字进入忘我之境,日上三竿,套好的耕牛在院中反刍,他却兴致正浓。回味村里老先生们练习书法的这些小故事,不觉令人莞尔,忍俊不林o村中书艺精进者,都是积数十年霜晨雨夜磨砺之士。经历岁月洗礼,墨迹才流传于后人。上天能够给人以敏妙的悟性,但不可能授人不学而能的书艺,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除了散见于村中院墙之外和道路两侧的标语外,留存于后世的书法墨迹还有家谱及宝卷手抄本,装裱的书法作品极少。家谱一般不会轻易示人,宝卷手抄本也是密不外传,村民极少见到。村中书法多以春联的形式被村民关注。大年初一,互相拜年,是参观春联书法最好的时机。如果拜年没有走到的,喜好书法的村民往往会背着背匏假装
5、捡拾猪粪,驻足大门旁欣赏书法作品,但院内的春联是看不到的,多少有些遗憾。何老师是李老师的妹夫,两家对门,都是老师又是亲戚,每年贴的春联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李老师书法用笔法度严谨,结字工稳,笔势放达,极见功夫;何老师笔法飘逸,笔墨简率,信手拈来,趣味盎然。每年两家的春联,极态尽妍,雅望异常。春联一贴,既是展示书法的阵地,也是互相唱和的方式。我私下觉得,欣赏着对方的春联,两位老师会不会发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自豪?但村民欣赏之余,不免有“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的感觉。写的好的春联往往会被谈论一整年,直到来年春节被新的春联覆盖。书法虽然没有改变村民的生活状况,却改变了村民生活的审美及
6、态度。随着书写工具的更新,书法在传承中紧跟时代节拍。硬笔书法更实用和方便。村民小陈,钢笔字写的非常好。文革期间,村中派去矿山上干活。他妹妹和我是小学同学,家信属于个人隐私,不便阅看,他写给妹妹的信封会被我们争相传看,模仿练习他的钢笔字一时使洛阳纸贵。据说小陈在矿山出了一次黑板报,由于粉笔字写的好而引起领导关注,后被推荐到同济大学读土木工程,成长为水利系统的高级工程师。喜欢书法的人,见到写的字总会多看几眼。多年前去城里找我舅舅,到了他的单位,四处打听,不能确定他住那间屋子。当我透过窗户玻璃看到挂在墙上的村里书法家书写的古诗吊屏时,非常确定这就是他的宿舍。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确要慎重对待历史的留白,维护精神的高地,存储艺术的底色,才能让游子的原野郁郁葱葱,使我们乡愁的河流碧波荡漾。如今,村民已搬迁。徜徉在曾经居住过小村的闾巷之中,更多的是感叹。乡村文明自有其生存和运行的规律。尽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村中的翰墨书法印记,坚实而有风骨地在岁月的剥蚀中,以它沉默的本性,淡淡的播散着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