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打击信息化隐蔽化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厉打击信息化隐蔽化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严厉打击信息化隐蔽化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心得体会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污染防治领域更加广泛地运用,污染源在线数据弄虚作假类案件易发频发。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入推进“两打专项行动”,强化信息化隐蔽化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案件查处,也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成效。对此,笔者认为,务必紧跟形势变化,创新思维、更新思路,在强化能力建设基础上,精准研判,铁拳出击,以更大的狠劲、韧劲、拼劲,严厉打击信息化隐蔽化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提升案件侦办能力和水平。近几年,国家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司法解释等多达30余部,要进一步健全环境执法业务能力培训机制。比如,通过专家现
2、场带学、环境执法比武等,突出强化在线数据弄虚作假等新领域的业务培训。为提升执法人员在完善涉刑案件证据链等方面的实操能力,邀请有生态环境领域丰富办案经验的公安干警、检察官、知名律师等授课答疑、传经送宝。强化大数据研判和新技术运用。充分利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治污设施用电监控系统、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等,加强数据集成分析,排查信息化环境违法线索。注重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应用,加强与税务等部门合作,对多方面数据开展筛选比对,精准查处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加强现代化新技术的应用,比如积极运用“三维荧光水质指纹溯源技术”,助力查处偷排废水废液类犯罪案件。探索无人机辅助环境执法、红外摄像辅助执法等
3、,深挖常规手段难以发现的环境违法线索。细化联动机制促进行刑衔接。持续深化生态环境、公安、检察等部门执法联动机制,优化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双向咨询通报制度、专家协助办理重大疑难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制度等。对于疑难复杂、跨行政区域或具有集团化、专业化、链条化特征的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及时启动行刑衔接,商请公安、检察部门提前介入,实施全流程一体化办案,全面提升案件侦办效率。无事不扰不等于降低要求,而是实行精准管理。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编制强化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能力方案,科学设计工作流程,细化工作规范,实现非现场执法与现场执法的无缝对接。江西省鹰潭市建设“高空瞭望”视频监控系统,对重点污染源实现全天候、大范围、远
4、距离精确监控。各地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在线监控、用能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确保有关企业既享受到无事不扰的红利,又真正把生态环保责任落实到位。无事不扰不等于不管不问。在执法监管之外,各地还注重为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企业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助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河南省郑州市针对企业在危险废物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全过程诊断、对症下药、跟踪指导方式,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针对某药业公司药渣长期堆放未及时清运的问题,主动为企业提供环境问题帮扶指导意见书,上门指导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作,帮助寻找药渣消纳渠道,直至问题解决,得到企业的肯定和赞许。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办全市企业生态环境守法视频培训,政府主动充当“服务员”,帮助企业解决节能减排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助于企业顺利开展环保治理、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当然,企业进入正面清单,并不能一劳永逸。正面清单有着严格的准入门槛,也有相应的退出机制。湖北有8家正面清单企业因出现环境违法行为,被移出正面清单。严格的退出机制倒逼正面清单企业珍惜羽毛,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正面清单实施两年多的实践证明,无事不扰已经成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抓手,折射出生态环境执法从刚性监管到柔性服务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