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3)14号),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在数字强省建设中的引领驱动作用,全面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数字强省建设,坚持系统观念、改革创新、数据赋能、惠民便民、整体协同、安全可控,运用数字技术对政务服务模式、机关运行流程、政府治理范式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推动实现政府决策科学精准、公共服务普惠均衡、社会治理精细智慧、政务运行协同顺畅,全面打造整体高效的数字政府,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提供强
2、有力支撑。(二)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面建成高效协同的施政履职数字化工作体系,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机关运行、政策服务等领域数字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数字政府基础底座更加坚实,实现机关办公一网协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政府决策一网支撑,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更加明显,在服务重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到2035年,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体系更加成熟完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全面引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发展,为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省提供强劲动力和有力支撑。二、全面
3、建设高效协同的施政履职数字化工作体系(-)提升经济社会调节数字化水平。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分析、投资监管、财政预算管理、数字经济治理等方面,全面提升政府经济调节数字化水平。1 .加快经济社会运行数据整合利用。加强对涉及国计民生关键数据的全链条全流程治理和应用,围绕投资、消费、工业运行、税收、财政、金融、就业和社会保障、土地要素服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水利等经济社会运行重点领域的基础数据进行分类采集、集成共享,构建经济治理数据库。建立健全经济社会治理数据指标体系,推动统计数据、行业数据、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等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支撑宏观决策。(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大数据局,责任
4、单位:省政府有关部门)2 .加强经济社会运行监测预警。持续提升财政、税收、金融、就业、工业运行、统计、审计等领域数字化监测预警水平,开发构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季度年度计量分析等分析应用模型,完善智能化监测分析体系,系统刻画分析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实现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趋势研判,助力跨周期政策设计,提升逆周期调节能力。(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统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税务局)3 .助力经济社会重大政策精准协同。强化经济社会政策统筹协调能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数字化水平,深入开展经济社会运行大数据创新应用,促进各领域经济政策有效衔接。充分运用大
5、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经济社会运行研判分析,开展政策出台效果研判,推动政策更加精准协同,充分发挥政策的集成效应。(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省政府有关部(二)提升监管执法数字化水平。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支撑构建新型监管机制,推动实现多部门、全领域联合监管常态化,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1 .推动监管精准化。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监管效能,推进全流程数字化、信息化监管。结合企业信用评价、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行业信用评价结果等,明确企业信用等级,确定差异化监管措施,提高监管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力口强重点领域全覆盖监管,在公共安全、危险化学品、生态环保、卫生健康、食品药品
6、、特种设备、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建立全省统一的重点监管清单制度,压实监管责任。2023年年底前,推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实现登记注册、行政审批、生产许可、行政处罚、投诉举报等信息应归尽归,为市场主体精准画像,建立精准靶向的监管机制,实现风险动态评估和分类监管。(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省药监局、省消防救援总队,各有关监管部门)2 .推动监管协同化。强化监管数据和行政执法信息归集共享和有效利用,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监管。加快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推动各类监管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力口强监
7、管数据与公共信用、企业信用公示等数据协同共享,强化对基层监管业务的信息化支撑。2025年年底前,基本建立集动态监测、科学分析、风险预警、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监管体系。(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各有关监管部门)3 .推动监管智能化。加强监管执法智慧化建设,打造全省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全省各级监管部门充分利用“山东通移动监管功能,在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双随机检查等监管工作中开展移动检查,提高监管执法效率,做到执法结果即时上传,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2025年年底前,在金融、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工程建设、交通运输、耕地保护
8、、城乡历史文化保护、自然资源等领域广泛应用智慧监管手段,推进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实时监管。(责任单位:省司法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大数据局、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银保监局、山东证监局,各有关监管部门)(三)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加快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着力提升社会治理各领域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快建设精准高效、智慧和谐的数字化治理体系。1 .提升社会矛盾化解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数字化应用,提高网上行政复议、网上信访、网上调解、智慧法
