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的艺术审美表达浅析.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5389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涛的艺术审美表达浅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石涛的艺术审美表达浅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石涛的艺术审美表达浅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石涛的艺术审美表达浅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涛的艺术审美表达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涛的艺术审美表达浅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石涛的艺术审美表达浅析摘要:明末清初是文人画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诸多卓越的文人画家,此时的中国绘画艺术界临摹与创新不断碰撞。石涛作为创新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借古以开新搜尽奇峰打草稿等观点,继承古法、打破传统、力求创新的思维方式,在他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推波助澜,使他成为清初杰出的山水画家之一。关键词:石涛;题跋;山水画;师法自然石涛(1641-1707年),名若极,原姓朱,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广西桂林人,小字阿长,僧名为元济。他的别号有很多:大涤子、钝根、石道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清湘遗人、零丁老人、清湘陈人、清湘老人。石涛与朱奇、髡残和弘仁并称清四僧,是明末清初极富创造力的著名画

2、家之一。石涛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出笔墨当随时代借古以开新,支持绘画标新立异,反对闭门造车和对传统古画的盲目临摹。作为我自立我法的提倡者,石涛打破了传统山水绘画观念的束缚,开阔了山水画的创作境界,遵循内心的想法进行艺术创作。他的绘画思想对中国绘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者的创作提供了借鉴。一、搜尽奇峰打草稿一艺术创作背景明末清初,中国画蓬勃发展,绘画技术和方法日渐成熟。清初的艺术家开始对前人流传下来的绘画技法、技巧进行总结,出现了以四王为代表的提倡“师法古人的传统型画家和以四僧为代表的强调师法自然的创新型画家。石涛是当时推崇创新画法的主力人物之一,他以师造化为创作第一要义,在传统

3、绘画中融入新的思想与血液,他笔下的每一幅作品都富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和饱满的个人感情,他本人亦是革新清初画坛的主力军。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幅作品是石涛50岁记游所作(图一)。此画为长卷轴,画中山石层峦叠嶂、引人入胜,尖峰高耸入云、陡峭险峻,怪石、乱石错落其间,并有苍松茂树、舟桥屋宇点缀,卷尾有一小山屹立在湖中心,烟浮远岫,思出画外。皴擦点染,挥墨豪放,山涧云雾萦绕、树木若隐若现,极具神韵。石涛在创作搜尽奇峰打草稿时共分三步:与友人一同渡潇湘、过洞庭、游武昌,早期的游玩经历是他搜尽奇峰的第一步;在徽州旅居时,多次到黄山游玩,创作了大量与黄山有关的画作,在黄山领略到的奇闻异景,开启了他搜尽奇峰的第二步;离

4、开黄山,前往南京,他在那里结识了许多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多日交流,思想观念被进一步革新,此时要搜尽的奇峰已经不单指外观物象,而是一种思想境界,这是他的第三步。石涛一生多随意之作,但绘此图时弹精竭虑。此图绘制时正是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即石涛主张不立一法,不舍一法”的时期。石涛在游历了四方山水、奇观异景以后,耗费心血,精心完成了这幅搜尽奇峰打草稿,此时正是石涛绘画艺术的成熟时期。收藏家潘正炜评价这幅画道:此画开卷如宝剑出匣,令观者为之心惊魄动,真奇笔也。寓奇思于奇笔,即以奇笔绘奇峰。石涛子洵不愧为一代奇人也。二、搜尽奇峰打草稿一题跋的分析在石涛的画作中,不仅画面随意,题跋也变化无穷(图

5、一)。在文人画中,题跋多用来补充说明画面没有涉及的情景表达。题跋是研究石涛的重要切入点。在石涛的画上,任何一个位置都有可能出现题跋,有的在上方,有的在下方,有的在首,有的在尾,有的在边角。甚至有时为了满足画面的布局安排需要,在画的中间也会出现题跋。题跋的内容多种多样,有阐述画论、画法的,有只服务于画面效果而和绘画内容无关的,有感叹自身经历、品尝人间百态、抒发内心情感的。石涛题画诗的字体千变万化,他的字体数量多、内容多、变化多,忽而隶篆,忽而行草,有时候甚至多种字体一起使用。石涛十分讲究字体与画面的搭配、结合,用秀气婉约的楷书题细致的小幅画卷,用苍茫粗笔的草书题奔放的大幅画卷。(-)卷首大字石涛

