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用电标准定稿doc舟山质量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用电标准定稿doc舟山质量网.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DB3309舟山市地方标准DB3309/T30-2009船舶企业优化用电技术与管理通则Thetechniqueandmanagementgenera1princip1efortheoptimizationofe1ectricityusageinshipbuiIdingenterprises2009-09-15公布2009-10-01实施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本标准由舟山市电力局提出。本标准由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舟山市电力局。本标准要紧起草人:潘渊、丁小兵、邱啸。本标准为首次公布。船舶企业优化用电技术与管理通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船舶企业优化用电的基本要求与管理原则。本标准
2、适用于船舶修造工业企业,其他行业用电单位亦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8222-2008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B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与闪变GB/T13462-2008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13466-2006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GB/
3、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587-2008工业企业管理导则GB/T16667-1996电焊设备节能监测方法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20052-2006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T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D1/T596-1996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国家电网公司电业安全工作规程-20053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1 1优化用电theoptimizationofe
4、Iectricityusage在保证电网运营安全与供电电能质量的条件下,用电单位安全、节约地使用电能。3.2公共连接点pointofcommoncoupIing电力系统中一个以上用户的连接处。1.3电压波动vo1tagef1uctuation电压方均根值(有效值)一系列的变动或者连续的改变。1.4闪变f1icker灯光照度不稳固造成的视感。1.5谐波分量harmoniccomponent对周期性交流量进行付立叶级数分解,得到频率为基波频率大于1整数倍的分量。3.6谐波含有率harmonicratio周期性交流量中含有的第h次谐波的方均根值与基波分量的方均根之比(用分百数表示)。1.7总谐波畸变
5、率tota1harmonicdiStortion从周期性交流量中减去基波分量后所得的量的方均根值与其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之比(用分百数表示)。1.8电压不平衡vo1tageunbaIance三相电压在幅值上不一致或者相位差不是120,或者兼而有之。1.9不平衡度unba1ancefactor指三相电力系统中三相不平衡的程度。用电压、电流负序基波分量或者零序基波分量与正序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百分比表示。3. 10负序分量negative-sequencecomponent将不平衡的三相系统的电量按对称分量法分解后其负序对称系统中的分量。4. 11两票三制twoticketesandthreeruIe
6、s两票是指:工作票、操作票。三制是指: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及轮换制。4基本要求4.1 变配电4.1.1 企业应根据用电性质、用电容量,选择合理供电电压与供电方式。4.1.2 企业变配电所的位置应接近负荷中心,减少变压级数,缩短供电半径,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的选择应符合GB20052-2006的规定。各级变压器的进、出端均应按GB17167-2006规定,加装电压表、电流表、有功电能表。4.1.3 企业根据受电端至用电设备的变压级数,其总线损率分别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变年级数总线损率一级3.5%二级5.5%三级7.0%4.1.4企业受电端电压在额定电压同
7、意偏差范围内,企业用电设备的供电电压偏移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5%。4.1.5 调整企业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合理分配与平衡负荷,使企业用电均衡化,提高企业用电负荷率。根据不一致的用电情况,企业日用电负荷率应符合表2的规定。4.1.6 企业单相用电设备应均匀地接在三相网络上,降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在公共连接点按GB/T15543-2008规定对电压不平衡度进行测量与取值,企业引起该点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应小于等于1.3%,短时不超过2.6%。4.1.7 企业在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基础上,应合理使用集中、分散、就地补偿方式提高功率因数,无功补偿投切应使用自动装置,宜使用动态补偿,补偿容量配置应满足企业最大负
