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一、选择题1.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于(单选题*A.1933年B.1934年C.1935年D.1936年答案解析:本题考杳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概述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起源、发展与前景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起源与兴起。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刚刚萌芽的心理卫生工作就陷入了停滞。2.在心理辅导中,最为常用的工具是(单选题*A.语言B绘画C.音乐D.沙盘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概述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内涵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以语言为基本工作方式的助人活动,在心理辅导中,语言是最为常
2、用的工具。3.2012年,教育部专门针对中浮颁布了(),标志着我国心理卫生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B.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答案解析:2012年,教育部专门针对中小学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标志着我国心理卫生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是我国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者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其明确规定了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工作者的职责范围,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加强
3、国民营养计划和心理健康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质。4抑郁病人的思维内容的特征是()单选题*A.无力感B.兴奋感C.失落感VD.控制感答案解析:在抑郁发作期间常见的表现有:抑有PO境,即某种程度上的不快,从轻度的抑郁到极度的无助感;快感缺失,即丧失兴趣和乐趣;食欲紊乱,食欲和体重的异常增减都可能是症状的表现;睡眠紊乱,即早醒、入睡困难或睡眠过多等症状;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即说话、动作反应迟缓、犹豫,或是完全相反的不知疲倦、动来动去;精力减退、无价值感或内疚感;思维困难;产生死亡或自杀的想法等。5.游
4、戏上瘾的学生,明知沉迷游戏不好,但又无法放弃游戏带来的快感,属于(I单选题*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答案解析:趋避冲突是指T牛事情有利有弊,到底要不要去做,让人难以抉择,例如游戏上瘾的学生,明知沉迷游戏不好,但又无法放弃游戏带来的快感。双趋冲突是指当两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力,但无法二者兼得时,个体会因为难以抉择陷入困境,例如,鱼和能掌不能兼得;双避冲突是指当两件事都有排斥力,都想要尽力避免,但是却不得不选择一项,例如学生不希望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但是又不愿意付出努力去学习,也会带来内心冲突矛盾;双重趋避冲突是指两个目标都各有利弊,选择过程中难以下定决心,例如学生在高考选择报
5、考学校和专业时,就容易因为不同选择背后复杂的利弊关系而纠结、矛盾。6 .不属于精神分析学说所谈到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是(单选题*A.合理化B升华C.打断D.幽默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因素。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流派的一个基本概念,防御机制是每个人应付压力事件,维护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常见的防御机制主要有:退缩、否认、理想化、投射、退行、躯体化、压抑、情感隔离、反向形成、合理化、升华、幽默等等。7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单选题*A.能力、气质、性格8 .能力、兴趣、性格C.能力、动机、性格D.情感、气质、性格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一心理
6、因素。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个体能力的差异让人在心理调节和解决问题上有不同的表现。8 .心理健康包括个体的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其中内部协调可以简单理解为(单选题*A.快乐原则9 .道德原则C现实原则D.社会原则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包括个体的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两个方面,内部协调可以简单理解为“快乐原则。外部适应可以理解为“现实原则。10 以下不属于病与非病三原则的是(1单选题*A.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B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C.情绪相对稳定性原则D.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统一原则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心理健
7、康的标准。病与非病三原则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统一原则、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情绪相对稳定性原则不属于病与非病三原则。11 .学校心理辅导还需要针对全体学生共同的成长课题给予指导,这是遵循了(单选题*A.整体性原则12 发展性原则C主体性原则D客体性原则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发展性原则指的是学校心理辅导应在兼顾少数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学生的心理辅导的同时针对全体学生共同的成长课题给予指导。11.学校心理辅导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是(单选题*A.开设心理辅导课B.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C.个别辅导D.小组辅导答案解析:针对个别学生而展开个别心理
