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下四大基础材料泥玻钢铝的比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中和下四大基础材料泥玻钢铝的比较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水泥:产业链地位强势,龙头具备定价力水泥主要下游是商混。一般来讲,搅拌站进入壁垒较低,工艺较为简单,分布相对较分散,大多搅拌站单体规模较小,在产业链中话语权不高。如产销大本营同在西南地区的华新水泥和西部建设(主营混凝土),二者毛利率走出显著分化且毛利率差近年在持续走阔,反映水泥企业在对下游具备较高的话语权。对上游而言,水泥企业的石灰石大都自备完善,企业初始建厂选址均是在石灰石矿山附近毗邻而建,因此成本端没有如钢铁一样面临铁矿石的压制;相反,在非煤矿山面临整治大背景下,尾部企业面临开工受限导致全行业供给端出现隐形收缩,进而为终端熟料和水泥价格形成一定边际支撑。就水泥竞争格局而言:1、水泥行业集中
2、度较高,龙头企业率先完成了行业初轮大洗牌,奠定了全行业的较高集中度;2、不同水泥企业之间成本差距较大,且在同一片区企业产线结构、能耗电耗控制不同企业也面临成本差,因此企业竞争力分化相对较显著。玻璃:产业链话语权仍有提升空间玻璃下游是房地产开发商,但从销售链条来看,玻璃一般更多是卖给深加工厂商或者幕墙公司,此类客户规模并不算小,进一步考虑到玻璃有较强库存属性,因此玻璃企业对下游客户的定价能力目前没有水泥企业强,尤其在涨价过程中仍需要考虑下游接受程度。从集中度来看,浮法行业CR5约35%,在全行业来看处于中等水平,并不算高。此外,浮法行业产品相对同质化,生产结构相仿,因此企业成本差距不大,龙头企业
3、并不具备特别突出成本优势。并且,当前部分龙头企业依然使用传统重油石油焦等,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燃料升级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样存在。电解铝:上游中期过剩,冶炼强于资源当前,电解铝行业格局为上游过剩,冶炼强于资源。电解铝环节经历了2016-2018年的供给侧改革,且存在4500万吨的产能天花板,未来产能投放将严重受限;而上游铝土矿和氧化铝,在前期持续相对强势引发资本加码,产能快速投放,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已经相对过剩,电解铝环节的产业地位更为强势。上游铝土矿供给近年释放过快,本质源于中资于海外大量参与开采,显著提升了铝土矿供给投放效率。2016年以来,中资企业推动几内亚铝土矿供给大量扩张,增量几乎占
4、据全球铝土矿增量的半壁江山。中资企业进入几内亚开发铝土矿背后的契机,主要有两方面:1)2014年,此前占据中国铝土矿进口量约70%的印尼禁止原矿出口,导致当年中国铝土矿进口锐减达半,铝土矿价格暴涨,激发中资企业海外找矿;2)中国“一带一路”政策与几内亚鼓励外商投资政策,于2013年不期而遇,进一步降低了后来中资投资几内亚的风险与成本。钢铁:上游中期强势,短期高位回归与电解铝相比,钢铁冶炼端产业地位更为弱势,主要源于上游铁矿石供给高度集中,而下游冶炼非常分散,囚徒博弈明显,同时,矿难、疫情等因素限制了供给短期释放弹性。全球铁矿石生产国主要为澳大利亚和巴西,其中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FMG四大
5、矿业公司控制了全球50%的铁矿石供给和70%的铁矿石出口。中国作为冶炼大国,冶炼产能占全球比例超50%,但国内铁矿石资源匮乏,超过80%的铁矿石依赖进口,另外冶炼环节钢企众多,行业CR10仅约为35%,相比上游资源,冶炼端豪无议价权。不仅如此,2019年初的巴西淡水河谷矿难、2020年疫情干扰,也为本就相对强势的矿价火上浇油,2021年一度逼近历史新高。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铁矿石价格步步升高,在阶段性环保限产导致铁矿需求下降,并且废钢比重长期稳步提升,钢铁被上游挤压的局面后期应该会逐步合理回归。2.2 产能控制:增量的调控阀与存量的载荷力水泥:增量本就最紧且仍在踩刹车,存量自律早是典