8、荷时的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0o表2用电状态日用电负荷率连续性生产95%三班制生产85%二班制生产60%一班制生产30%4.1.8企业应根据用电负荷的特性与变化规律,正确选择与配置变压器容量与台数,并按GB/T13462-2008的规定实施运行方式的择优,合理调整负荷,实现变压器经济运行。4.1.9 电能消耗在IOkW及以上的要紧次级用能单位与功率在IOOkW及以上的要紧用电设备,应按GB17167-2006的规定单独配置电压表、电流表、有功电能表等计量仪表,以便监测与计量用电设备运行中的有关参数。4.1.10 企业用电设备的非线性负荷产生高次谐波,引起电网电压及电流的畸变,应采取抑制高次谐波
9、的措施,达到GB/T14549-1993的要求。4.1.10.1在公共连接点按GB/T14549-1993规定对谐波进行测量与计算,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压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电网标称电压电压总谐波崎变率各次谐波日a压含有率奇次偶次0.38kV5.0%4.0%2.0%6kV4.0%W3.2%1.6%10kV35kV3.0%2.4%1.2%66kVHOkV2.0%1.6%0.8%4.1.10.2公共连接点的全部用户向该点注入的谐波电流分量(方均根值)不应超过表4中规定的同意值。表4标准电压kV基准短路容量MVA谐波次数及谐波电流同意值A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0
10、.381078623962264419211628132411129.7188.6167.86IOO43为21%142411118.5167.113616.85.3104.79.04.310IOO262013208.5156.46.85.19.34.37.93.7413.260285.42.63525015127.7125.1&83.84.13.15.62.64.72.22.51.9&61.7321.5665001613&1135.49.34.14.33.35.92.75.02.3262.0381.83.41.6I1O750129.6609.64.0683.03.2244.32.0&71.71
11、.91.52.81.32.51.24.1.11 .3同一公共连接点的每个用户向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同意值按此用户在该点的协议容量与其公共连接点的供电设备容量之比,结合表4的要求,按照GB/T14549-1993的规定进行计算分配。4.1.12 企业用电设备的冲击负荷及波动负荷,引起电网电压波动、闪变,应采取限制冲击负荷及波动负荷的技术与管理措施,达到GB/T12326-2008的要求。4.2 电能转换为机械能4. 2.1电动机类型应在满足电动机安全、起动、制动、调速等方面要求的情况下,以节能的原则来选择。4. 2.1.1恒负载连续运行,功率在25OkW及以上,宜使用同步电动机。5. 2.1.2功
12、率在20OkW及以上,宜使用高压电动机,5.1 1.3除特殊负载需要外,不宜选用直流电动机。4.2.2电动的机功率应根据负载特性与运行要求合理选择,使电动机工作在经济运行范围内。4.2.3异步电动机采取更换或者改造措施时,需经综合功率损耗与节约功率计算及起动转距、过载能力的校验后,在满足机械负荷要求的条件下,使新投入的电动机工作在经济运行范围内。4.2.4异步电动机采取调压节电措施时,需经综合功率损耗与节约功率计算及起动转距、过载能力的校验后,在满足机械负载要求的条件下,使调压的电动机工作在经济运行范围内。4.2.5对机械负载经常变化的电气传动系统,应使用调速运行的方式加以调节。调速运行方式的
13、选择,应根据系统的特点与条件,通过安全、技术、经济、运行保护等方面综合经济分析比较后确定。4.2.6在安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对异步电动机宜采取就地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达到经济运行。4.2.7对交流电气传动系统,应在满足工艺要求、生产安全与运行可靠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及技术改进,使电气传动系统中的设备、管网及负载相匹配,达到系统经济运行,提高系统电能利用率。交流电气传动的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的运行应符合GB/T13466-2006的规定。4.3电能转换为热能4.3.1电焊设备的选择应符合GB/T16667-1996的规定,电焊设备的电能利用率应符合表6的规定。应采取措施减少
14、电焊设备的空载耗电。表6焊机分类电焊设备电能利用率合格指标%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交流弧焊机N45/55直流弧焊机2502552554.3.2根据生产的需要、合理地选用相应的电加热设备。电弧炉、感应炉等电加热设备效率不低于50%,箱式炉、井式炉等连续作业的电加热设备效率应不低于40的盐浴炉等电加热设备效率不低于30%。4.3.3使用先进的电热元件,改善电炉炉壁的性能与形状,在技术与工艺条件同意的电炉中,应使用热容小,热导率低的耐火材料与保温材料。4.3.4缩小与密封热设备的开口部分或者开口处安装双层封盖等,减少热缺失。4.3.5在加热或者热处理的电炉中,要根据设备的构造、被加热物体的特性、加热或者热处理工艺的要求,改进升温曲线。4.3.6电热设备要选择合理的装炉量。对间断分散生产的加热设备,要进行专业调正,实行集中生产。在进行重复加热的工序中,应缩短工序之间的等待时间。4.3.7改革热处理工艺流程,根据产品特点,采取工艺连续化或者简化工序,提高或者降低加热温度,整体加热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