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
《XX县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县地震专项应急预案目录一、总则-4-1.1 现状及编制目的-4-1.2 工作原则-4-1.3 编制依据-5-1.4 适用范围-6-1.5 事件等级-6-1.6 应急预案体系-6-二、组织机构与职责-7-2.1 指挥体系-7-2.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7-三、信息报告-13-3.1 震情速报-13-3.2 灾情速报-13-3.3 预警级别划分标准-13-四、处置与救援-14-4.1 一般地震灾害-14-4.2 先期处置-15-4.3 处置措施-15-4.4 现场指挥-17-4.5 应急结束-18-4.6 信息发布-18-五、恢复与重建-19-5.1 恢复重建规划-19-5.2 恢复重建实施
2、-19-5.3 3损失评估-19-5.4 保险-19-5.5 调查和总结-19-5.6 社会救助-20-5.7 善后处置-20-六、保障机制-20-6.1通信与信息保障-20-6.2工程抢险保障-20-6.3应急队伍保障-21-6.4 医疗卫生保障-21-6.5 治安保障-21-6.6物资保障-21-6.7资金保障-21-6.8 紧急避难场所保障-21-6.9 技术储备与保律-22-6.10 专家队伍保障-22-七、宣传培训和演练-22-1 .1宣传-22-2 .2培训-22-7 .3演练-23-八、附则-23-8.1责任与奖惩-23-8 .2监督检查-23-9 .3预案管理与更新-23-10
3、 4发布实施-24-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XX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人员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总则1.1 现状及编制目的XX县地形独特,地处XXXX深断裂带两侧。分坝上、坝下两个不同地貌类型区。坝上为高原区,地面开阔平坦,滩、洼、岗、丘交错,海拔XX米,属中朝准地台。坝下为山地,山岭连绵,沟壑纵横,海拔10501500米,临燕山沉陷带西。为保证地震救援工作有序地进行,健全本县地震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提高抗御地震灾害的整体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制定本预案。1.2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
4、地减少地震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应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预防为主,防救并举。提高全社会防范地震突发事件的意识,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努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综合防御能力、地震应急能力,做好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资准备。加强队伍建设和演练,确保事发时能高效的发挥作用。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机制。根据地震突发事件的
5、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地震突发事件实行分级处置。(4)快速响应,果断处置。快速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果断措施,组织救援,控制事态扩大蔓延,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5)资源整合,协同应对。按照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明确应急处置的牵头部门及其职责和权限,其他相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充分依靠和发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各专业抢险队伍、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各类救援力量在处置地震突发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6)依法管理,依靠科技。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依法规范政府及其部门和组织、公民在应急工作中的行为。使应
6、对地震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应用先进的应急处置技术和设施。应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通讯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建立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指挥能力。1.3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xx省防震减灾条例xx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地震应急预案XX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地震应急预案XX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XX市专项(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预案。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县区域内处置地震
7、灾害和其他地震事件的应对工作。因地震灾害引发火灾、地质灾害和铁路、电网、水库等重要设施损毁、危险化学品事故等突发事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规定开展应对工作。1.5 事件等级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1)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和较大社会影响的地震灾害。(2)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3)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4)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全省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地震 专项 应急 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