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草 教学目的要求:.docx
《23 草 教学目的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 草 教学目的要求:.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3草教学目的要求:23草教学目的要求:1 .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能说出“离离、发、荣、尽等词的意思。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全诗的意思,知道野草的生命力很强。3 .在理解全诗的根底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背诵和默写。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使学生知道野草的生命力很强,野火是不能把它烧光的。教学思路:1 .初读全诗,理解全诗的意思。可分四步进行:(1)整体感知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使学生对全诗有个初步的印象。(2)理解诗句意思。要先弄懂诗句中的词,再理解句子意思。(3)理解全诗的意思。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根底上,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练习讲出来。(4)复习稳固。通过师生共同
2、表演小品的形式寓教于乐,复习稳固所学知识。2 .指导朗读、背诵;指导书写,完成课后作业。可分四步进行:(1)复习生字新词。(2)指导朗读背诵。(3)指导书写田字格生字。(4)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学资料:本课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四句。该诗的后四句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作于贞元3年(公元787年),当时作者才16岁,是应考的习作。据说,作者这年从江南入京赶考,他先去拜见当时的名士顾况。顾见他年轻,就拿他的名字开了一个玩笑,说:“京城的米价很贵,在这里居住不太容易啊!后读到这首诗,大为称赞,说:“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在京城居住并不难呀!教学时间
3、: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出示实物草。2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写小草的古诗,板书课题。3 .齐读课题。4 .简单介绍:?草?是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二、初步感知全诗。1范读全诗。要求:注意听准生字字音。5 .自读诗句。要求:一目双行,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6 .抽读生字卡片。“离、烧、尽、荣7 .指名读诗,注意纠正不正确读音。三、理解诗句意思。1理解第一句:“离离原上草。(1)指名读第一句。(板书诗句)(2)用“原组词,课文中的“原应该取哪一种意思?(草原)“原上草指的哪儿的草?(3)老师画一幅茂盛的草图,草原上的野草长得怎么样?“离离是什么意思?(很茂盛的样子)(4)请
4、学生说第一句诗的意思?(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5)指导朗读第一句:“离离/原上/草。2 .理解第二句:“一岁一枯荣(1)指名读第二句。(板书诗句)(2)你有几岁?过一年你又几岁了?一年长几岁?所以岁指什么?(指“年)一岁又指什么?(一年)(3)画四幅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形状的图,请学生到台上来,把“枯、荣分别贴在图下,理解“枯、荣的意思。(枯指枯萎、荣指茂盛)(4)指名说第二句意思?(草一年里要枯萎一次,长茂盛一次)(5)指导朗读第二句:“一岁/一枯/荣。3 .理解第三句:“野火烧不尽。(1)指名读第三句。(板书诗句)(2)野火指什么火?(荒野上的火)尽是什么意思?(完)(3)指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3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 目的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