8、辅导是心理辅导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一般是通过建立心理辅导室、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等形式予以具体实施。12.学校心理辅导中巩固与结束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巩固效果,另一项是(单选题*A.指导帮助B.达成共识C.回顾总结D.追踪答案解析:巩固效果是巩固已经取得的辅导效果,是结束辅导之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具体工作包括回顾辅导目标、探讨关于心理辅导结束的话题。追踪是指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必须要对被辅导者进行追踪。追踪一般是在辅导结束后的数月至一年时间内进行。13.以下不属于学校心理辅导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的是(单选题*A.补偿功能B.指导功能C调节功能D.协调功能答案解析:学校心理辅导对学校
9、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补偿功能:观念补偿、方法补偿、内容#偿;1导功能:学校心理辅导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客观基础;学校心理辅导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调节功能:学校心理辅导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意义障碍;学校心理辅导有利于帮助学生矫正心理问题。14 .系统脱敏法是下列哪种心理辅导方法常用的技术?()单选题*A.精神分析法B彳亍为转变法VC.个人中心法D.认知重建法15 .以下情境中属于分化的是(1单选题*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B杯弓蛇影C.能正确叫出双胞胎各自的名字D.把中国人民银行看成中国人民很行”答案解析:能对相似性对事物(双胞胎)做出差异性对
10、反应(叫出各自对名字I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分不清蛇和井绳,对相似对事物做出了同样对反应;同样,B是分不清墙上挂对弓箭蛇,所以都感到害怕,仍是泛化;D对相似对汉子银行和很行分不清楚,所以以上三个选项都属于泛化。16 .理性情绪行为辅导法的创始人是(单选题*A.罗杰斯17 艾利斯C.韦斯勒D.笛卡尔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性情绪行为辅导法的创始人。理性情绪行为辅导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阿尔伯特艾利斯在美国创立的,它是认知心理辅导法中的一种。17在情绪ABC理论中,B指的是(单选题*A诱发性事件B个体的情绪C对事件的看法VD个体的行为反应答案解析: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e
11、vents),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1iefs),C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是A引起了C,但理性情绪行为治疗不这样看。ABC理论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18 .不属于不合理信念的特征的是(单选题*A.绝对化的要求B.过分概括化C强迫性行为VD.糟糕至极答案解析:不合理信念都包含有这样几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腐舌化?口糟糕至极。19 .以人为中心的辅导法的
12、辅导目标大约可分为两类,一是(),二是问题解决型目标单选题*A行为矫正型目标B克服障碍型目标C寻求发展型目标D人格成长型目标V答案解析:以人为中心的辅导法的辅导目标大约可分为两类:(1)人格成长型目标。(2)问题解决型目标。20 .在1902年提出镜像自我概念的是(1单选题*A.罗杰斯B.米德C库利D.詹姆斯答案解析:库利承袭了詹姆斯的经典自我理论,重点关注社会互动对自我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并于1902年提出了镜像自我的概念,即我们在他人眼中所看到的自我。罗杰斯在1951年对自我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个体现象场中与自身有关的所有内容都是自我概念,甚至个体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缔口客体自身的协调方式也在
13、自我概念的内涵之中;米德对詹姆斯的社会自我和库利的镜像自我进行了很好的理解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于1903年提出了自我源于社会互动;詹姆斯开创了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自我问题的先河,在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一书中,詹姆斯认为自我包括主体我和客体我。21.1890年,()开创了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自我问题的先河。单选题*A.罗杰斯B.米德C库利D.詹姆斯答案解析:1890年,詹姆斯开创了从科学D理学的角度来阐述自我问题的先河,在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一书中,詹姆斯认为自我包括主体我和客体我。22.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是(1单选题*A.罗杰斯B.米德C库利D.詹姆斯答案解析: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米德对詹姆
14、斯的社会自我和库利的镜像自我进行了很好的理解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于1903年提出:自我源于社会互动,社会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有意义的符号,符号化构成客体,符号化的结果就是自我。23.()提出了与真实自我相对应的概念理想自我,并指出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矛盾即自我矛盾,是引发焦虑的关键。单选题*A.罗杰斯B.米德C库利D.詹姆斯24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2岁-3岁的儿童所处的阶段属于(单选题*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主感对羞耻感VD.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答案解析: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18个月到3岁这一阶段人格发展的主要矛盾为自主对羞怯与怀疑。此阶段任务为培养自主
15、感,克服羞怯与怀疑,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25.()提出了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独立地习得了两套行为系统,一套用来适应家庭内部的生活,一套用来适应家庭环境之外的生活。单选题*A.詹姆斯B.米尔斯C库利D.哈瑞斯26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单选题*A.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B.上下关系和水平关系C.直关系和横向关系D.横向关系和水平关系答案解析:哈吐普将儿童与他人的关系划分为水平关系与垂直关系。(1)水平关系是指和自己同样拥有社会权利的同伴关系,这种关系的性质是互惠平等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儿童获得相关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