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征求.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5447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征求.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ICS65.020.20B09备案号:DB62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TXXXX-2022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2022-00-00发布2022-00-00实施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技术内容25改良效果3本文件依据GB/T1.1-2020的规定,拟定标准的构成和主要内容,如范围、技术内容的各个部分等。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酒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永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

2、心、庄浪县农村能源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国平,张绪成,谢文斌,王占海,苏志读,宋宝兴,侯慧芝,郭世乾,朱建强,张廷龙,王红丽,方彦杰。本文件首次发布。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甘肃中西部沙化土地改良技术中术语和定义、技术内容、轮作模式以及改良效果等内容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中部引黄高扬程灌区、引大入秦灌区和河西荒漠绿洲灌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3469耕地质量等级GB5084农田灌溉水

3、质标准NY/T309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沙化土地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的、表面呈现以沙(砾)状物质为主要标志的退化土地。3.2 沙化地改良剂采用人工用两种配料溶解混合形成的新型复合交联线型高分子水凝胶,能改善沙化地耕层土壤理化性状,使其达到保水保肥增产增效,同时能滋生微生物,提高沙化土地生产力要求的添加物。3.3 一膜两用是指前茬作物覆膜,作物收获后不揭地膜也不犁地,第二年在旧地膜上再种植一茬作物的模式。4快速改良技术4.1 地块选择在具有灌溉条件种植区,沙层厚度W50cm的沙化土地、新开垦沙化地或贫瘠土地,有50m以上

4、灌溉水渠为佳。依据GB/T33469耕地质量等级划分。4.2 整地3-4月土壤解冻后,人工除净沙地作物茬子或机械灭茬,整地达到土壤细碎、无残茬、无土块的状态。4.3 平沙利用平地刮板设备或专用机械(红外线平地设备)对沙化地进行耙平、整细、找平、刮平,使全地面达到或接近同一水平为宜。新垦沙地的地块大小、形状、田间渠系和道路走向要以适宜改良操作规划设计,尽量保留耕层熟土。4.4 改良剂施用4.4.1 改良剂配方配料1:硫酸钾(工业纯度),配料2:PAM(分子量2000万的线性分子结构);配料1和配料2按照3:2比例施用。4.4.2 改良剂的使用量改良剂总施用量为270kghm2-400kghm2o

5、4.4.3 改良剂使用时间改良沙化地的时间因地块的使用需要决定,在3月10月期间都可以进行改良剂的施用。最好结合春灌进行改良。4.4.4 灌水沙化土地平整后进行播前春灌,灌溉渠水流量以大于100m3h为佳,灌水时可一并进行改良剂的施用。灌溉水质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4.4.5 施用方法在距离沙化地块50m的水渠处,向渠水内缓慢均匀加入改良剂配料1,同时在距离待处理沙化地块25m的水渠处,向渠水内缓慢均匀加入改良剂配料2。用时在10h/hn?以内为宜,灌水量以1800m3hm22000m3hm2为宜。436水凝胶的形成改良剂配料1和配料2在水渠内,利用流速较高(100m3h)的

6、灌溉渠水使其分别进行分散、溶解、并交联形成水凝胶,进入待处理沙化地块。4.5 耕层犁翻灌水施胶完成后水分下渗,地表浅层形成一层白色水凝胶膜,3h5h小时后进行耕层翻犁,耕翻深度20cm,使改良剂胶体在耕作层中形成均匀分散,翻犁后及时进行耙瓣保埔,做到田面平整。用改良剂对沙化地处理3d后适宜播种。4.6 第一茬作物选择沙化地处理后可覆膜也可不覆膜,采用常规种植方法,选择耐旱、抗病、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第一茬种植作物已选择种植玉米、马铃薯、油葵、瓮麻等,也可选择苜蓿、毛苕子、箭舌豌豆、草木樨、饲料油菜等绿肥插入轮作。4.7 轮作模式主要模式有:油葵(食用葵)一玉米一小麦一绿肥(当年),小麦一绿肥一

7、玉米,小麦一绿肥一马铃薯,玉米一油葵一小麦一绿肥(当年),油葵(玉米)连作,一年生豆科牧草连作等。轮作宜采用一膜两用,既可防风固沙,又可增温保墙。5改良效果改良当年的沙化土地达到NYT309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中内陆灌漠(淤)土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的七级以上等级,改良后的沙化土地马铃薯、油葵、薨麻等耐旱作物第一茬当年增产20%以上。改良后种植三年的沙化地土壤耕层沙土颗粒机械组成中0.25mm粒径由54.5%增加到72.21%;耕层平均含水量提高9%16%,水分利用率提高14%31%;耕层速效氮平均含量提高42%73%,养分利用率提高16%50%;玉米3年后产量达到15300k

