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改革.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改革作业贯穿学习的全过程,是撬动学习改进的理想支点。学生在主体实践中消除困惑、解决或生成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以及展示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应是作业过程的本质所在。然而,现实中无差别的统一性作业,往往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下”,而且还会出现大量”有作业无学习”的现象。“双减”背景下,我们将学校育人方式改革与作业改革深度融合,以德育导师制推动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分类分层设计作业;探索“自主、多元、适性”的绿色作业方式,让作业由被动转向主动,由封闭走向交互;采用综合评价制改革,真正将“减负增效”落到了实处。一、德育导师制:家校协同有力协调作业总量学校自2007年建校
2、以来就实行德育导师制。我们改变传统的一个班级配一名班主任的做法,把每个班分成三个德育小班,每个小班配一名德育导师,这样一个班级一名首席导师、两名德育导师,三名导师分工合作,共同管理一个大班。学校每名学生都有导师,每名教师均是导师。在推动作业改革的过程中,德育导师制以其“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三全”特色,具备了传统班主任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家校协同全面控制作业总量,实现作业育人。1 .首席导师是作业总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首席导师既是导师,又承担着协调导师之间工作的重任。因此学校将首席导师作为作业总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要求每名任课教师每天放学前向首席导师提供作业范围、题量和预计的完成作
3、业时间。我们确立了控时机制。“双减”之后,原则上要求开设晚自习的年段,学生“书包不离校”,底线是“书面作业不回家二如果班级学生的作业时间超出规定时间,首席导师可以要求任课教师作出相应调整,将作业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 .家校联系册是作业总量的“晴雨表”。家校联系册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书面渠道,里面记录学生回家完成作业的时间。在德育导师制中,三位导师每人负责15名左右学生,他们只需要批阅部分学生的家校联系册,将其中记录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起到了严控作业量的作用。家校联系册中的留言栏成为导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渠道。虽然只言片语,但每一天的有效沟通成为家校合作的重要载体。3 .导师是受导学生
4、作业量的设计者。导师与学生一结三年,随着师生之间的熟悉,双方感情不断加深,导师不仅仅批阅学生的家校联系册,也与家长保持着紧密联系。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与家长协商后及时帮助学生进行作业量调节,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他本人的作业量,真正做到作业因人布置。导师可以和家长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给学生“开小灶”,教科学的导师也关注辅导学生的数学作业,非文化课导师也可帮助落实学生的一些作业。作业不仅仅是任课老师的事,也是全体导师关心的事;作业不仅仅是老师的事,也是与家长一起思考一起设计的事。家校协同育人,我们真正做到了“因材施作”“因性育人”。二、多样绿色作业:精准提高作业质量控制作业总量,减轻
5、学生负担,这仅仅是手段,“增效提质”才是目的。“双减”要求从根本上“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校实施的绿色作业创新,提高了作业的质量,让作业由被动机械转向主动个性,实现了“有作业必有学习”,同时打破师生一对一单向封闭的交流常态,促成多主体高交互的作业评价。(一)创新多样绿色作业,让学生选一选更精准绿色作业基于学生成长,符合“自主、多元、适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作业的最佳状态就是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让学习变得更自主、更精准,我们设计了四大类作业。1分层性作业。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特点、个人的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等配置不同的分层作业,凸显作业的个性化。按个体分层、小组分层、班级
6、分层三种方式相结合。我们为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了不同难度的作业,同时鼓励学生挑战更高难度的作业,但不做硬性要求。学生可以选择多做少做、按顺序做或者跳着做。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把作业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作业分层,既解决了部分学生因作业难度过大导致作业时间过长的问题,又能够减少学生因做不完作业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聚焦性作业。我们聚焦陷阱、聚焦盲点和聚焦变式。归纳错误的个性化、思维的个性化、概念不清的个性化,归结成因,形成错题库。借助学生的错题库,精准地向学生推送易错的作业题。学生完成聚焦性作业,便可以反馈到习惯错误、思维盲点上,举一反三。聚焦性
