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新政下的中国产业园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碳新政下的中国产业园区.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于2017年1月2。日印发了广东省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优先在城镇、建筑、交通、城市和农村社 区、园区、企业等六个领域开展试点,但未见时间表。随后,遴选广 东状元谷近零碳排放区作为园区试点,并制定了广东状元谷电子商 务产业园低碳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计划于2020年完成示范工 程试点项目建设。当下,已经有一些地方开始率先探索“碳中和”园区建设。例如, 北京的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提出,要打造集可再生能源、智能微网、 智慧水务、绿色农业和运动健康等功能于一体的可感知、可思考、可 执行的绿色园区生态系统。河南信阳的上天梯新材料(碳中和)产业 园与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
2、发展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提出要在建筑节能 与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低碳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深化合作, 打造超低能耗建筑产业集群。这些园区聚焦专业领域积极开展试点,对于中国“碳中和”园区 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更普遍意义上来看,“碳中和”园 区与以往低碳、生态、绿色园区相比,应当更加注重把握四大特征:注重“碳中和”园区建设的系统性。“碳中和”园区是一个整体 性的概念,要想实现园区“碳中和”的建设目标,必须要对园区规划、 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运行管理等进行系统性考虑,从园 区开发建设之初就需要考虑嵌入“碳中和”技术和相关配套设施,同 时围绕产业链设计、能源利用和资源利用,系统性
3、统筹考虑企业生产、 楼宇建筑、园区交通等各个方面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强调“碳中和”园区建设的双循环。园区是城市系统重要组成部 分,“碳中和”园区建设不仅要注重园区内部的“小循环经济”,更要 看到园区之间的“大循环经济”。从“碳中和”园区自身建设来看, 要积极构建内部能源和资源利用的闭环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内循 环和自平衡;但与此同时,园区不可避免地要与外界产生货物、能源、 排放等方面的联系,“碳中和”园区建设必须放在城市乃至区域的视 角,充分挖掘园区间合作的共生潜力,加强与周边区域的统筹协调, 通过碳交易、生态补偿等方式实现更广阔时空中的“大平衡”。突出“碳中和”园区建设的硬约束。一直以来,
4、中国对于低碳园 区、生态园区、绿色园区建设,考虑到发展阶段和成本问题等因素, 是以引导和鼓励为主要推动方式的。而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的 确定毫无疑问将给园区带上“紧箍咒”,“碳中和”将从“软约束”变 成“硬约束”,各类与碳排放相关的监测指标或将成产业园区的约束 性指标。重视“碳中和I”园区建设的智能化。传统园区的低碳绿色化改造 往往侧重于单个企业的节能技术应用或者减排设施配置,园区作为管 理运营主体,无论在技术手段还是在管理手段上,都很难全面及时掌 握园区的能源使用和排放情况。即便是能源、环保部门,目前监测企 业碳排放情况也还以定期、不定期的上门抽查、检查作为主要方式。 随着碳排放量的动态
5、实时监测成为碳中和产业园区的关键基础工作,以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智能传感器等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将会在“碳中和”园区中大规模推广和普及。“碳中和”园区作为低碳、生态、绿色园区的“升级版”,未来 可以围绕“四大体系”来进行整体性框架设计:一是形成低碳绿色产业体系,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企业低 碳改造、低碳技术创新供给、碳中和金融等;二是形成清洁能源利用 体系,包括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常规能源等的协同互济;三是形 成固废资源循环体系,包括企业固废物交换利用、工业废水重复利用、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污染物集中处置等;四是 形成智慧园区管理体系,包括能源动
6、态管理、能源申报管理平台、碳 排放监测交易平台、新型基础设施等。其中,低碳绿色产业发展是“碳中和”园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牵一发而动全身;清洁能源利用体系和固废资源循环体系是“碳中和” 园区打通上下游链条的重要支撑;智慧园区管理体系是“碳中和”园 区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的关键基础平台。四、中国“碳中和”园区转型的战略路径碳中和标志着新一轮能源革命迈向高潮,也意味着新一轮产业变 革的开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引导下,碳中和相关产业必然 会顺势崛起,低碳零碳技术、节能节材技术、循环利用技术、减排增 汇技术、负排放技术等研发和产业化将会蓬勃涌现。在此背景下,园 区一方面是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和产
7、业化,扩大低碳技术供给的主阵地, 另一方面,也同样是低碳技术重要的应用场景,未来大量的低碳技术 商业化成果可能会被率先应用于园区厂房、办公楼宇等园区载体空间 中,并逐步向经济社会其他领域复制推广。我国产业园区不再仅仅是产业集聚发展、贡献经济增长的主阵地, 同时也是践行节能减排、优化生态环境的主战场。“碳中和”园区的 开发建设一定要推弃先粗放发展再腾笼换鸟、先污染再治理的传统路 径,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园区发展全过程。我国产业园区数量多、种类广泛,推动“碳中和”产业园区建设 要以“园区碳排放与吸收总量最大平衡”这一根本目标,探索碳中和 产业园区转型的战略路径。传统产业园区规划侧重于产业领域的选择
8、、功能布局的设置、招 商政策的创新,对于资源环境的考虑往往限于通过环评报告,在实际 操作中更是流于形式。未来的“碳中和”园区规划应当是兼顾绿色与 发展、兼顾生产和生态的全面规划,要从规划阶段就为园区实现“碳 中和”做好整体设计。传统意义上的园区管理和运营主体,其职责主要是做好园区开发、 提供企业服务、保障园区安全,与碳相关的事情要么是监管部门的事, 要么是企业主体的事,似乎与园区没有强关联。但是在“碳中和”时 代,园区在原有职责基础上,必须承担起完善低碳基础设施、加强排 放监测、合理确定园区碳排放阈值、创新碳排放激励机制、开展碳排 放交易等责任。目前各城市对园区的考核评价,虽然也设置了节能减排
9、指标,但 从“指挥棒”导向上来看仍然是“经济导向”大于“生态导向”。随 着“碳中和”逐渐成为约束性目标,园区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也必须 相应重构,园区生产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都将被纳入考核和评估 范畴。“碳中和”园区在建设初期充分考虑产业结构比例和产业上下游 关系,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实行绿色招商和产 业链招商。对于园区已有重化工业企业要加快调整产业发展方式,大 力推广无碳、减碳、去碳等低碳技术,从生产源头减少碳排放。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的原则,合理延伸园区 相关产业链,实现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促进原料 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10、鼓励企业将可再生能源 从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补充变为增量主体,推广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 结合、小型分散与集中利用相结合的新型用能方式。推动“物流系统清洁化”,形成以节能为核心的公共交通结构, 提高园区交通通达度,重视园区各板块间公共交通的便捷度。同时, 要大力发展以网络货运、多式联运为代表的绿色物流。同时,促进“园 区建筑节能化”,大力发展园区绿色建筑,对既有厂房、楼宇等存量 建筑进行绿色化改造,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探索 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在深入了解园区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对园区内生态要素进行调整、 优化、改造。注重屋顶绿化建设,尽可能扩大园区碳汇绿化面积,增 强园区碳汇能力。加大智能传感器、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基建在园 区工厂、建筑、停车场等全域布局,全流程、全时段监测园区碳排放 量。同时,加强能源智能化应用和可视化管理平台、园区综合监控平 台等管理型公共平台建设,从而整体实现园区碳中和的精细化管理、 智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