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3份含答案分析.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2439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5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3份含答案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3份含答案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3份含答案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3份含答案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3份含答案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3份含答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3份含答案分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第七单元卷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Jff1里充满了汽油味,这时应该采用的应急措施是()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汽B.打开所有的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C.让车内的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难度】易【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汽油的溶解性判断.B、根据燃烧的条件和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判断.C、根据防患于末然的原则判断.D、根据可燃性的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会发生爆炸判断.【解答】解:A、汽油难溶于水,洒水不会溶解汽油蒸气,故A错误.B、打开车通风可

2、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它达不到着火点,严禁一切烟火可防止汽油的温度可燃达到着火点,疏散乘客能使乘客摆脱险境,故B正确.C、为防患于末然,在汽油还没有燃烧时要紧急疏散,而不是让车内的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故C错误.D、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说明车厢中有汽油蒸气,汽油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会发生爆炸,而开灯时可能产生电火花,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 .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D.将石油分馆可得到多种产品

3、【考点】化石燃料的利用.【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己有的石油的知识进行分析,石油是混合物,其中的成分可以通过分僧获得,得到的物质是有用的能源和化工原料.【解答】解:A、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不是化工产品,故A错误;B、石油是混合物,故B正确;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故C正确;D、石油是混合物,将石油分储可得到多种产品,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石油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己有的石油知识进行.3 .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是可燃物B.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C.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

4、害气体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考点】化石燃料的利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石油可以燃烧分析;B、根据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分析;C、根据石油燃烧的生成物分析;D、根据无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分析;【解答】解:A、石油可以燃烧,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说法正确;B、石油、燥、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正确;C、石油燃烧的生成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说法正确;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环境温度至石油着火点以下,石油的着火点是不能

5、降低的,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4 .下列灭火方法错误的是()A.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喷灭B.煤气着火用灭火器喷灭C.电源着火用水浇灭D.炒菜时着火用锅盖盖灭【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楼房着火用高压水枪浇灭,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一下灭火,故正确;B、煤气着火用灭火器喷灭,故正确;C、电源着火不能用水浇灭,以防触电,故错误;D、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是隔绝空气灭火

6、,故正确.故选C.【点评】灭火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一下、隔绝空气(氧气)灭火、撤离可燃物灭火.5.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草料舱没有氧气B.草料舱通风不好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考点】燃烧的条件.【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可燃物燃烧需具备的两个条件来解答,草料着火时具备了与氧气接触及温度达到了其燃烧的着火点.【解答】解:A、若草料舱没有氧气,则草料燃烧不具备燃烧的条件,说法错误,故A正确;B、草料舱通风不

7、好时,草料因缓慢氧化积累的热量不能得到及时散失,温度升高,会使草料着火,说法正确,故B错误;C、因缓慢氧化是放热反应,则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说法正确,故C错误;D、若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会燃烧,则草料燃烧时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说法正确,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要求学生能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生活中的着火现象,并注意安全和生活中应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6 .最近,新华社的一条消息披露: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其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我国石油总量的一半.“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j1O).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8、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C.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固态水【考点】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难度】易【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A、根据水不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B、根据现有的能源种类进行分析,C、根据可燃冰的化学式进行分析,D、根据固态水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解:A、可燃冰可以燃烧是因为含有甲烷,水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误,B、现在利用的化石燃料已经接近枯竭,可燃冰的使用将开辟新的能源种类,故B正确,C、根据可燃冰的化学式可以看出,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C错误,D、固态水中含有氧氢元素,而可燃

9、冰中含有碳、氢、氧元素,所以可燃冰不是固态的水.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对需要研究的物质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结合考查的知识点进行逐一的判断.7 .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A付【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难度】易【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物品回收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无关.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有关.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有关.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有关.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

10、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 .下列混合气体点燃时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甲烷、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空气C.氢气、氧气D.天然气、空气【考点】燃烧的条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难度】易【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爆炸是指在有限的空间里,化学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气体从而发生爆炸.【解答】解:A、甲烷属于可燃性气体、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缺少助燃性气体,故不会发生爆炸;故A正确;B、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空气中含有氧气属于助燃性气体,所以点燃后达到爆炸极限就能发生爆炸,故B错;C、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氧气属于助燃性气体,所以点燃后达到爆炸极限就能发生爆炸,故C错

11、;D、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空气中含有氧气属于助燃性气体,所以点燃后达到爆炸极限就能发生爆炸,故D错.故选A.【点评】点燃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都有可能发生爆炸.9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C.汽车排出大量尾气D.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考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难度】易【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于水能生成显酸性的物质,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解答】解:“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生成的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够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或硫酸,当酸性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酸雨.

12、故选:A.【点评】酸雨能够腐蚀建筑物,使土壤、水体酸化,对环境污染很严重,要采取措施防止酸雨的产生.10.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点燃火柴的时候要将火柴头向下倾斜,燃烧会很顺利,如果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请你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A.火柴梗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B.火柴梗没有接触氧气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考点】燃烧的条件.【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在火焰的下方,温度上升的比较慢,不容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火柴竖直向上时,仍然与氧气充

13、分接触,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上散逸,使火柴梗得不到充足的热量,温度达不到火柴梗的着火点,故选项正确.B、火柴竖直向上时,仍然与氧气充分接触,故选项错误.C、火柴竖直向上时,火柴梗是干燥的,故选项错误.D、根据A选项的分析,火柴不易继续燃烧的原因不是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氧气B.氮气C.甲烷D.二氧化碳【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难度】易【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

14、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解答】解:根据爆炸是由于急速的燃烧在有限的空间而引起的,因此要满足燃烧的条件,气体必须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误;B、氮气不具有助燃性,也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C、甲烷具有可燃性,因此甲烷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C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纯度.12 .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漏油,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

15、蒸汽B.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C.让车内的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难度】易【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汽油的溶解性判断.B、根据燃烧的条件和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判断.C、根据防患于末然的原则判断.D、根据可燃性的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会发生爆炸判断.【解答】解:A、汽油难溶于水,洒水不会溶解汽油蒸气,故A错误.B、打开车通风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它达不到着火点,严禁一切烟火可防止汽油的温度可燃达到着火点,疏散乘客能使乘客摆脱险境,故B正确.C、为防患于末然,在汽油还没有燃烧时要紧急疏散,故C错误.D、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说明车厢中有汽油蒸气,汽油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会发生爆炸,而开灯时可能产生电火花,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 .当前,大气污染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