7、作业不仅聚焦错,也聚焦条件、聚焦项目,最终指向聚焦思维。3 .交互性作业。学校的校本作业本既包括传统的师编作业,还有特色的生编作业。我们以单元化、主题式的项目,让学生自主命题,相互布置作业,相互鞭策,形成个性化作业。这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能动性。在学生相互布置作业的过程中,生生交互、师生交互,让整个作业过程充满生机,让学生乐学、爱学、会学。4 .实践性作业。作业的校本化改革坚持“一减一增”,即减少文化课书面作业,增加实践类作业和研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如创新实验、动画制作、微视频创作等。研究性作业如调查报告、考察心得等,这些作业的时间可以放宽为一周甚至更长,让学生有充裕时间去动手实践。
8、空间上也不局限于学校和家庭,以实践性作业引领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生活。作业运用得当,会转换成学生的爱好甚至是特长,让学生多一个发展舞台。(二)多样作业评价方式,让学生练一练更扎实学生学习过程需要监测,这不仅给学生的学习提供经过努力后的经验总结,同时给教师的教学提供研究数据,以便及时调整教的策略。1周作业整理检查。学校一直坚持实施“周作业整理检查制”,即每周五放学前由导师帮助学生整理一周的作业本和练习纸,双休日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学生必须把上一周的作业重新整理一遍,尤其是做错且订正的作业。每周一中午是周作业检查时间。一节课,五门学科,每道题都是上一周作业中的易错题。测试后教师合作流水批阅,当
9、天反馈。周作业检查整理制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一些基础不佳但很努力的学生,通过双休日的作业巩固,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成绩较好但容易松懈的学生,作业检测可以为其提醒;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始终激励大家不懈努力,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周周清”。5 .多样作业评价方式。我们还采取了学生自我检测,即通过学生个人错题重做,同层次同伴小组内合作检测来实现,这也是生编交互性作业的主要来源。采用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作业周期整理。每学期我们还集中进行作业本、个性化笔记本的评优展出。多样评价方式精准提升了作业质量,落实了“双减”政策的要求。三、综合评价制:多元创新作业考核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的办学理念下,
10、我们实行了综合评价制改革一一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我们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素质特长,以及音体美、劳技、信息等拓展性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评价的小项目,建立起一整套方法和标准。我们还建立了作业考核机制,让每个教师从被动、自发参与作业改革变为主动、自觉推动作业改革。1 .丰富作业形式。学校从三年前就开始进行线上教学,师生一人一台平板电脑,依托网络平台进行交互式学习。在课后辅导和作业辅导方面,线上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一一精准、个性。教师可以不布置统一的作业,而是依据每个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情况按个体或者分组推送针对性作业或分层推送作业。学生完成后
11、及时上交,教师可以在线上随时随地批阅,打破了时空限制。教师批改作业时,能够自动反馈和进行及时的数据分析。对另外一些作业,教师还可以采用个别批改或提前录制解答视频的方式推送给学生,进行精准辅导。特别是作业评价方式,教师不再局限于对和错的分析,而是从行为数据即作业提交数量、未提交数量和催交数量等来评价学生的作业态度,从学生的作业正确率来了解个体的水平,还可从学生的多项数据比较中更深入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掌握其学情。2 .建立质、量、评、研的作业考核机制。综合评价制倡导“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对学生如此,对教师也是如此。“质”主要是作业的设计能力,“教师先做,教师自己没有做过的题目不能编进学生的
12、作业本“。只有教师先做,才能对题目的质量有更好的把握,才能知道作业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是否符合所教的学生。作业“量”的控制往往伴随着质的提高,减负与增效并举。“评”指作业的评价:“有作必改”是指要求教师全批布置的作业,不能通过集体校对答案或张贴答案的形式来代替作业批改。只要作业总量控制,作业全批不是难事;只有全批,才能让学生从思想上端正作业的态度。“有错必纠”要求教师重视批改作业后的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二次批改落实错题订正,并且做到二批有痕。“研”指开展“教、学、评”一致的作业课题研究。把作业改革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学业水平的评价结合在一起进行课题研究,具体内容可以围绕“目标、教学、作业”的一致性进行研究,把作业改革提升到一定高度。按“双减”要求,建立作业考核机制,将作业编写能力、作业量的控制、作业的有效反馈和作业的改革研究纳入教学考核,从多种维度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才能真正把“减负增效”落到实处。“双减”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只有将育人方式转变、教学改革同作业改革深度融合,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潜能,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