6、范2013年工信部发文明确禁止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从行政审批角度画上了一个句号。自此,水泥行业新增产能快速收尾并转而进入了存量博弈大周期,(考虑到部分企业批文早期到手但未开工建设或建设进度缓慢,因此随后3-4年内每年也有少量新增熟料产能,但年均不到2500万吨,相对存量产能冲击基本在1.5%以内。2018年开始,随着产能置换政策规范化推进,高盈利下新增产能有所增加,但总体相对可控,每年新增熟料产能在2500-3000万吨之间,对于全行业供给端没有形成较大冲击。产能置换来看,水泥置换比例一直严于钢铁和玻璃,反映政策和主导企业对市场的维护力度较大,信心较强,这也是行业盈利稳定性得以维持的核心原因
7、。玻璃:增量有抓有放,存量供给趋紧玻璃供给本质上有3个变量,新点火、复产、冷修。有别于早年周期,2016年至今的玻璃周期通道中,新点火明显趋弱,玻璃供给端核心变量当前在于产业周期下的冷修&复产,因此供给端本质上是存量产能迭代及开工率博弈。当前,随着环保约束力度和能耗控制的不断强化,供给端再投产(复产点火)门槛显著提升,使得全行业存量产能的生产弹性走弱。基于此,我们判断未来1-2年供给整体维持动态平衡。同时,疫情之下光伏景气度持续加速,电池、组件扩张速度和光伏玻璃投产进度不匹配导致光伏玻璃价格2020年下半年以来迎来大幅上涨。考虑到供给紧缺持续存在,部分浮法玻璃产能2020年开始转产切入光伏领域
8、,进而导致浮法玻璃短期供给出现缺口。电解铝:产量增速放缓直至见顶,中期可控度高历经2016-2018的供给侧改革,电解铝行业产量增速相比2016年之前明显放缓,随着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的达到,未来行业供给将遭遇强限制。钢铁:产量连创新高,但短期限产致使收缩力强与电解铝所不同的是,虽然供给侧改革压减了钢铁产能,但粗钢产量增速2016年至今持续维持高位,粗钢产量连创新高。背后原因在于,钢铁虽然产能受到压制,但可以通过在转炉中添加废钢、提高入炉矿石品位等方式增加产量,甚至通过技改等手段,绕过监管实现扩产。而电解铝,无论是从技术还是监管成本角度评估,一旦产能天花板管控,存量产能增产空间都相对有限。相
9、比于钢铁,中央借助电力监控更易介入监管在监管方式上,中央监管日趋强化,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规避地方保护主义,这一点,电解铝行业的可行性显著好于钢铁行业。作为耗电大户,2019年电解铝行业总耗电量占社会总用电量比重达6.67%,2019年吨铝平均耗电量达13492KWh,这也就意味着,除非技术革新(这对于已经非常成熟的电解铝冶炼工艺而言,过程将非常缓慢)带来电解铝生产吨耗降低,否则用电量与电解铝企业生产息息相关。2017年,中央强化自备电厂监管之后,所有自备电厂必须并网,进而也就使得中央层面能够实时监控电解铝企业生产状况,从而显著抬升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实施成本。而自备电厂的监管,一直是重中之重,不易逾
10、矩。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正是由于钢铁产量屡创新高,短期环保限产强化,也将导致供给端收缩力强。在重污染天气II级应急响应叠加生态环境部检查等催化下,唐山钢厂限产严格落地,唐山地区本周供给下滑明显:(1)从高炉开工来看,唐山高炉开工率环比下降17.46个百分点至50.79%,创2019年10月以来新低;(2)从3月4日开始到3月11日下午17点,唐山累计新增检修(含短暂休风、产能退出)高炉共计26座,合计容积35254m,这26座新增高炉合计日均铁水产量9.61万吨,占唐山和全国生铁日产量比重高达28.73%和3.96%。并且,不排除后续仍有加码可能。2.3 价格与盈利:绝对的高度&真实的盈
