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景区 如何实现景上添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遗+景区 如何实现景上添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非遗+景区如何实现景上添花?汴绣、蜀锦、烙画,用一双巧手呈现精彩万千,陕北民歌、河南坠子、邹鲁礼乐,在一方舞台演绎人间百态。2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对本地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梳理,遴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并向社会公布,为旅游发展提供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知明确,未来将设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培育一批满足游客需求、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旅游线路。我国已公布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
2、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公布了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五批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57项国家级项目分为十大门类,在这其中,国家级项目数量最多的是传统技艺类,有287项;其次是传统音乐类,有189项;数量最少的是传统医药类,共23项。如何将这些非遗项目和旅游景区结合起来?这么多的门类,都能和景区融合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表示,各地结合非遗门类特点找到与旅游融合的契合点,深入挖掘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价值及内涵,对传统表演等非遗项目依据游客需求进行开发,通过展演开发旅游产品等提高游客参与性,以实现非遗与旅游景区的融合发展。为何
3、要设立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通知提到,将建立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为什么要设立目录?怎么才能入选这个目录?胡雁表示,建立目录是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基础,在设立推荐目录时,要把握非遗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的规律特点,遴选体现传统文化且被民众认可的非遗项目。如何确保为游客带来高质量的体验?事实上,在景区里看到非遗表演已经不算新鲜事儿。比如春节期间在浙江台州,长度近200米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田板龙在台州临海的古城墙上舞动,场面十分壮观。大田板龙作始于清代,逢年过节之时支起龙身,仰起龙头,穿梭在城市乡间,作为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也吸引了不少游客。自贡灯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今年春节期间,在四川自贡市的中华彩灯大世界举行的自贡灯会,汇集了京派、徽派、苏派等八大地方春节民俗,融入了古典名著、神话故事等题材内容,吸引了不少游客2023年春节期间,像这样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各地开展了超过1.2万场。在具体实施中,如何保证非遗与旅游景区融合的质量,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此外,通知中还提到要设立国家级非遗体验基地,建设一批国家级非遗特色景区,目前有何初步规划?胡雁表示,要拓展游客学习非遗途径,促进非遗传承传播,建立非遗体验基地,面向旅客提供旅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