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疏浚工程环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淤疏浚工程环评报告.docx(7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
2、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清淤疏浚工程(第二通道桥-出海口段)建设单位中心法定代表陈庭锐联系人徐坤通讯地址三亚市新风街42号市水务局水利大厦联系电话1500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三亚市第二通道桥以下河段至大茅水出海口水域立项审批部门三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三发改农经2023116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口技改口行业类别及代码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E4822)占地面积(平方米)228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962
3、.01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5.10%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3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大茅水位于三亚市中部,发源于吉阳区北部山区,由北向南流经甘什岭森林公园、吉阳区等地,于榆林湾注入南海,总流域面积117k?,平均比降2.61%。大茅水流域地势北高南低,大部分地区海拔几十米至300m之间,最高海拔611.5m。大茅水流域东部、西部与北部为中低山环绕,中部为北东向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南部以低丘为主,间有山间小盆地。大茅水土壤类型有砖红壤、燥红壤和潮泥土及滨海砂土、非地带性水稻土等。河道两岸植被覆盖良好。随着三亚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快速发展,第
4、二通道桥以下淤积严重,极大地影响河道的防洪安全,影响河道及河口的通航安全,水体无法正常交换,水域污染严重。地区海岸线破坏严重、市政基础设施落后、建筑杂乱无章、居住环境较差,降低了城市生活的品质,与城市发展格格不入。并且大茅水浅滩不断发育,水域河道淤积较严重,导致潮汐通道内水流补偿,降低了河道水体与外海水体的交换能力。地区水陆域建筑零星分布,河道内存在较多污染底泥。为此,中心投资建设清淤疏浚工程。通过清淤疏浚工程项目的实施,增加河道河床深度,提高防洪能力;提高河口纳潮量及水体交换能力,改善大茅水河口水体水质;增加河道及河口水深;改善纳潮量、提高水交换能力、改善水体水质、提升生态环境、提升防台避风
5、应急抢险能,确保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人民群众对优良生态环境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该项目的实施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9月1日实施,2018年4月28日修订),本项目属于“四十六、水利”中的“145河湖整治”,项目不涉及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应编制报告表。为次,建设单位委托海南绿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清淤疏浚工程(第二通道桥出海口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收集资料、深入现场踏勘、了解
6、环境概况,并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编制规范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二、项目建设必要性(1)清淤疏浚工程(第二通道桥出海口段)是提高河道防洪、过洪能力,提高河口纳潮量,改善河道及河口水体交换能力的需要。清淤对河道的行洪断面有一定的增加,汛期可增加河道的过洪量,对提高河道的防洪、过洪起到一定有效的作用。大茅水河口属典型的潟湖型潮汐汉道河口,有利的海岸地貌组合与海洋动力环境使其长期以来一直保持微弱淤积状态。天然情况下,大茅水口淤积速率约为140.18mma;近百年来淤积速率约为0.181.24cma;近期,受人类活动影响淤积速度加快,河口淤积速率在10cma左右。大茅水
7、河口原始潟湖水域总面积为约460万m2,纳潮量为约547万m3。现状大茅水河口区纳潮水域面积259万m2,纳潮量为308万rA现有的纳潮量比原始纳潮量减少了一半。目前大茅水口潮汐通道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但是,如果纳潮量进一步减少,潮汐通道将失去稳定,淤积加重。清淤疏浚工程是提高纳潮量、改善水体交换能力的需要。(2)清淤疏浚工程(第二通道桥出海口段)是改善及河口水质,提升大茅水及出海口生态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第二通道桥以下水域河道淤积较严重,河口水体水质较差,生态环境已经对周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整治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增
8、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的紧迫任务。(3)清淤疏浚工程(第二通道桥出海口段)是改善大茅水及河口船舶避风条件,提升防台避风应急抢险能力建设的需要。大茅水比邻三亚湾、,位于沿海,经常会遭遇台风,大茅水入海口榆林港为军用港口,但遭遇台风天气时,可临时用于渔船等船舶回港避风,通过清淤疏浚工程(第二通道桥-出海口段)的实施,有利于提升防台避风应急抢险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清淤疏浚工程(第二通道桥-出海口段)是贯彻海南省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的重要举措。海南省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到2018年,治理范围内城镇河段消除劣V类水体、力争达到IV类及以上水质,内湖消
