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歌鉴赏.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歌鉴赏凤凰台上风凰游,凤风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心潮澎湃,诗兴大发。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心头。尽管如此,李白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也没有忘记黄鹤楼这首诗。所以天宝六载(747)李白到达金陵,登临凤凰台时,用崔颗诗的韵写下了这首诗。此诗虽不及崔颖的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心潮澎湃,诗兴大发。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心头。尽管如此,李白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也没有忘记黄鹤楼这首诗。所以天宝六载(747)李白到达
2、金陵,登临凤凰台时,用崔颗诗的韵写下了这首诗。此诗虽不及崔颍的黄鹤楼诗那么著名,但其额联、颈联亦为千古名句鹤楼诗那么著名,但其额联、颈联亦为千古名句。金陵为六朝古都。诗人写登台所见,赞美长江两岸的壮美风光,感叹大自然的永恒和社会人事的迅速变迁,并由历史兴衰之叹,引出对浮云遮蔽日月,国事日非的忧虑。全诗将社会与自然,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首联两句借凤凰台的传说写意,并点明题目。凤去台空象征六朝繁华已成过眼烟云,一去不复返了,而今只有长江水依然不停地流着。诗人着意突出人事之变,与自然界的永恒形成鲜明对比。额联便是人事巨变的具体化。诗人借事抒
3、情:昔日吴国巍峨的宫殿,葱郁的园圃,已经一片荒芜;东晋声势显赫、炙手可热的世家贵族也已进入坟墓,成了一杯黄土。言外之意是说沉湎于豪奢生活的帝王,热衷于权势利禄的豪门,得意一时,不过是历史上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过客。颈联承江自流而来,由凭吊历史遗迹而转向欣赏自然,借景抒情写意:三山矗立,被云遮雾挡,若隐若现,仅见似乎失落在天际的山尖;白鹭洲清晰可见,卧于长江之中,将江水分为两道。这两句写景气势磅礴、构思巧妙,对仗精工,佳句天成。耳古长存的自然景色,观照着历史的兴衰、人事的更迭。由此诗人想到现实,感叹浮云总是遮蔽日月,使人不能见到长安,因而内心沉痛忧郁。尾联运用象征手法抒情,以浮云蔽日象征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围,贤能之士报国无门,表达对时事的忧虑。以不见长安表示远离京城,不得进见之意,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