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中的德政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尚书中的德政思想.docx(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尚书中的德政思想一是畏天恤民。统治者只有“敬德”“顺德”“行德”,才能“自作元命,配享在下”。以周公为代表的周人面对夏殷失德无道的历史教训,明白天命的承受取决于民心,“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民心即天心,天既有自然属性,也有人格属性,违背了民意就是违背了天意。皋陶谟讲:上天的视听善恶与民众一样,“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上天按照人民的需求来行事,“天命”被赋予了道德内涵和社会伦理属性,民心向背决定了天命所归。二是政在养民。民心归向和人民支持往往是朝代兴亡的决定因素,不论是“视民利用迁”,还是“惟民之承保“,抑或是“用康保民”“保惠于庶民”,其核心还是和历代先王一样爱民保民,得天庇佑、永固基业。统治者要体味民众苦厄,“以庶邦惟正之供”,轻徭薄赋、节制奢欲,最终给百姓以安宁。把德与利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养民”的核心就是利民,只有顺乎民意而为,才能无为而无不为。三是协和万邦。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与理想状态。尚书追求协和万邦、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皋陶谟首句由皋陶提出“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的命题,尧典中指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通过推行大德,由家族和睦实现社会和睦,由社会和睦再协调万邦诸侯,形成“差序格局”和谐一体的地缘关系和政治秩序,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包容性、开放性和融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