9、律援助等水平,拓展多元化服务渠道,构建线上线下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体系,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排查化解。实施“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建设融合发展工程,2023年年底前,初步打造标准一致、流程规范的全省统一线上平台,基本具备矛盾纠纷线上化解处置能力;2025年年底前,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牵头单位:省委政法委,责任单位:省妇联、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信访局)2 .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智能化。深化数字化手段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打击犯罪、治安联动等方面的应用,全面助力平安山东”建设。加强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建设
10、,强化智能感知设施共享应用,加快社会治安全息感知体系建设。加强公安大数据平台建设,持续强化数据资源智能分析研判,不断提高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提升基层网格感知能力。2025年年底前,平安山东”建设取得更大突破进展,社会治安智能化防控体系更加完备。(牵头单位: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3 .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整合构建全省应急救援现场空天地T本化应急通讯网络。推进化工园区、危化品管道、森林防火、防汛抗旱、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感知网络建设。提升救灾物资和救援力量保障管理能力,推进应急物资
11、和物流信息全面采集和监测。2023年年底前,全省应急管理信息化重点应用智能化取得突破。2025年年底前,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早期预警、科学决策、快速指挥、精准执法的山东特色智慧应急体系基本形成。(牵头单位:省应急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能源局)4提高基层治理精细水平。构建基层治理智能应用体系,不断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精确把握基层社会治理运行态势,推动网格事项精细化管理,及时预警风险隐患,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运行状况全时段、全方位智能监测,提升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开展智慧社区建设突破行动,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提升基层智慧治理能力。2023年年底前,
12、全省建设不少于2000个智慧社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2025年年底前,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省委政法委、省大数据局、省民政厅等有关部门)(四)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聚焦企业和群众期盼,不断满足企业和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打造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1打造泛在可及的服务体系。发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枢纽作用,迭代升级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推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业务协同和服务融合,打造以线上全程网办为主,线下专窗代收代办为辅,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政务服务通办体系。2023年年底前,以爱山东为统一服务品牌,强化网上受理、权力运行、用户评价等全流
13、程应用支撑体系,各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统一使用“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政务服务,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业务系统,实现线上线下并行提供服务、标准统一、服务同质。2025年年底前,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现全域覆盖,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更加高效便捷。(牵头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省大数据局,责任单位:省政府各部门)2 .提升智慧便捷的服务能力。深化双全双百工程,以企业和群众眼中T牛事为导向,推出新生儿出生灵活就业公民婚育扶残助困企业职工退休,以及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获得水电气暖信、纳税、不动产登记等数字化应用,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2023年年底前,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通过迭
14、代和新增的方式,实现高频主题集成服务全覆盖。2025年年底前,各地集成化办理事项范围和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涉及的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事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办好。(牵头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省大数据局,责任单位:省政府各部门)3 .提供优质便利的涉企服务。探索简化审批新途径,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2023年年底前,优化企业用户空间,完善“一企一档功能,推动政策精准匹配、快速直达、一键兑现。围绕企业开办、经营、投资、清算退出等全生命周期,持续推动企业常用证照证明电子化应用。2025年年底前,企业免证办事一码通行成为常态,免申即享精
15、准服务”全面推开,数字赋能利企水平全面提升。(牵头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责任单位:省政府各部门)4 .拓展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提升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服务能力。建设全省T本化居民码服务体系,整体关联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实现一人一码。推动各级政府网站、政务服务平台进行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各类政务服务场所采取传统服务和智能化服务并行方式,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贴心暖心的便利服务。2023年年底前,围绕个人出生、教育、就业、就医、养老等全生命周期社会化场景与领域,实现民生服务办事一码通行。2025年年底前,建立健全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合理布
16、局线下政务服务网点,实现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至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不断提升公平普惠的政务服务水平。(牵头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省大数据局,责任单位:省政府各部门)(五)提升生态环保数字化水平。全面推进生态环保数字化转型,增强生态环保监测监管、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风险预警,提升生态环保和自然资源保障的数字化协同治理水平。1 .推动生态环保协同治理。聚焦生态环境监测治理,构建全域感知、精准监管、高效协同的生态治理体系。优化完善全省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打造大数据综合分析应用场景,提升水、气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的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控能力。2023年年底前,建设完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强化大气、水、土壤、自然生态、核与辐射、气候变化等数据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升环境状况综合研判、环境污染问题追因溯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