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782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纲要六年级信息技术学校名称:流井小学设计教师:于秀满课程名称: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适用年级:六年级教学课时:17课时日期:2021年9月【课程背景】1 .教材分析本套教材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渗透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精心选取最实用、最前沿的内容,尽力克服以往“偏软、偏微软”的弊端,合理拓展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内涵。第二、注重创设高度真实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掌握实用的、易迁移的知识与技能。第三、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力求通过任务需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学习。第四、

2、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以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第五、注重对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虽然在家接触电脑较少,但有的孩子玩游戏非常好,而且有的孩子开始进入网吧,同时他们学习兴趣很高,都渴望学到很多信息技术知识。为此,这学期,教师要加强电脑知识的教学,大力提高教学质量。【课程目标】六年级学生学习计算机三年了,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是比较狭窄,对于window

3、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引导对硬件组装和编程思想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开源硬件的组成,掌握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的组装;掌握Arduino积木式编程。掌握python基本命令的格式及作用。了解什么是过程,掌握过程的载入、编辑以及修改的方法。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掌握算法常见的描述方法。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4、。了解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内容】六年级上册教材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总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走进开源时代,共7课,通过学习Arduino编程相关的知识,掌握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的组装,掌握Arduino积木

5、式编程操作技能;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Python编程入门,共12课,通过学习Python的编程,让学生掌握由积木式编程到代码编写的转变,能够使用简单的编程语法,了解变量、操作符、input。语句等知识。第三单元是初识物联网。了解物联网的含义及其作用,掌握物联网常见的控制器、传感器及其连接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共3课时。项目实施内容课时安排第一单元第1课救援车动起来1课时第2课警报灯闪起来1课时第3课智能灯亮起来1课时第4课救援车巧避障1课时第5课倒车雷达显身手1课时第6课智能风扇转起来1课时第7课救援车我做主1课时过程性检测知识系统梳理及检测1课时第二单元第8课初识Python1课时第9

6、课Python的四则运算1课时第10课面积是多少1课时第11课神奇的for循环1课时第12课猜数字小游戏1课时过程性检测知识系统梳理及检测1课时第三单元第13课功能强大的物联网1课时第14课时点亮一盏灯1课时期末考试知识系统梳理及期末检测1课时【课程实施】1.课堂教学建议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方法,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转变师生角色,突出主动创新。(2)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3)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科学设计和运用教学模式。主要教学模式:讲解演示练习式教学

7、法是当前最主要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蓬勃兴起;主题式、研究式、探索式、协作式学习正在探索之中。(4)突出信息处理与交流的主线,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价值的理解。(5)注重培养学生对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6)正确处理基本操作技能、获取信息与游戏关系。避免出现游戏课、自由课和放羊课的不良局面。2、教学设计理念信息技术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不宜学科化太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也是一门培训性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一些最基本的信息素养等。结合我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几下几点:(1)学习环境的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8、,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也就是说,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学习环境的创设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在“硬环境”上,首先要把计算机房做成一个小型的局域网,教师机上要安装网络教室管理软件,便于教师控制和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把“广播教学”变为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在“软环境”上,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要为“技术”找个“载体”,为学生创设一个“练兵”的机会,促成学生对知识真正有意义的建构。(2)任务驱动式教学“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

9、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任务”,而且这“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改变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网络的搜索引擎时,可让学生做一个导游,把自己最喜欢的旅游景点介绍给别人,也可以小组

10、合作做一个关于家乡的专题报告。(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还不是一个专业,也不是一种理论课程,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所以“应当提倡学以致用“,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习者的兴趣,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伴随着问题的产生与研究的不断深入

11、,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不可能预先准备,甚至对学习者来说会十分陌生。为了尽快的解决问题,就需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尽快搜寻与问题解决相关的信息。事实上,学生在信息资源的拥有上非常有限,必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支撑。所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提供了保障,研究性学习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搭建了舞台。那我们又如何来进行整合呢?一方面,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指导小组中安排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的信息技术顾问。当学生在开展活动中有技术需求时,可以进行信息技术的专题培训。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上设计了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应用技术来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主题可以来源于各学科的课程中与

12、生活中。主题可以来源于各学科的课程中与生活中。主题化教学是一种在学习资源环境下的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的主题活动中,缺少知识性资源,教师比较难达成因材施教的目标,很难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很难应用技术进行表达与学习。为此,可以制作一些主题学习活动网站,以此为学习阵地,让信息技术课的技术性和文化性相结合,在信息技术课中构建一种学习实践的环境。【课程评价】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应】绕信息技术课程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标准评价学习情况。一方面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水

13、平,并在评价改革的理念、方法和体制等方面继续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客观性、激励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要以学生已有的发展为评价基础。要注意体现评价对教学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在发挥教师在评价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性。(1)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内容要体现科学性,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能力的考查。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通过作品展示、参加竞赛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要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创新发展,要有利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2)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可以在单机、局域网或互联网上进行,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自身的帮助系统或互联网上寻求帮助,可以用多媒体电子作品等形式作为评价依据。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3)评价的全程化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应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而不是在学习过程结束之后再进行。教师应在课堂上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的指导性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