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2357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为促进我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市中小学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知晓度、参与度,发挥中小学校在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积极推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国务院和省、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下同)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源头减量、资源利用、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切实增强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强化国民教育的基础作用,着力提高全体师生

2、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通过建章立制、宣传教育、示范引领,以教育促动学生,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牵动社会,形成全民参与垃圾减量分类的良好氛围。二、工作目标(一)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到2023年底,全市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覆盖率100猊师生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100%o(二)分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2023年,中心城区所有中小学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其他县(市、区)建城区内中小学校要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并逐步向乡镇、农村中小学校延伸。到2024年底,实现全市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三、主要任务(-)开展垃圾分类环境科学教育活动一是形成教育合力。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

3、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将垃圾分类教育与学校健康教育、德育工作、环保教育相结合,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活动,让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提倡校园垃圾减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二是纳入创建活动。将垃圾分类融入到中小学校教育活动中,把课程教育作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的主阵地。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纳入中小学基础素养、“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评估指标之中。各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以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师生树立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三是鼓励自主创新。结合中小学科技、艺术活动,鼓励学校、学生自主创新、推广生活垃

4、圾分类与减量的小制作、小发明,鼓励学生开展废物利用的创新项目和艺术创造。(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一是编制分类指引。由市城管局、市教育局共同编制市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用于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二是完善分类标准。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及中小学校校园垃圾产生实际,对生活垃圾实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四分类方式。校内生产的医疗垃圾、建筑垃圾等非生活垃圾,应按照相关行业规定进行分类规范处置。三是严格分类处理。各学校要规范垃圾分类投放贮存,委托有资质的、规范的收运单位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可回收物由学校收集后交由回收机构处理;有害垃圾在属地环保部门指导下由专业

5、机构回收处理;厨余垃圾按照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收运处理;其他垃圾学校收集后交由属地城管(环卫)部门收运处理。应建立完善校内生活垃圾分类台账制度,详实记录生活垃圾种类、数量、去向等信息。鼓励学校联系、对接垃圾回收公益组织共同做好校园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四是合理配置设施。各学校要结合各自实际,在校园内教室、办公室、食堂等场所合理设置足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满足实际分类需要。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标识、颜色参照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标识(GB/T19095-2019)。五是严格管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教学和实验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监督管理和分类处理,严禁混入生活垃

6、圾存放、处置。要坚守安全红线、专人管理、重点监控、定时巡查。要做好实验室危险废物的源头分类,设立临时贮存场所,严格落实危险废弃物管理、贮存、转移联单等制度和行业规范。严格规范实验室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管理,在醒目位置设立危险废物标识,不得露天堆放,防止二次污染。(三)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一是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多形式、多途径开展以垃圾分类为主要内容的宣传互动活动,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垃圾减量、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互动局面。二是组织开展志愿行动。鼓励师生主动担当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的责任与义务,积极

7、参加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公益活动,动员广大师生加入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生活垃圾分类综合实践活动。三是组织参观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等生活垃圾处理场所,组织学生开展“城市美容师”环卫体验活动,促使广大学生增强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并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活动。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在学校素质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制定时间节点,认真组织实施。县(市、区)城管、教育等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和牵头负责科室,各中小学要指定

8、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二)加强部门协同。县(市、区)城管、教育等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建立协调联动、广泛参与、运转顺畅、富有活力的学校垃圾分类工作体系。县(市、区)城管部门要做好学校垃圾分类收集的技术指导,做好分类垃圾的运转和处理,县(市、区)教育部门要督促学校落实垃圾减量与分类处理的相关要求。各级城管部门要推动建设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主动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开展师生参观学习和培训活动,支持学校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三)强化示范引领。各县(市、区)按照“属地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先行打造一批垃圾分类示范学校,注重培育先进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确保两年内完成全覆盖的目标。鼓励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扩大试点范围。(四)做好广泛宣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主动联系新闻媒体,积极报导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报道垃圾分类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激发学校师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形成良好社会舆论氛围。(五)加强督导落实。市城管局、市教育局要对各县(市、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对各县(市、区)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评验收,考评验收结果报市领导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