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市龙门农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5534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大连池市龙门农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大连池市龙门农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大连池市龙门农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大连池市龙门农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大连池市龙门农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大连池市龙门农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大连池市龙门农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发展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校信息化教学三年发展规划龙门农场学校学校信息化教学三年发展规划标签省地市(县):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校长:刘雪峰性别:男政治面貌:中共党员职称:副高级所属区域:城镇所涉学段: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总数:58当前信息化教学环境综合评分:68分当前信息化教学环境综合:多媒体教学环境(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在不断变化,建议每年学校进行一次学校信息化教学诊断,根据我们的诊断结果不断调整)当前研修重点:A1,A5,B2,第二年研修重点:A2,A3,A9第三年研修重点:A6,A12为了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上级有关信息化教学文件要求,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

2、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结合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关于教育信息化方面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密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这一主题,通过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手段,以资源应用为核心,以应用促发展,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以提升工程2.0的实施为契机,以信息化作为我校教育质量提高的突破口和重要手段,努力实现加快我校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二、现状分析我校共58名教师;40周岁以下教

3、师占3096以下;学校教师中级以上(含中级)教师占50%以上;从信息化教学环境来看,我校无办公管理平台;无教学平台;无教研平台;无资源平台;无信息化阅卷平台。网络条件较好,有校园无线网络。从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开展信息化教学的SWOT分析如下:(S)优势: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W)劣势: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比较难以接受新鲜的事物,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学校具备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此环境下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参与还是有很大的挖掘空间(O)机会: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较低,教师会有抵触情绪;新型教学模式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

4、难(T)挑战:学校信息化环境制约了教师的应用热情;教师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学习信息技术三、发展目标.根据学校信息化环境以及教师队伍情况,确定如下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一)三年信息化教学发展总目标1、三年后,学校的教师每人都有一台独立使用的电脑。2、校园网速达到足够带宽,不再卡顿。3、教师可以熟练使用上教学共享资源,教学辅助效果好。(二)各年度发展目标1.第一年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1)初步建立校本教学资源库;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源平台(2)实施“结对子”的方式精准帮扶;分层培训信息技术,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3)完善已有的校园网建设,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开展“智

5、慧校园”建设,使管理信息化(4)提高师机比例;提高学校网络带宽(5)尝试开展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善信息化演示课件的质量,增强课件的可读性2 .第二年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第一年让全体教师达到对信息化教学设备的熟练;第二年目标达到全体教师都能熟练使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3 .第三年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第三年,全体教师都能达到独立、熟练的掌握信息化技术,恰当的使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四、方法措施(一)成立信息化管理团队姓名职务(职称)混合式校本研修工作中的责任分工刘雪峰校长全面工作李启东副校长全校业务指导工作薛士忠副校长小学部指导工作贾岩中学部教导主任中学部具体业务赵晓艳小学部教导主任小学

6、部具体业务何晓菲电化教学主任平台信息维护(二)不断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加大数字化校园投入,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富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教育系统。一是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优化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二是用好已有的信息化资源,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化教育教学信息流通功能,形成大容量、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建设开放式的网络教室,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和网络虚拟环境;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优化组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服务。三是加强管理自动化。对

7、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评价实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三)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研修,不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精心编制学校年度信息化校本研修方案,确保校本研修方案不流于形式,可操作、有效果。每一年度开始,学校将综合评估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对上一年度的信息化校本研修方案、校本应用考核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使之符合学校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具体见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年度实施计划)。(四)分步骤实施,逐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教学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解决为抓手,以信息技术能力点学习为载体,逐年增加教师必会能力点选择范围,力争通过三年的学习,

8、使所有教师掌握三十个能力点的应用。第一年:全体教师围绕学校确定的能力点,开展学习。教师掌握自己选择的能力点应用方法;第一年拟开展学习的能力点为:A1,A5,1,B2,第二年:从剩余的能力点中,再选择总能力点的2/3供教师选学,确保每一名青年教师能够达到运用70%的能力点开展教学;第二年拟开展学习的能力点为:A2,A3,B7,第三年:把全部能力点向教师开放,学校灵活运用能力点教学的教师达到全校教师的60机第三年拟开展学习的能力点为:A4,A9,以创新教学模式为目标,以能力点学习为基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将重点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混合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模式选择“利

