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对策.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对策大部分小班幼儿在入园后会产生分离焦虑,具体表现为哭闹不休、情绪不稳定等,在与家人分别时,幼儿的这种表现最为强烈。不同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是不同的,而面对幼儿不同的表现,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相关案例,探析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以寻找缓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一、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典型表现(-)抗拒型嘉嘉在与家长分离时会大哭大闹,如果教师走上前去拥抱和安慰他,嘉嘉会躲开,有时还会对教师又咬又踢,继而出现躺在地上、撞门等激烈行为。但如果教师放任不管,过一会儿嘉嘉就会平静下来,与其他幼儿一起愉快地玩耍。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周左右,渐渐地
2、,嘉嘉入园时的情绪越来越稳定。(二)紧张型希希每天早上都是哭着入园的,在妈妈走后,她就表现得极度害怕、紧张,会四处张望,不愿加入其他幼儿的游戏。希希会黏着每天第一个跟她说话的教师,教师去哪里她就跟到哪里,不愿意自己吃饭、如厕、睡觉,上课也坐不住,似乎只有在教师身边才能踏实下来。只要教师离开或不在她的视线范围内,希希就开始紧张起来,一看到教师就会说“你来,你来如果教师对她说我就在这里,没有走,我有事要做呢,你乖乖上课哦,她就会开始哭闹,直到教师站在她伸手能够到的地方。这种情况持续了两个月,慢慢地,希希愿意坐下来听课,教师只需站在她看得见的地方。后来,在教师的鼓励下,希希愿意自己拿勺子吃饭,也能加
3、入其他幼儿的游戏了。希希的分离焦虑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接近四个月才逐渐好转,现在她每天早上入园都是开开心心的,能专心上课,也能与其他幼儿一起玩游戏。(三)唠叨型多多很难投入活动,他很依恋家人,会一天到晚缠着教师要见家长或给家长打电话,不管是上课、睡觉还是做游戏,多多嘴巴里都一直念念有词。在教师安慰过后,多多会平静下来,但过一会儿又会说个不停,他的情绪也时好时坏,心情平复后有时又会突然哭起来。多多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在他入园前父母离婚了,多多跟着爷爷奶奶住,其实他比别的幼儿都懂事,只是特别缺乏安全感,害怕上幼儿园,以至于没来幼儿园之前就在家里开始唠叨起来。后来,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多多慢慢适
4、应并喜欢上幼儿园,还与很多幼儿都成了好朋友。(四)沉默型云云是个性格较为内向的女生,她不会主动与教师或其他幼儿接触,不会显露自己的情绪情感,也不愿意向教师表达自己的需求,教师即便主动与她交流,也只能得到简单的回应,如点头、摇头等。在幼儿园,云云表现得情绪低落、不爱参与集体活动。但在家里,云云的表现则完全相反,她活泼开朗,爱唱爱跳,是一名阳光女孩。其实,这种类型的幼儿往往内心世界比较丰富,看似对教师的关注无所谓,实则很在乎。后来,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云云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愿意接受其他幼儿的邀请,能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二、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几个因素(-)生活环境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健康的奠基时期
5、,也是幼儿心理最为脆弱的时期。在进入幼儿园后,幼儿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身边是自己不认识的人,且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变化。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幼儿难免会产生紧张、恐惧、不安等情绪。(二)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的教养方式也是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家长溺爱幼儿,平时在家里对幼儿百般呵护,包办幼儿的生活,如喂幼儿吃饭、给幼儿穿衣、帮助幼儿如厕、替幼儿收拾玩具等,导致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弱,独立性差,在幼儿园难以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活动,从而惧怕上幼儿园。有的家长过度保护幼儿,出去怕摔着,时刻牵着或抱着幼儿,甚至不允许幼儿和其他幼儿接触,让幼儿失去了许多人际交往的机会,导致幼儿的社会适
6、应能力弱,面对不熟悉的人和环境会产生紧张和不安的情绪。有的家长在幼儿入园时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在送幼儿入园时反复叮嘱,迟迟不愿离开,甚至和幼儿一样哭泣。还有的家长喜欢拿幼儿园来吓唬幼儿,如“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导致幼儿对上幼儿园产生了恐惧心理,从而在入园后出现紧张、烦躁、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三)幼儿自身的因素幼儿自身的性格特点、适应能力等也是其产生分离焦虑的重要原因,如有的幼儿性格较为内向,不愿意主动亲近教师和同伴,不愿参与各类活动,会时常想念家人,从而产生分离焦虑。此外,幼儿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也习惯了家中的生活作息,在进入幼儿园后,起床、活动、进餐、午睡等作息时间都要遵循
7、统一的安排,打乱了原有的生活作息,这对身体适应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是不小的挑战,难免会产生焦虑情绪。三、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有效措施(-)教师方面1 .进行家访,组织新生见面会。在入园前,教师可以进行家访,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等,让幼儿初步了解和熟悉自己。在家访时,教师可以给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请家长填写家长问卷,以深入、全面地了解幼儿,为后续开展家园共育奠定基础。除了家访,教师还可以组织“新生见面会,让幼儿提前熟悉班级环境、教师和同伴,以减少幼儿入园后的陌生感。2 .创设良好的环境,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教师应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和活动角,
8、给幼儿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活动材料,并根据幼儿的身高选择合适的材料柜,方便幼儿取放活动材料。例如,在“娃娃家里,教师可以放置常见的电器、桌椅、床铺等模型,在地上铺上软垫,营造温馨的活动氛围,让幼儿有家的感觉。这些设置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幼儿对新环境的陌生感,有助于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同时,在幼儿入园初期,教师要多进行户外游戏,并在户外活动区域中融入自然元素,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快乐地游戏,从而消除幼儿的紧张情绪,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3 .针对幼儿的焦虑表现,选择合适的引导方式。面对幼儿的焦虑情绪,教师要善于分析幼儿的个性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有效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对于抗拒型
9、的幼儿,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暗示性的话语,如“老师知道你现在心情不好,那你等会再过来吃东西吧没关系,老师相信你很快就好了,我在那边等你。在教师的暗示下,幼儿会逐渐平复情绪并跟随集体进行活动。对于紧张型的幼儿,教师不能一味地安抚,而应多引导其与同伴接触,通过一些游戏活动,使其融入其他幼儿的活动,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对于唠叨型的幼儿,教师可以允许其带一些熟悉的物品,帮助他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给他的杯子、毛巾等贴上可爱的标签,告诉他正确的取放方法,以消除他的陌生感。对于沉默型的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其感兴趣的话题与之交流,也可以请他帮忙做点事情,还可以引导他说出心里话,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此外,教师还要尽量
10、多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多关心、照顾幼儿,让幼儿尽快接受并信任自己,从而愿意上幼儿园。4 .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教师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告知家长幼儿在园的情况,如早上宝宝哭了一会儿就没哭了“宝宝今天自己进餐了”等,让家长放心,并鼓励家长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二)家庭方面家长可以多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幼儿多接触同龄人,从而习惯集体生活,也可以多给幼儿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趣味故事,让幼儿向往幼儿园。在入园时,家长可以与幼儿进行快乐、简短的告别。在离园接幼儿时,家长可以询问幼儿在园的情况,如有没有交到新朋友、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玩了什么游戏等,耐心倾听幼儿的讲述并适时作出合理的回应。同时,家长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独立进餐、自主如厕、自主穿脱衣物等,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此外,哭闹是幼儿入园初期最普遍、最典型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在幼儿哭闹时.,家长应坚持每天送幼儿入园,让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综上所述,小班幼儿入园哭闹、情绪不稳定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应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幼儿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