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城市能源发展规划2023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长期城市能源发展规划20232025.docx(5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长期城市能源发展规划(2023-2025)能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可持续性的重要基石。十四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的关键期,是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跨越期。为顺应国内外能源发展新形势,谋划推动能源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促进能源的生产和使用、能源系统的发展与更替、能源网络的进步与升级,根据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城市,编制本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形势一、十三五”发展成效十三五以来,城市大力推进能源发展,大力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积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在能源结构调整、能源
2、消费强度和总量控制、清洁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能源生产消费结构逐步向清洁化转变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和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太阳能、风能、天然气资源、电力系统、生物质能等不同类型的能源稳步发展。(-)能源产供储销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间,建成一批技术含量高、保障能力强的标志性能源项目。随着IOOO千伏特高压交流通道和500千伏变电站等重大电网工程建成投运,以市外来电通道和500千伏为支撑的城市主干电网结构更为完善。燃机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电源全部为清洁能源发电。建成1NG储罐扩建工程、化工区天然气管道等一批重点油气项目,形成以多气源和城市主干管网为支撑的联供体系,油气应急储备能力有效提升,天
3、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处于领先水平。(二)能源体制和市场建设快速推进以电力和油气体制改革为重点,有序推进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成立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了电力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制定现货和中长期交易相融合的电力市场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创新发电与控煤相结合的市场化机制,出台清洁购电交易机制实施办法。推进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核定,完善天然气和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机制。工商业电价、气价进行了多轮下调,以减轻企业负担。依托建设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能源交易中心等平台,在能源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现货交易量居同类交易场所前列。(三)能源服务和区域合作持续提升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
4、进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连续出台优化电力、燃气接入营商环境改革方案。能源建设聚焦民生需求,通过政策引导,充电桩车桩比达到11:1,为新能源汽车推广营造良好环境。电力架空线入地整治累计竣工规模超300公里。按照每户10千瓦标准,完成360万户居民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扩容改造。中心城区供电可靠性提升到100%。农村电网完成新一轮升级改造,两率一户率先达标。完成老旧隐患燃气管网改造近300公里,居民住宅老旧立管改造30万户,供气安全性有效提升。落实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能源合作不断深入发展。(四)煤炭生产供应保持连续稳定煤炭生产平稳,2023年3家煤矿产煤60万吨销售渠道畅通,产销保持平衡。煤炭应急储备
5、较为充足,20家在运煤电企业未出现断供情形,电力生产保持平稳。储备能力2万吨以上煤场10家,静态储备能力1000万吨,年吞吐量1200万吨,其中,可调用煤场储备能力50万吨。散煤污染治理成效显著,散煤消费量逐年降低,2019-2023年供暖季推广清洁煤用户75万户、清洁煤45万吨、节能环保炉具50000台,450家备案散煤网点正常经营420家,存煤能够满足群众日常用煤需求。(五)电力电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电力供给大型煤电机组建成投运,电力总装机1000万千瓦,较2015年底增加95%,占电力装机的5.5%。用电峰谷调节能力增强,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持续推进,累计完成
6、投资45亿元,占总投资55%o市县一体全力建设最好的电网,建成投运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5座,变电容量新增2000万千伏安,总量达到2015年的2.5倍和线路长度新增2500公里总量达到2015年的1.5倍。特高压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电网迈入特高压新时代,接受外电能力达到IOOO万千瓦。主网架更加坚强可靠,500千伏网架初具雏形,建成投运500千伏站,结束仅有1座500千伏变电站供电的历史,各县区全部实现2座及以上500千伏变电站供电。配电网取得长足发展,电网网架结构日益优化、供电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形成适应各类电源、用户灵活接入的坚强智能电网。(六)油气供应保障水平逐步强化强化油气输入供应,天然
7、气管道建成,油气管道建设稳步推进。建成备案管理保护长输油气管道2条,未竣工验收3条,在建和拟建5条。协调上游气源保障,运营气源管线2条,多方拓展天然气供应,日供气量达500万立方米。天然气消费稳步增长,2023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8亿方米,其中,工业用气占比超过75%,民生用气供应保障持续保持稳定。扎实推进储气能力建设,超额完成储气年度目标。天然气管道实现城镇通,提高了燃气管网在市域范围内的覆盖度。(七)能源节约和科技水平稳步提升加大全市能源领域先进技术、产品和设备推介力度,推广200项能源领域的新装备、新设备、新技术。征集100位专家人才,建立能源科技专家库。建成启用市能源大数据中心,开展数
8、据融合、共享共建,探索能源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路径。推动智慧能源园区项目、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农业智慧能源示范园区等多个园区项目规划实施。指导建设能源节约示范项目120个,年可实现节能量7.2万吨标准煤。跟踪加油站和成品油炼化企业油品升级,确保供应国V1标准车用汽柴油。氢能产业初见成效,氢燃料电池模块项目正在推进,加氢站建设完成对接,依托氢能产业园建设氢能物流示范基地,列为氢能产业重大示范试点项目。()光伏发电助力脱贫致富依托光伏扶贫设立治安、保洁等公益岗位,吸纳3万余贫困人口就业,让贫困户自食其力,显著增强贫困人口的获得感、幸福感。引导支持发挥资金技术等优势,坚持整体规划、科学布局、试点先行、适