9、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开展评价改革,尝试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基于过程的评价“;在完善性项目,”开展了基于数据的学习评估;开展了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的基础上,增加突破性项目“开展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开展智慧教学”。(五)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建立校级研究团队学校成立信息技术应用融合团队,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育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研究,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七)加强校本研修,确保校本研修的针对性1 .拟开展的校本研修主题如下:1、信息化技术对课堂教学中课件使用的优

10、化!2 .加强校本研修管理,确保校本研修实效1、多媒体的使用技术的能力提高!2、每周一次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的探究。3、每月一次信息技术教学反思。3 .对现有制度进行调整,拟修改完善的制度如下:准备在业务考核中增加一项,课堂教学评估中对于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使用恰当的教师给予加分。(A)与培训机构合作,为教师在线学习、网络研修提供条件。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移动听评课工具、课例分析工具开展教研活动,促进学校教研工作由经验教研转向实证教研,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五、保障措施(一)健全机构,夯实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部门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为信息化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提供保障。(二)落实

11、经费,加大投入。落实上级经费投入制度,规范使用信息化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三)加大考核,严格奖惩。学校将依据年度信息化教学发展情况,编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方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考核。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年度实施计划龙门农场学校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年度实施计划标签省地市(县):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所属区域:城镇所涉学段: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总数:58当前信息化教学环境综合评分:68分当前信息化教学环境综合:多媒体教学环境(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在不断变化,建议每年学校进行一次学校信息化教学诊断,根据我们的诊断结果不断调整)当前研修重点:A1,A5,B2,重点探索:互动式教学;

12、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综合课程;多学科融合;人工智能教育;名师课堂;研究共同体;成长档案;教育大数据研修预计标志性成果:促进信息化各类教学制度汇编;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实施计划;各教研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实施计划汇编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推动教育信息化,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结合我校实际,采用奥鹏教育校本平台https:www.xiaobcn365.coin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以及区(县)的提升工程2.0文件,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

13、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备好课、上好课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培训能力为重点,以技术创新课堂为目标,贴近教师,不断增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研修目标(一)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成长为适合信息时代发展的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者;(二)改善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面对的各种实际具体问题;(三)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信息时代学习型组织。(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以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现。具体目标如下: 提高技术在学情分析中的应用能力(1)通过研修,使教师养成思考的习惯;(2)掌

14、握学情分析的途径和方法。 提高教师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能力(1)提高课堂导入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2)提高课堂导入的针对性和合理性。 提高教师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能力(1)将信息技术合理融入到教学设计中。(2)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提高教师技术支持的总结能力(1)提高教师应用技术的意识;(2)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3)掌握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教师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能力(1)帮助教师明确指导学生学习的意义;(2)帮助教师掌握利用虚拟实验环境、仿真环境、语音识别等信息技术手段或资源进行技能方法指导。 5-提高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能力(1)掌握评价量规的内涵;

15、(2)掌握评价量规的设计步骤;(3)掌握评价量规的使用方法。提高评价数据的伴随式采集的能力(1)掌握评价数据采集的意义;(2)掌握评价数据采集的特点;(3)掌握评价数据采集的工具。提高教师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能力(1)掌握可视化呈现与解读的意义;(2)掌握可视化呈现与解读的方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支持的测验与评价能力(1)掌握信息手段与测验相融合的途径;(2)掌握与测验相关的技术操作方法。提高教师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能力(1)掌握微课程的概念及特点;(2)掌握微课程的制作方法和工具;(3)掌握微课程应用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探究型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力(1)掌握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法和设计框架;(2)掌握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实施策略。提高教师应用技术帮助学生学习的能力(1)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工具;(2)掌握相关的操作策略。提高教师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能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