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5357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江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滨江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滨江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滨江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滨江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滨江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江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docx(4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滨江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1专案认识1.1 泉州概览1.1.1 历史人文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三国、南朝设置县、郡。西晋末年后,得到迅速开发。1986年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落户泉州。1.1.2地形地貌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占土

2、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1.1.3气候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别号“温陵”。1.1.4地理区划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会福州,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1.5面积人口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2007年常住人口774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7.81%,少数民族占2.19%0外来人口154万。1.1.6经济发展泉州经过自改革开放20多年的快速发

3、展,已成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同时泉州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城市群的枢纽地位,其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第一。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83.70亿元;经济总量连续9年居福建省首位。拥有中国鞋都、中国瓷都、中国石雕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建筑之乡、中国建材之乡、中国雕刻之乡、中国工艺陶瓷之乡、中国树脂工艺之乡、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中国藤铁工艺之乡、中国龙眼之乡、中国芦柑之乡等多个国家级和区域性品牌,成为举国闻名的“品牌之都”。二是发展优势日益突出,成为我国经济外向度较高、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

4、区之一。泉州已成为我国服装、运动鞋、石材三大出口基地。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是全国首批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之一。城市化水平达53%,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6平方公里。四是小康建设成效显著,成为福建省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全市基本实现了宽裕型小康目标。五是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成为东南沿海人文环境富有特色的城市之一。荣膺国际花园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中国十大和谐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市民最满意城市、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中国品牌之都等称号和荣誉。1. 1.

5、7城市特色2008年泉州再度荣获“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这是自2005年该奖项设立以来,泉州已是第四次获此殊荣。泉州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风貌,延续了城市文脉。特色建筑材料:石材、砖、瓦。乡土植物:榕树、刺桐、热带棕稠等。传统建筑形式:地方古建、近现代民居。1.2. 江片区的区域概况1.3. 1区位滨江片区隶属鲤城区的江南新区的范围。位于泉州城市八大组团的江南组团的北部区域,东、北侧与老城区、北封组团、丰州镇隔江相望,是组团沿晋江的东北部滨江地带。是一块待开发的希望之地。1.4. 2鲤城区辖区内国土面积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32万人。史有“温陵”、“刺桐”等雅称。130

6、0多年来,鲤城区一直是历代州、君B、府、署、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和政府所在地,城区逐步发展为“梯航万国、商船辐榛”的港口城市。地处东南沿海,以平原为主,边境的紫帽山是泉州四大名山之一。其在地理上因晋江越境而过,使鲤城区分立于晋江的南北两岸。北岸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保护区,南岸为待开发的新区。相比之下北岸人文历史荟萃,商贸经济发达,南岸用地宽松,经济急待发展。在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策略上,鲤城区提出,要加快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市步伐。坚持走外延式城市扩张和内涵性城市拓展并举的道路,合理区分古城新区城市功能,大力推进江滨南北两岸的开发建设,努力将新区建设成鲤城新的行政服务中心、

7、新型工业中心、现代经贸中心,将古城建成泉州的商贸中心、旅游中心、科技文化中心、人才信息中心;形成以晋江母亲河为中轴、古城新区为双翼的“双龙含珠跃龙门”的发展新格局。1.2.3江南新区鲤城区“十一五”计划的发展要求,江南新区将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如中国许多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一样,鲤城区因着老城区的发展受制约,正在致力於新城区的开拓与发展。因而,作为江南新区与老城区一江之隔的滨江片区的地位对我们这份报告书的内容定位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使鲤城区“跨江发展”的目标在滨江片区的土地空间上率先得以落实和确立。同时也成为新老两区发展的重要流通管道和发展枢纽。如何能在迅速启动新区建设的同

8、时,保持和发扬鲤城区作为城市中心区各项功能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我们本次工作的宗旨之一。为此,需要我们从规划的角度对滨江片区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案,以期在决策者对滨江片区进行综合开发的同时,可以关注和协调好城市建设的空间发展,实实在在提升鲤城区内江南新区的城市形象和地位。1. 3滨江片区周边区域发展策略纵览“鲤城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可以看到鲤城区发展的目标和优势对专案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元素可以归纳为:1.3. 1老城区(名城文化商贸旅游区)。独有的人文景观:历史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海丝文化游”、“刺桐名胜风情游”。特色专业街市:发展旅游产品。重要“窗口”:对外旅游文化合作交往。城市中心区:城市发展的