9、除劣V类水体,实现城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全省城镇内河(湖)水环境质量总体明显改善。通过本期清淤疏浚工程(第二通道桥-出海口段),并结合后期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及河口水质,改善水环境总体质量。(5)清淤疏浚工程(第二通道桥-出海口段)是落实三亚市双修双城,实现城市长远和健康发展的需要。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新时期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方法,三亚作为全国双修双城的试点城市,经过二年多的规划建设管理实践,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清淤疏浚工程(第二通道桥出海口段)是落实三亚双修双城实践理念的又一示范性工程,将为三亚创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提
10、供支撑。三、项目概况1、建设地址本项目拟选址于第二通道桥以下河段至大茅水出海口水域,起点坐标E109.577948o,N18.269578,终点坐标坐标E109.571865o,N18.249466。(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2、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1)清淤疏浚范围清淤疏浚范围为第二通道桥下游至出海口段水域,依据实测地形图及地质勘察专题报告,确定清淤疏浚主要包括两块区域,总清淤疏浚面积为22.80万n?。受潮汐作用,该水域在潮汐通道和河道狭窄处水深条件较好,其余均存在一定范围的淤积现象。第二通道桥以下水域,水深约1.03.0m0水域淤积最严重,主航道现状河底高程为1.26-0.57m,两岸码头
11、现状河底高程为1.903.88m三亚大茅水水域淤积最严重,近岸侧水深仅为-0.51.0m,河岸右侧已淤积成一面积约1980011?的浅滩,河口处已淤积成三处面积约106700m2的浅滩,中心高程0.1m左右。结合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求,公路桥面上下游20m范围为桥梁保护范围,清淤疏浚应避开此区域。所以清淤范围的上游边界由桥面下游边线调整为向下游偏移20m。由此,清淤疏浚范围为第二通道桥下游至大茅水出海口水域,清淤总长2.51km。清淤疏浚总面积为22.80万m2,清淤疏浚总工程量为35.03万m3,清淤主河床宽10108m。清淤疏浚范围示意图详见附图20(2)清淤疏浚底高程根据勘察资料,白水桥向
12、下游范围内,主航道砂混淤泥分布底高程相对较为平缓,根据海南中科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出具的综合治理工程底泥检测报告中显示,清淤疏浚河段范围的底泥厚度在0.6至1.05m左右,当清淤疏浚至1.05m,能大面积清除污染的砂混淤泥层,有效减少大茅水河道底泥污染,改善河口水质。因此,本期第二通道桥以下清淤疏浚底高程控制在1.05m。(3)清淤疏浚断面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疏浚土为砂混淤泥和淤泥质粘土,砂混淤泥和淤泥质粘土属于软塑淤泥,属于II类土,依据规范水下边坡建议采用150,不大于1:40结合附近水域多次疏浚清淤的经验,水下边坡取综合考虑防洪要求、未来区域发展、大茅水洪水特征、底泥对水质的影响工程经济性,
13、对河道规划桩号17+35119+860河道底泥进行挖除,同时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第二通道桥(17+351)以下主槽底高程统一为-1.05m。河道主槽清淤疏浚底宽10m-108m:河道桩号17+351-18+264河道现状较为平坦,滩槽不明显,故对全断面进行清淤疏浚,清淤疏浚底宽由IOm向85m过渡;河道桩号18+264-19+860清淤疏浚底宽由85m向108m过渡;由于左右两岸受红树林分布及河岸现状防潮堤限制,清淤疏浚范围应避让红树林,河道疏浚工作要与河岸至少保留IOm以上的安全距离。河道主槽清淤疏浚边坡坡比两岸受红树林分布限制,河道桩号17+35118+165左右清淤疏浚边坡坡比为1:3,
14、18+16519+360左右清淤疏浚边坡坡比为1:5,19+36019860左右清淤疏浚边坡坡比为1:7。计算断面示意图详见图1-1。3、疏浚组织设计本项目采用抓斗船清淤驳船运输的清淤方案。抓斗挖泥船属机械式挖泥船,在它的船体上安装有一台进行水下泥沙挖掘和抓取的旋转式吊机。运用悬吊在吊机钢缆上的抓斗,并依靠其自身的重力作用,张开抓斗放入水中一定深度,通过斗齿切入泥层和闭合抓斗,来挖掘和抓取泥沙。然后,通过操纵船上的旋转式起重吊机,将装满泥沙的抓斗提升出水面一定高度,回旋至靠泊在挖泥船舷旁的泥驳上方,开启抓斗,将挖掘的泥沙直接卸入泥驳,卸空后的抓斗,再通过旋转式吊机的回旋,返回至挖泥处,进行下一
15、轮的挖泥作业,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作业。其具体的作业流程为:平面定位一下斗深度确定一下斗开挖一提升旋转一装驳-T挖深符合要求后移船到下一位置开挖。表1-1主要清淤设备表序号机械名称机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抓斗清淤船4.0m3艘62反铲挖泥船2.0m3艘13开底泥驳500m3艘144自卸汽车15t辆105拖轮720kW艘76锚艇175kW台37反铲挖掘机2.Om3台14、项目施工占地(1)项目占地本项目无永久占地,临时占地143.46亩。(2)施工场地布置及选址合理性1)施工营地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租用附近民房用于居住。2)临时堆土场本项目设置一处临时堆土场,位于大茅水东侧,其所在地地势平坦,为废弃的晒盐场。由于周边住宅区较为密集,因此疏浚期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临时堆土场要远离人员密集区和生态敏感区,做好土方隔档、遮蔽措施,及时清运,避免扬尘污染和水土流失,施工完成时加大绿化投入,增加人工植被。3)弃土场本项目设置弃土场用于受纳淤泥。该弃土场位于大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