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卫生健康局2023年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卫生健康局2023年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县卫生健康局2023年工作情况的汇报一、2023工作开展情况1疫情防控坚决有力。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着力构建公共卫生体系和健康屏障。持续提升核酸检测、六点溯源、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应接尽接能力,目前,我县拥有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实验室2家,核酸日最大检测量达到4400余份。组建12支县级应急处置机动队伍和25支流调机动队伍。拥有100个房间的XX隔离点运转有序,100张床位的人民医院隔离病区建设顺利推进,预计年底有望竣工。完成新冠疫苗接种60余万剂次,继续保持疫情“零新增,零感染,零病例”。2 .健康XX行动加快推进。调整充实健康XX行动推进委员会,扎实推进15项专项行动。组织县
2、直机关万名干部开展“万步有约”健走活动,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完成省级文明城市程度指数测评迎接工作。3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关于加大财政投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重点环节的改革要求。积极探索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完成县人民医院与18家建制乡镇卫生院远程诊疗室端对接,投资12亿元的县乡医共体建设已立项,城乡医疗同质化格局初步形成。4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有序开展。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医院评审,成为全市3家县级三级医院之一,新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目前,我县已拥有省级重点学科建设1个,市级重点学科建设
3、13个。5 .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区创建进展顺利。完成18个建制乡镇中医能力提升工程,实现建制乡镇中医建设有场地,有设施、有人员,有服务,县中医院率先在全市启动中医“日间病房”建设,县人民医院完成50张床位的中医科建设,投资2.1亿元县第一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已立项准备实施,6 .重点民生实事按序时进度推进。截至9月30日,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完成1627人,完成率108%;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完成16538人,完成率110%;农村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完成5501人,完成率10.06虬高质量发展指标个人卫生支出占总费用比重为25.75%,位居全市前四。8 .党的建设不断夯实。在全
4、县开展清廉医院建设,有效缓解“停车难、看病难、住院难、接种难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全面规范药品、耗材、设备采购和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二、2023年工作打算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将党建和业务同部署同研究同安排。领导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切实抓好分管领域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开展清廉医院建设,推进行业行风持续改善。深入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医疗质量安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底线工作。2 .加快提升医疗救治能力。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力培养特别是重症、呼吸、急诊学科人才。扩大医
5、学类大中专生招聘。鼓励退休医务人员返聘上岗。医疗机构可适当发放相应报酬,鼓励返乡医学类学生投入基层医疗救治,。二是加快线上诊疗建设。利用各类医疗机构公众号,公布副高以上专家手机号码,实行24小时专家线上诊疗。利用乡镇卫生院远程诊疗室与人民医院端口对接的优势。实现乡镇、县城同质化治疗。三是坚持项目优先。尽快完成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建设,启动定点医院亚医院建设,着力增加重症床位建设。四是规范发热门诊建设,严防院感。四是部门联动加强药品配备。财政、工信、市场、医保、卫健部门要加强部门联动,建立药品监管机制,加强应急药品的配备,尤其是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药品的配备。同时,尽快配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必要的医
6、疗设备,如血氧仪等。3 .加快推进健康XX行动。加快推进15项专项行动,深化健康科普宣传,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策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全面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抓好XX、XX、XX等国家卫生县城周期性复审,以及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和我市病媒生物单项达标周期性复查。4 .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大湘西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抓好XX县、XX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全市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推进疾控体系改革、计划生育协会改革。5 .扎实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以创建XX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为抓手,推进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中医全科人才培养,夯实基层中医基础,巩固和拓展基层中医能力建设全覆盖建设成果。6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在已清理11个市级涉计划生育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相关文件和规定。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大公办托育机构建设力度,确保年度托位数完成省任务。加强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能力及儿科建设,落实三级预防措施,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落实生育登记制度,做好生育咨询指导,推进新生儿出生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