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2253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doc(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摘要: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器件,与传统物理电容器相比较明显地提高了比容量和比能量,而与二次电池相比,虽然比能量低,但其比功率却有着数量级的增加。本文综述了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器的三类电极材料:碳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和导电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1引言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 SC)兼有普通物理电容器和二次电池的技术特性,能提供比普通物理电容器更高的比能量和比二次电池更高的比功率及更长的循环寿命,同时还具有比二次电池耐高温和免维护的优点,填补了普通物理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空白。它有可能成为移动通讯、便携式计算机、电动汽车等的移动电源,因此,超级电容器的研发受到

2、各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已纷纷制定出发展计划。超级电容器能量的储存是通过采用高比表面积多孔电极以及将能量储存在扩散双层之间来实现的,充电时产生的电容包括:在电极/电解液界面通过电子和离子或偶极子的定向排列所产生的双电层电容(double-layer capacitance);在电极表面或体相中的二维或准二维空间,电活性物质发生欠电位沉积,高可逆的化学吸附、脱附或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与电极充电电位有关的法拉第准电容(pseudocapacitance)1。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与电极材料、电解液及其使用的隔膜有关,而电极材料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它是超级电容器的重要依托,电极材料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容

3、器性能的好坏。目前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材料主要有三类:碳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和导电聚合物材料。2碳材料碳是最早被用来制造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从1954年Beck发表的相关专利以来,至今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了。碳电极电容器主要是利用储存在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双电层能量,其比表面积是决定电容器容量的重要因素。理论上讲,比表面积越大,容量也越大,但实际上通常只会提高质量比容量,更重要的体积比容量会降低,而且导电性下降。研究发现,高比表面的碳材料虽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但实际利用率并不高,因为多孔碳材料中孔径大小不一样,分为微孔(50nm),而只有大于2nm(水系)或5nm(非水系)的孔才对形成双

4、电层有利,所以在提高比表面积的同时要调控孔径分布。除此之外,碳材料的表面性能(官能团)、导电率、表观密度等对电容器性能也有影响。现在已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碳材料被证明可用于制作超级电容器的极化电极,如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碳气溶胶、碳纳米管以及某些有机物的裂解碳化产物等。2.1活性炭(AC)目前已制备出比表面积超过3000m2/g的活性炭材料,但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时其真正的利用率仅为30%左右,因此,目前通常使用的AC比表面积为1500m2/g左右,一般不超过2000m2/g,其最高比容量达到280F/g(水系电解液)和120F/g(非水系电解液)。活性炭材料的电导率是影响超级电容器充放电性能的重要

5、因素之一。对于活性炭材料,其电导率随材料表面积的增加而降低,一方面是因为材料微孔孔壁上活性炭的含量随表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另一方面是活性炭材料的电导率与活性炭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活性炭颗粒所处的位置有密切的关系2。活性炭颗粒的微孔以及颗粒之间的空隙中浸渍有电解质溶液,活性炭与电解质之间能否充分浸渍将对电容器的电导率产生很大的影响,材料的表面特性尤其是微孔的孔径和孔深是决定电导率的重要因素。Osaka等3采用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 HFP)凝胶电解质作为粘结剂与活性炭粉混合制得的活性炭电极(活性炭/PVdF-HFP,质量比7/3),比表面积为2500m2/g,比容量为123F/g,循

6、环寿命可达104 。对活性炭还可采用掺杂、接枝等方法对活性炭材料加以修饰以改善活性炭的导电性,如通过Ar-O2等离子处理和电化学的氧化还原处理,通过控制电极表面性质和结构可使电极更加有效。日本学者Hiroyuki等采用热压成型法(hot briquetting method)制备的高密度活性炭纤维(HD-ACF),其密度为0.2g/cm30.8g/cm3,且不用任何粘结剂,这种材料的导电性远高于活性炭粉末电极,制得的双电层电容器的电容值随活性炭纤维密度的提高而增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电极材料。N.L.Wu等4在大比表面(1420m2/g)的非导电活性炭中加入小比表面(220m2/g)的导电碳黑,

7、当碳黑达到25%(质量分数)、在1M的KOH水溶液中、电压扫描速率20mV/s时最大比电容为108F/g,研究认为复合电极的最大电容量与碳黑含量有关,当碳黑低于一定限度时,电容主要受电极一端电子阻抗影响。2.2碳气凝胶碳气凝胶是一种新型轻质纳米多孔无定型碳素材料,其孔隙率高达80%90%,比表面积高达5001000m2/g,密度变化范围广,结构可调。它的大比表面积和高电导率使其成为超级电容器和可充电电池理想的电极材料。Wencui Li等5用甲酚、间苯二酚和甲醛(CmRF)合成的碳气凝胶制备电极,比表面在400700m2/g,在1.0M H2SO4水溶液中测得其容量为104F/g(77F/cm

8、3)。虽然碳气凝胶是一种很好的电极材料,但由于其制备繁琐费时,价格较高,给其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2.3碳纳米管(CNT)碳纳米管做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有其优越性:结晶度高、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微孔集中在一定范围内。碳纳米管的孔结构主要由相互缠绕的管间表面空隙形成,碳纳米管的空隙是相互连通的,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死孔”,所有的孔都是对外开放的。同时由于其孔是由管间空隙形成,孔径在250nm之间,全部属于中孔范围,所以碳纳米管在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利用率。对于活性炭等电极材料来说,其微孔面积随热处理温度的 升高而呈线性下降,因此在制备碳与粘结剂的复合电极时,其碳化温度和