8、gh小麦3年后稳产6000kghm2,马铃薯产量达到30000kg/hn?左右,油葵产量实现了4500kg/hn?水平。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根据甘肃省沙化地治理、改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技术需求,于2020年10月向甘肃省市场监督局申请制定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经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研究决定,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组织制订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并下达了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0年度第5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计划编号2020-T-199o2、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由于人类不合理

9、活动导致风沙使大面积可耕种土地被沙土淹没,土壤沙化趋势日益严重。随提灌工程建设和节水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开发利用沙化地,使之作物产量提高,具备了一定条件。但由于沙化土地的耕作层土壤颗粒粗糙,保水性能差,水肥利用率低,所以不容易种植植物,农业生产效率低,投入与产出关系失调,群众收入不高,出现了沙进人退的局面。目前国际和国内一些地区在沙化地的治理工作中采取了多种多样的适合自己地区的办法,但在甘肃中西部特别是灌溉区有关沙化地改良技术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目前还是一个空白。因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创新团队长期从事旱作节水研究,在对甘肃省沙化地改良调查研究、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一套适合我

10、省灌溉区的沙化地改良技术措施,先后在省内10多个地区进行试验和示范推广,平均可降低灌水和施肥成本20%-50%,农作物产量提高20236%左右,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了将该技术标准在我省沙化地改良中大面积推广使用,因此,制定该地方标准显得极为重要,其推广应用将为甘肃省乃至我国沙化地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3、主要工作过程在2020年10月向甘肃省市场监督局提交了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制修订项目建议书,12月底收到甘肃省市场监督局下达的标准制修订函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旱作节水研究创新团队立即启动标准制定及修改工作。(1)成立了标准起草及修改小组,指定1名团队研

11、究员为项目负责人,另外由2名研究员、7名副高级、2名中级人员组成起草小组。(2)查阅、收集、分类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及数据,为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草稿)的制定做充分的准备。(3)深入我省兰州、酒泉、张掖、金昌、武威、白银、定西、和平凉等市部分沙化地种植区作进一步的土壤改良调查研究,为后期标准制定及完善做准备。(4)认真制订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草稿),并在调研的基础上,修改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草稿),形成了中西部灌区沙化地快速改良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5)本标准共征求27家单位的意见,其中,3家省级科研事业单位,1家省级高校单位,5家地级市科研、管理事业单位

12、,4家市县级农业推广单位,13家地县农技推广管理事业单位,1家企业、合作社。27份征求意见中18份提出修改意见,均采纳,9份无意见。为了进一步完善标准,我们先后征求了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市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站、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及8个地州市级科研、农技推广,农业管理部门(兰州市、白银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金昌市、嘉峪关市、敦煌市),14个区县区级农业管理、农技推广工作站(白银市平川区、酒泉市肃州区、敦煌市瓜州县、金昌市金川区、兰州市永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张掖市高台县、威武市民勤县

13、等)、1家合作社企业(景泰县金色田园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共27个单位的修改意见,共收集到38条修改意见,归纳合并基本相同的修改意见,最后形成30条修改意见,并全部采纳。(6)在对收集到的征求意见归纳整理的基础上,认真修改了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并再次请有关专家进行了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送审稿)。4、主要编制成员及所做的工作张国平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主持标准编制的全面工作,负责标准起草、人员调配协调及标准的修改等工作。张绪成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研究员,负责团队的创新研究工作,主持标准编制的全面工作,负责标准编制过程中

14、各地方单位及企业意见征求、收集、归纳及整理,标准各版本的修改等工作。谢文斌甘肃省庄浪县农村能源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负责标准编制过程中意见的征求、收集、归纳及整理,标准各版本的修改等工作。王占海甘肃省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研究员,负责标准征求意见和归纳、标准的修改等工作。苏志读甘肃省庄浪县农村能源服务中心农艺师,负责标准编制工作中资料查询、归纳、整理及标准的修改等工作。宋宝兴白银市科技局高级工程师,协助负责人开展标准初稿的撰写、资料收集和整理、标准的修改等工作。郭世乾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副研究员,负责标准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标准的修改等工作。朱建强甘肃省酒泉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

15、,负责标准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标准的修改等工作。张廷龙甘肃永昌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研究员,负责标准初稿、征求意见稿及送审稿的审阅及修订等工作。王红丽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研究员,负责标准初稿、征求意见稿及送审稿的审阅及修订等工作。侯慧芝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研究员,负责标准初稿、征求意见稿及送审稿的审阅及修订等工作。方彦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负责标准初稿、征求意见稿及送审稿的审阅及修订等工作。二、标准所涉及的产品、适用范围的基本情况1、标准所涉及的产品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涉及到沙化地改良剂、农作物种子等产品。2、标准的适用范I中西部灌区沙化地改良技术规程制定的目标是形成一个甘肃省的地方标准,指导我省沙化地生态修复工作。因此,本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