11、利水泥:价格&盈利在历史较高位窄幅波动水泥价格具备较强季节性,当前在淡旺切换之季,价格恢复性上涨还没完全出现。不过从中枢来看,水泥价格整体也处于历史高位状态;受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盈利同比略有下滑,但是影响甚微,预计当前全行业吨成本增加10-15元/吨左右。我们预计,与历史同期相比,水泥价格与盈利均在80%以上分位(预计Q2旺季正常水平)。玻璃:价格盈利远超上轮高点从玻璃价格来看,目前价格和盈利在历史周期相比均在顶部位置,且远超上一轮景气高点,虽然短期存在季节性回调,但和同期比基本都在顶部水平。电解铝:价格中位,盈利顶部并有望继续扩大从数据角度,当前电解铝价格处于历史84%分位水平,受益于产业链
12、地位强势,吨盈利超2000元,处于历史顶部区间。并且,随着产能天花板的到来,供需缺口的连续改善,有望进一步推升行业盈利高度。钢铁:价格顶部,盈利底部但限产致使边际改善大与电解铝相比,钢铁所处的境遇难言乐观。由于受到上游铁矿石和焦炭的挤压,当前,虽然钢价处于2000年以来价格高点,价格的97%分位,但测算吨钢盈利处于历史盈利的偏底部区域。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如果唐山严格执行限产,并最终导致粗钢产量负增长,促使钢价上行、矿价下行,钢铁行业盈利底部边际改善当显著。2.4 长期需求:周期&景气分化,赛道的天然分化水泥:无法逃避城镇化率结束后的放缓首先,对标海外市场,国内水泥需求其实已经见顶,未来长周期
13、下行趋势不可避免。参考日本,需求见顶后的20年内产量降约40%(出口占15%且在提升,内需30年降约50%),若我国15年降25%,年均降不到2%。玻璃:需求中期下台阶是必然,斜率或更快从日本玻璃销量来看,在上个世纪90年代见顶,随后出现下行趋势(本世纪初有小幅上涨,但是难改下行趋势)。当前年销量不到2500万箱,与峰值相比下降大约50%,显然此下滑幅度比水泥要大。电解铝:绑定制造,后工业化时代仍有连续增长海外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在后工业化时代,电解铝中长期需求仍具备二次抬升可能,这主要源于铝材料“轻量化”属性。因此,当全球制造业基地转移到中国,中长期而言,电解铝需求也当仍有连续增长。落地到产业
14、,我们预计对轻量化要求更高的新能源汽车与光伏支架,或是本轮全球电解铝需求二次抬升的催化剂。钢铁:依赖建筑,工业化后期,需求有见顶风险然而,钢铁在后工业化时代,海外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均有连续20-30年需求回落,缩量幅度达到20-30%。只不过,不同于海外发达国家的是,国内工业化与城镇化并非同步,最终导致国内2012年工业化见顶之后,钢铁需求在城镇化率抬升的带动下,得以进一步增长。三、碳至中和,格局迭变之序3.1中期碳趋势的方向与斜率?排放量的对比: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钢铁和水泥是排放大户,一方面市场空间较大,同时产碳都是直接产碳;其次是电解铝然后是玻璃。钢铁主要是焦炭还原反应产生大量的碳,而
15、水泥则是原材料分解为主;电解铝产碳主要是过程耗电较多,因此更多是间接排放。基于长期降碳维度看,钢铁、水泥、玻璃都是面向经济周期做需求波动,未来不可避免面临需求中枢下台阶,而这一过程自然出现碳排放下降,基于此角度我们认为行业当前大概率已经达峰或者接近达峰。并且,从长周期趋势来看,下行斜率预计玻璃(地产占比较高)水泥(地产基建相对均衡)钢铁(有制造业和汽车等需求加持)。而电解铝长期因为需求持续有增长,碳排放量仍在增长过程中,因此中期面临降碳压力会更大。3.2短期降碳的路径与可行性?降碳的可能路径探讨仅从降碳路径方式来看,钢铁和玻璃是最多。但是可行性角度看有所差异,如废钢总量有限导致短流程占比提升空间存在天花板;玻璃燃料升级可以降碳,但是效果不明显(天然气也含碳)。但是基于短期/中期维度来看,如果地方政府迫于降碳压力而不得不采取行政措施降碳,之于钢铁、水泥、玻璃,限产则是最直接显性方式,并且基于总量减排角度出发钢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