6、苦瓜和尚话语录云:一画法,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几个字被石涛用隶书题在了长卷的卷首。这是他山水画创作的纲领、宗旨和中心思想。黄宾虹在画语录中提到过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他的看法是,搜尽奇峰,就是在思想上和心境上懂得妙理,要能认识、发现奇峰;打草稿是要下苦功夫,勤练习,要多打草稿,否则就没有奇峰,可能是眼中无奇峰,也可能是心中无奇峰。妙理和功能相结合,才能画出优秀的作品。搜集奇峰打草稿”既是石涛作品的名称,也已然表达了石涛的绘画理念,总体来说,在搜集了天下奇山异水的景色之后,还要刻苦磨练绘画技法,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更精彩的、扣人心弦的艺术绘画作品(图二)。(二)卷末长题长题的第一句是:郭河阳论画,山有

7、可望者、可游者、可居者。这句话是整篇题跋的精髓,他借鉴了郭熙林泉高致的移情换景,赞同郭熙山水画的三可论,即可望、可游、可居,并举例说明:江南江北,土地平坦广阔,河流源源不断,是可以居住的地方;赤壁之上、湖桥岸边、瀑布高悬的山林中,是可以游玩的地方;高耸入云的峰峦、陡峭蜿蜒的山石,是可以观望的地方。石涛引用了郭熙山可游、可望、可居之说,一是表明自己对郭熙师法自然观点的认同和继承;二是为豪迈的绘画观点”搜尽奇峰打草稿寻找理论依据,阐释山水画的审美作用。通过对郭熙三可论的理解和论述,石涛严厉批评那些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人:今之游于笔墨者,总是名山大川,未览幽岩,独屋何居。出郭何曾百里,入室岂客半年。

8、交泛滥之酒杯,货簇新之古董。道眼未明,纵横习气安可辨焉。他反对守旧思想,更反对没有自己的思想,一味临摹古人的行为。石涛用幽默的口吻,打了生动有趣的比方:犹盲人之示盲人,丑妇之评丑妇尔,赏鉴云乎哉!紧接着,石涛提出了自己的绘画宗旨: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学者知之乎?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融汇百家,兼容并蓄,并从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技法;二是要师法自然,在大自然的感染下体悟绘画之道。可以看出,石涛反对把艺术程式化、固定化,但是又不否定艺术中存在客观规律和能用以指导创作的法则。在题文的最后,交代了石涛作画的缘由。时辛未二月时石涛南归之前,前往慎庵先生家中做客,应其所求而作。将画赠与朋

9、友,是当时文人雅土风度的体现,也是友谊的象征。最后有铃白文苦瓜和尚冰雪前身石涛印(图三)。三、搜尽奇峰打草稿一艺术美学思想明末清初画家王原祁曾在论画十则中指责浙派画家:明末画中有习气恶派,以浙派为最。至吴门云间,大家如文沈,宗匠如董席,本混淆以讹传,讹竟成流弊。广陵白下,其恶习与浙派无异。有志笔墨者,切须戒之。他气势汹汹,摆出一副将自己的观点当作权威的姿态彳艮明显地将矛头对准了石涛。这正是传统派和革新派的一次激烈碰撞。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对传统派言论的有力回击,不论是卷首用隶书写下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七个大字,还是卷末的长篇题跋,都强调了石涛师法自然不立一法”的观点,批评了那些缺乏对自然的感悟

10、,远离生命意义,只会临摹古画的顽固保守派,并表达了他内心的强烈不满。石涛认为,笔墨形式要以自然万物为基础,大自然鬼斧神工,有了自然作为坚实的基础,才能破除窠臼,更自由地进行创作。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可法,石涛对其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以形写神,悟对通神,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石涛作此画的目的就是警醒那些保守派。不知他游历了多少山水,获得多少经验,才造就了这幅影响力巨大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四、结语作为清四僧之一,石涛在绘画界有非常高的成就。他提出了我自用我法和笔墨当随时代的理念,使绘画和书法的布局达到统一。石涛继承古法、打破传统、力求创新的思维方式,使他在追求艺术的航道上劈波斩浪。正如当代著名美术史家俞建华对石涛的评论:熔铸千古,脱去时习。”参考文献1王葱葱,势与质相并重的中国画教育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05.2张小旭.元代山水画意境观对当代水墨画的影响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马兰.植根于传统创新于自然一龚贤画风之由来J.大众文艺,2016(8):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