9、时间都受到一定限制。但是在制备碳纳米管时,中孔面积几乎不随温度升高而改变,和碳纤维一样,通过化学处理,碳纳米管表面可以吸附上丰富的官能团,其电容量可提高30%以上6。由于碳纳米管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因而它有较好的吸附性能,适合与其他材料组成复合电极。E.Frackowiak等7用多种方法对多层碳纳米管进行改善,一种是通过在多层碳纳米管上被覆导电聚合物(如PPy),其电容量从50上升到180F/g,循环次数超过2000次。另外用KOH对多层碳纳米管进行化学活化也表现出很好的效果,其比电容从15F/g上升到90F/g。为提高碳材料的表面利用率和改善其导电性能,有必要作改性处理,改性

10、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即热处理和化学处理,以改变碳材料的物化特性,如:表面形态、孔径分布、电导率、润湿性等。表1是一些常见碳材料的改性工艺810。3金属氧化物电极金属氧化物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是由Conway在1975年研究法拉第准电容储能原理开始的。这类电极材料组成的电容器主要是通过在电极表面或体相中的二维或准二维空间发生高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法拉第准电容来实现能量存储的,其电容量远大于活性炭材料的双电层电容,有着潜在的研究前景。近年来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制备高比表面积的RuO2活性物质;(2)RuO2与其他金属氧化物复合;(3)开发其他新材料

11、。3.1高比表面超细微RuO2电极材料超细微RuO2电极活性物质以其优异的催化活性在卤碱工业中的应用已为人们所知,但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仅仅是近年来的事。RuO2电极的导电性比碳电极好,电导率比碳大两个数量级,在H2SO4电解液中的稳定性高,可获得较高的比能量,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进一步提高其比表面积及利用率上。J.P.Zheng和T.R.Jow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无定型水合RuO2电极材料,所得电极比电容达720F/g,比以往报道的同类物质的比电容高两倍。这种超细微RuO2粉体在175热处理后制成的电极其单电极的比容量高达760F/g,且在-5173可连续充放电60000次以上。Zhe

12、ng等分析认为,在无定型水合氧化钌中H+很容易在体相中传输,不仅颗粒外层的Ru4+和H+作用,体相中的Ru4+也能与H+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极的比电容。而晶体结构RuO2做电极时,电解液不易进入电极材料内部,只在材料的表面发生反应,所以虽然晶体结构RuO2的比表面积大,但实际比容量却比其无定型水合物小得多,由此可见,无定型态结构比晶体结构RuO2更适合做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虽然晶体结构RuO2及其无定型水合物表现出了良好的电容特性,但Ru是一种贵金属,其价格十分昂贵,大规模的应用尚不能实现,因此人们正在力图寻找RuO2的替代材料或提高其利用率。3.2RuO2复合电极材料近年来,日本新宿大学以

13、Yoshio Takasu为首的研究者用sol-gel方法先后制备了RuO2与MoOx的混合物、与VOx的混合物、与TiO2的混合物、与SnO2的混合物等活性物质。M.Wohlfahrt-Mehrens等11对钙钛矿型的钌化物 (如SrRuO3)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准电容可以通过改善合成条件以及其他金属离子在A位或B位的取代得以提高。当20mol%的Sr被La取代后比电容增加,Mn在B位上以20mol%取代Ru,在没有减小电位窗的同时提高了电容量,另外通过优化组分和工艺路线,比电容可达270F/g。Hansung Kim等12在活性 炭上沉积无定型纳米RuO2,当Ru的质量百分比达到40%时电极

14、容量为407F/g,除去混合物中活性炭的双电层影响,RuO2xH2O的比电容达到863F/g,沉积在碳上的RuO2xH2O颗粒直径大约在3nm左右,比能量17.6Wh/kg,比功率4000W/kg。3.3 其他金属氧化物研究发现,Ni、Co、Mn、V、W、Pb、Mo等的 氧化物有超电容特性,可作为电极材料。Anderson等人13分别用溶胶-凝胶法和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MnO2电极材料,发现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nO2比容量比后者高出1/3之多,达到了698F/g(在0.1mol/L的Na2SO4电解液中),且循环1500次后容量衰减不到10%,比容量仅次于RuO2xH2O。Anderson等人

15、认为MnO2电极高比容量是基于法拉第准电容,从MnO2到MnOOH的理论容量为1100F/g,而目前试验值只有其理论值的60%,对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电极容量高于电化学沉积的解释为前者得到的MnO2是纳米级的,而电化学沉积所得到的是微米级的,纳米级的比微米级的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质子更容易进入纳米MnO2体内,增大了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机会,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张宝宏等14用固相合成法制备纳米MnO2作为超级电容器材料,测试表明,在1M KOH电解液中电极在-0.10.6V的电压范围内有良好的法拉第准电容性能,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电极比容量达240.25325.21F/g,恒电流充放电5000

16、次容量衰减小于10%。Nae-Lih Wu15合成的Fe3O4-SnO2复合电极在1M Na2SO4和电压扫描速率50mV/s条件下电容为33F/g(约130F/cm3),电极材料的结晶化增加了其填充密度,提高了空间充电容量。N.L.Wu等16发现SnO2干凝胶在500下处理时,质量比电容随温度增加而增加,但超过500后,随比表面积的降低而降低。全结晶的SnO2干凝胶与半导体的空间放电模型类似,在空气和真空(0.1Torr)中煅烧,其平均比电容分别为8和16F/cm2,在此干凝胶上掺RuO2颗粒制成复合电极,在1M KOH电解液中,RuO2的比电容达到670F/g。另外人们还研究了其他金属氧化物电极,如Han-J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电力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