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骤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搏骤停.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心搏骤停心搏骤停是指心脏的射血功能突然终止。由于脑血流的突然中断,10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罕见自发逆转者。心搏骤停是心源性猝死的最直接原因。心脏性猝死是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发的自然死亡。一、病因和机制1 .病因: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冠心病及并发症。2 .机制:心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致命性的快速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二、病理生理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的主要致命原因,它的发生是思状动脉血管事件、心肌损伤、心肌代谢异常和(或)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异常的结果。严重缓慢性心
2、律失常和心室停顿:心脏性猝死的另一重要原因,常见于病变弥漫累及心内膜下普肯耶纤维的严重心脏疾病。非心律失常性心脏性奔死:常见于心脏破裂、心脏流入和流出道的急性阻塞、急性心脏压塞等。无脉性电活动:为少见病因,可见于急性心梗心室破裂、大面积肺梗死时。三、临床表现前驱期:猝死前数天或数月有一些不典型表现:胸痛、气促等终末事件期:心血管状态出现急剧变化到心搏骤停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心搏骤停:心脏停搏生物学死亡:心樗骤停后,患者在46分钟中内开始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再过数分钟进展到生物学死亡四、心搏骤停的处置及疗效判断1 .识别心搏骤停并呼救判断心搏骤停的金标准:大动脉(颈、股动脉)搏动消失(不是才亟动脉)
3、判断心搏骤停的银标准:心音消失当患者突发意识丧失时:立即触摸大动脉及听诊心音2 .初级心肺复苏:CAB原则,即胸外按压(CirCU1atiOnC)T开放气道(AirWayA)T人工呼吸(BreathingB)O胸外按压和体外除颤体位:置患者于水平位,睡硬板床或背下垫硬板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双乳头之间按压程度及频率:胸骨压低5-6cm;儿童和婴儿的按压幅度是胸部前后径的13o按压频率100720次/分,按压与放时间之比为1:1o常见并发症:肋骨骨折体外电除颤:心肺复苏的关键起始措施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2)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成功复苏的重要一步。(3)人工呼吸:如无呼吸,立即气管内插管建立
4、人工通气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情况不允许,可行口对口呼吸,每次吹气时间持续2秒以上,确认胸廓有起伏。单人及两人进行心肺复苏则可每30次胸外按压连续给予两次通气。3 .高级心肺复苏(1)复苏后:保证一切复苏措施最有效的是确保循环功能稳定。(2)纠正低氧血症:尼可刹米是维持肺功能稳定最有效的药物。(3)电除颤和复律: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36OJ直流电复律。如果电除颤一次不成功,注意不要立即再次电击,应该行5组心肺复苏操作后,视情况确定是否再次进行。(4)方式及特点电复律:指与心电图上QRS波群同步发放直流电,使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转变为窦性心律的方法。电除颤:也称非同步电复律,是指室扑、室颤时
5、,因不能分辨QRS波群和T波,而与心电图上QRS波群非同步发放直流电,使室扑或室颤转变为窦性心律的方法同步直流电复律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主要是依据心律失常时R波是否存在来确定。R波存在选用同步电复律(如新近发生的房扑或房颤、室上速、室速等):R波消失选用非同步电除颤(如室扑、室颤等)直流电除颤和交流电除颤:目前以直流电除颤最为常用;原始的除颤仪是利用交流电直接进行起搏治疗:对心脏骤停患者不推荐使用起搏治疗,而对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可考虑起搏治疗。(6)药物治疗:心肺复苏首选的药物是肾上腺素;室速或室颤患者首选利多卡因;存在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患者可适当补充碳酸氢钠;急性高血钾导致的难治性室颤
6、可使用10%葡萄糖酸钙溶液。给药途径:心脏骤停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尽早开通静脉通道。周围静脉通常选用肘前静脉或颈外静脉,手部或下肢静脉效果较差。中心静脉可以选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若静脉穿刺无法完成,某些复苏药物可经气管给予。4 .复苏后处理:心肺复苏后的处理原则和措施包括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预防再次心搏骤停,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和激发感染等,重点是脑复苏。(1)维持有效循环:心搏骤停后常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导致低血压、低心排量,其原因可能是容量不足、血管调节功能异常和心功能不全。对危重患者常需要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2)
7、维持呼吸:自主循环恢复后,一部分患者可能仍然需要机械通气和吸氧治疗。呼气末正压给氧,对呼吸功能不全合并左心衰竭的患者可能很有帮助,但需要注意此时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3)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最后成功的关键。心搏骤停引起的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脑缺氧、脑缺血和脑水肿;复苏的重点是防止和减轻脑水肿。 降温:体温降至3334度,维持1224小时;降温时候要逐步撤销冰袋,待体温回复12日后,在停用降温辅助药物。 脱水药使用甘露醇,防治抽搐使用双氢麦角碱、异丙嗪等冬眠合剂。5.心搏骤停的疗效判断:大动脉(颈、股动脉)搏动是否恢复(金标准),听诊心音是否存在(银标准)。大动脉搏动:心脏按压有效时可以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呼气末C02分压:用于判断心肺复苏效果的可靠监测指标;呼气末CO2分压升高表明心排血量增加,肺和组织的灌注改善;瞳孔变化:心脏按压过程中,若瞳孔缩小并有对光反射,预后较好;瞳孔的变化只能作为复苏效果的参考,不能根据瞳孔的变化来决定是否继续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