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测点布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监测测点布置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基坑监测测点布置方案1 .周边道路及地下管线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沉降)(1)目的:反映周边道路及地下管线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沉降)变化。(2)布埋设:视现场情况,在道路边缘敲道钉,也可钻孔放入膨胀螺栓。(3)布设数量: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沉降)监测采用共用点,监测点按水平间距15m在周边道路地面上布设共156个监测点A、B、C区),编号G1G1560因现场环境及政府有关部门规定限制,地下管线监测点的埋设除能利用原有管线设备点外也可采用模拟点法或间接点法。模拟点法即在地下管线相应上方开挖约40Cm深样洞,将顶面刻划+的钢筋埋入其中,并用混凝土将其固定;间接点法即在地下管线相应上方将顶面刻划+的道
2、钉打入道路接缝处。2、基坑围护体顶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沉降)监测点(1)目的:反映基坑围护体顶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沉降)变化。(2)布埋设:视现场情况,在基坑围护压顶上敲入顶面刻划+的道钉,也可钻孔放入顶面刻划+的膨胀螺栓。(3)布设数量: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沉降)监测采用共用点,A区:监测点按水平间距1520m在基坑围护体顶布设,共35个监测点,编号WH1WH3503、基坑围护体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监测孔(1)目的:反映基坑围护体深层的水平位移,对于基坑围护体深层的变形明显。(2)布埋设:在围护体内用钻机钻孔放入测斜管或者和钢筋笼一起分段放入外径70mm,内径55mm,内壁刻有十字滑槽的的测
3、斜管,测斜管的一对滑槽要垂直指向基坑方向,测斜管深度和围护桩同深。上下管口用盖子密封,安装完成以后立即灌注清水,防止泥浆渗入管内。测斜管设置可靠的保护装置。(3)布设数量:布设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A区共布设9个监测孔。4.基坑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测斜)(1)目的:反映基坑外土体深层的水平位移,对于基坑土体深层的变形明显。(2)布埋设:应布置在邻近需要重点监护的地下设施或建筑物周围土体中,在周围土体内用钻机钻孔放入外径70mm,内径55mm,内壁刻有十字滑槽的的测斜管,测斜管的一对滑槽要垂直指向基坑方向,测斜管深度大于围护墙埋深的5IOmo测斜管设置可靠的保护装置。(3)布
4、设数量:布设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C区共布设12个监测孔,编号CX13CX24;B区共布设2个监测孔,编号CX1CX2o5、基坑外地下潜水水位监测孔(1)目的:了解基坑围护结构止水效果,通过水位的变化,及时发现和防止围护结构渗漏及坑外水土向基坑内流失。(2)布埋设:基坑外地下水位孔应优先布置在基坑拐角、相同围护方式咬接处、不同围护方式交接处;或每间隔50m左右设置一孔,宜布置在止水帷幕的外侧约2m处;埋设深度68mo先在土体内钻孔至设计深度,孔径IOOmm,然后将管径为53mm的PVC带有用土工布裹住进水孔(呈梅花形布置)的水位管,再于管外回填中粗砂至进水段上方30cm,其
5、上方回填黏土封孔,管口设必要的保护装置。(3)布设数量:A区共布设9个监测孔,编号SW1SWo6、支撑轴力(1)目的:了解支撑轴力的变化情况。(2)布埋设:监测点宜设置在支撑内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杆件上,每道支撑轴力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并且每道支撑轴力监测点宜在竖向上保持一致,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支撑长度的1/3部位,每个截面内传感器不宜少于4个。(3)布设数量:A区第一层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共布设7处监测点,编号ZC1-IZC1-7;A区第二层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共布设7处监测点,编号ZC2-1ZC2-7o7、基坑外承压水位监测孔(1)目的:了解基坑内承压层水
6、位变化。(2)布埋设: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部、相邻降压井近中间部位,深度应在该土层的承压水层。(3)布置数量:布置在C区,都位于该基坑的围护外侧,共布设4个监测孔,编号为CY1CY4o8.立柱垂直位移(沉降)(1)目的:了解立柱垂直位移(沉降)的变化情况。(2)布埋设:立柱垂直位移(沉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部、多根支撑交汇处、地质条件复杂处的立柱上。(3)布设数量:A区共布设12个监测点,编号1Z11Z12o9、监测点(孔)保护措施基础工程施工现场交叉作业、施工材料堆放、车辆通行等容易造成监测点破坏、掩埋,为此,我现场监测人员将根据施工工况分块分批布设监测点,在监测点上喷红色醒目油漆做标记,标明点号,并设置监测点提示牌,加强监测点的保护。基准点布设在离基础施工较远的稳定区域。现场监测时,发现有破坏的监测点,及时补设,以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