9、度推广的原则,构建项目实施统一查勘选址、申请备案、招标实施、验收并网、补贴结算、运营维护,利用农户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累计投资8.5亿元,推动2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在10个县650个村落地,年可发电3.5亿千瓦时,可带动村集体增收1800万元、农户增收IOOO万元,切实走出光伏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九)能源行业安全生产持续平稳严格落实行业监管、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责任,制定完善煤矿和电力、油气管道安全生产专委会工作规则,建立能源重点企业包保责任制,辖区监管电力生产、长输油气管道、煤矿企业全部实现安全生产。部署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拉网式大排查和三年专项整治等行动,开展暗查暗访和评估,
10、强化隐患排查整治,确保隐患问题清零见底,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向好。严格应急值守,修订完善行业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落实重点时段24小时值班值守、领导带班和外出报告制度,重点时段行业安全生产日报告。二、十四五发展形势(-)面临形势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形势紧迫、任务艰巨,有效解决和应对能源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进一步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低碳能源安全供应体系,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能源产供储销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一方面,能源发展迎来动能转换期,可再生能源将以更快速度发展。从需求看,用能需求电气化、低碳化趋势明显,集成电路等新产业、5G和数
11、据中心等新基建将成为推动能源需求增长的新动能。随着能源科技进步,储能和电动汽车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从供给看,风电、光伏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可再生能源将逐步平价上网这将助推能源转型。面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瓶颈,低碳发展仍需大规模新增市外来电,新的特高压通道建设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能源安全步入立破”衔接期,需高度关注能源转型风险。能源安全转型要求先立后破,要求兼顾低碳效率和安全。能源低碳转型要求能源供应从化石能源为主转向更多发挥可再生能源作用,未来对低碳清洁能源的需求将大幅增加,但低碳新动能培育需要一个过程,这对能源保供将产生重大影响。1、能源供需安全监管,能力要求提升当前缺少科学高效的能
12、源安全监管体系和煤炭、电力、油气等能源安全专业监管的人才队伍。现有安全监管队伍50%的力量集中用于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煤矿监管频度高于其他企业数倍,但煤矿企业仍存在已经整改过的问题反复出现现象。监管部门和企业之间缺乏高效协调、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监控管理和应对机制,安全管理工作面临困难。县乡镇煤炭、现有电力、油气等能源设施设备建设应对极端气候方面仍有待提升,有关部门定期检修维护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亟待提升,能源安全及应急管理人员和经费投入较少,尚未形成长效管理机制。2、节能减排压力巨大,低碳转型要求高能源供给结构和消费模式亟待转型,需竭力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积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创新,坚决遏制两
13、高一资项目盲目发展,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工程,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随着一批重大耗能项目投产,能耗双控、二氧化碳、污染物排放等压力增大,能源转型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挑战。3、能源创新催生动力,体制人才要求高十三五以来,能源科技创新异常活跃,新兴能源技术日趋成熟,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逐步降低,氢能、大型储能、碳捕捉及封存等技术成果明显。能源技术创新催生能源系统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多种能源资源和各种生产、消费形式协同发展,能源大数据、综合智慧能源、合同能源管理、智能电网、增量配电试点、风光火储、光伏+制氢等新型能源应用场景频现,能源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日益丰
14、富。这对能源人才技术、体制机制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市新能源技术创新、产业布局和开发利用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4、区域政策叠加利好,能源合作要求高随着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市场化配置将更加灵活开放。要求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率先探索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同时推进与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引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种积极因素加速集聚,区域发展利好相互叠加,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经济带、经济圈为高质量发展赋予难得机遇;跨区域合作领域更为宽广、合作内容将更为深入、合作渠道更为通畅,对区域间政府及企业层面的能源合作提出了更高
15、的要求。(二)存在问题1能源安全保障面临挑战能源供给对外依赖度高。全市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仅为220万吨标准煤,煤炭、石油、天然气主要依靠外部调入。至2023年底,接纳外电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年接纳外电入临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近40%。本地3家煤矿产能60万吨年实际产量以外销为主,十四五期间将关停1家。随着煤改气煤改电的推进和钢铁基地建设,还将大幅拉高能源消费需求,加大能源供给对外依赖度。天然气缺乏主力输气管线支撑,主力管线建设面临拆迁、改线等多重问题,推进较为缓慢,尚未形成输气能力,更对能源供给安全提出了挑战。油库搬迁推进相对缓慢,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步伐和传统站点转型升级步伐有待提速。现有能源
16、基础设施水平和供应保障能力不能充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充足优质能源需求。能源消耗调节能力差。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只能靠租赁方式完成储气能力目标任务。电网500千伏骨干网架尚未完全成型,抽蓄尚未完全投产,局部区域电网供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以及需求侧峰谷差、季节差加大,部分区域、部分时段电力、电煤、天然气等供应保障压力较大,能源运行调节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也暴露出能源系统灵活性调节不足。能源安全生产压力大。煤矿、电力、油气管道行业安全生产专业性强,外加承接充电基础设施、储能电站等新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专业人员相对缺乏,基层安全监管执法力量不足;煤矿井型较小,安全基础相对薄弱,人才引进困难;电力安全监管存在有事无权、有责无权的问题;管道领域存在第三方施工不规范的问题。2、能源结构调整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