9、内核动力区。1.4. 2江南区(新型工业区)。城市型现代工业:三高两化一无”(高增长、高效益、高节能、国际化、外向化、无污染)三个产业基地:电子通信制造业、机械加工业、轻纺鞋服产业基地。1.5. 3紫帽山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度假区)。紫帽山:绿色主轴,泉州中心城市“后花园”:生态功能、文化休闲、旅游度假、自然和人文。1.3.4结合滨江片区的定位元素:城市“外滩”:自然景观、休闲旅游、商务居住。区域性“总部经济”:规模聚集、研发创新。泉州新型商务发展区:购物中心、休闲娱乐、商务场所。可以找到这些主要元素的契合点:悠久的历史与发展的现代、无雕琢的自然与有延续的人工、多元共融的文化与时代俱进的休闲、

10、新业态的商业与新需求的游憩、创新开拓的工作与近距舒适的度假。滨江片区承载了这些契合点,更直接地表露出新区开发对城市商业、游憩、交通、地域空间的影响性。本专案认识的准确性将成为规划方案的构想宗旨,规划方案的正确性将成为新区开发成功的重要指引,新区开发的成功将注定使“城市跨江发展、大经贸、科教强区”三大发展战略,强化“工业立区、商贸兴区、旅游旺区、环境活区、科教强区”工作思路得以顺利实施。1.4机遇与缺乏1.4.1机遇中央建议对海峡西岸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五年再造一个鲤城”目标的提前顺利实现,“城市跨江发展、大经贸、科教强区”三大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实施,老城区独有的历史文化的延伸与辐射,江南高新园区

11、升格为省级开发区,滨江道路的新建和联系新老城区的规划桥梁,滨江两岸特有的通达入海的江体河势及自然景观,滨江片区大量可开发土地,城市文化休闲、大型购物中心的需求,江南片区被城市发展方向所属区域之一的确定。1.4.2缺乏滨江片区现状承载的城市功能单调、等级偏低、基础设施薄弱,滨江片区交通联系及出行方式现状呈瓶颈状态,新区成长松散、土地利用方式不能与城市发展相匹配,防洪要求措施与市民通达滨水区亲水需求的协调,滨江视线通廊的空白和无序连系,“显山露水、山水交融”目标与城市景观和视线连廊的实现,建筑风格与特色的具体展示。1. 5拓展定位江南新区、鲤城老城区二者之间是一个发展的整体。滨江片区就是二者发展的

12、纽带和桥梁。在这片土地上承载了鲤城区的决策者和普通市民太多的希望和要求:鲤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在新的历史起点的捕捉,鲤城区经济主导产业转换在新区的实现和推进,老城区历史街区保护所要求的人口密度的降低,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城市的公共空间的保障,中心城区急待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流通质态的升级对城市功能布局和环境的辐射,国内外商业资本投资的题材的发展载体的孕育,城市建设中“显山露水、山水交融”特色景观的缔造,市民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对公共环境生活的品质提高的需求,在新区建设中对本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的发掘和发扬。因此,滨江片区作为泉州现代中心城区的新区开拓,我们有必要将“人的需求”和“经济需

13、求”与滨江片区的功能布局和形象定位密切地联系起来,进而使中心城区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这正是本专案方案的用意所在。1.6 基地分析1.7 .1规划范围:规划面积约4.5瓶2(6660亩),滨江生态公园约2Km2-o东北侧以晋江为界,西侧为仅浦滞洪区,南侧为城市繁荣大道及301线道路南侧。1.6.2区域道路交通用地内城市主干道包括江滨南路、繁荣大道、301线道路、站前大道、内环路及田中大桥、站前大桥、延陵大桥。1.6.3用地现状现状用地内地势平坦、以村民自建房为主。有大量可供开发的土地。1. 6.4区域规划解读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江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本专案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规划进行认真分析

14、的结果,就是适时提出片区在交通、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合理调整。调整用地布局,提高土地经济性。本案用地布局充分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所带动的城市土地价值的提升,促进土地利用的经济性。将控规中体育设施用地和公园绿地做了部分调整,使其能改善新区因配套不足而导致的疏散老城人口的缺乏,充分展示城区南拓的方向性。同时调整了住宅与公共设施的比例,使可供开发的居住、商业用地的比例达到较高值。调整城市道路,尊重实施现状。针对部分开发用地未能遵照道路用地的规划红线实施的现状,在尽力维持其原有城市规划肌理的前提下,重新规划疏通新的城市道路网络,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2.专案目标/愿景/构想2. 1规划指导思想

15、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为主导,以现代大型商业、商务创业服务,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滨江居住区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现代滨江新城,是构成泉州两岸滨江风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2. 2规划原则2. 2.1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滨江片区的开发建设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适度开发,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人”的含义包含着当代人和后代人。在为当代人提供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空间时,也要为后代人保留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较充足的自然资源。维育好晋江沿岸的生态环境资源,成为滨江片区城市风貌的重要基础载体。2. 2.2经营城市、科学发展的原则新区的开发意味着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的先行。其大量资金的投入也期待着在城市发展的运作过程中能不断提高城市土地价值。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贯彻科学发展观,培植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积极落实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