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期末测试卷A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期末测试卷A参考答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期末测试卷A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大气、水、水溶液的作用下,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改变或破坏岩石的性状并可形成次生矿物的作用称为(B)。A.溶解作用B.化学风化作用C.水化作用D.水解作用2 .根据生物化石的出现情况,整个地质时期可以分为生物化石稀少的(A)和生物化石大量出现的显生宙。.隐生宙B.新生代C.中生代D.古生代3 .河流将来自谷坡和河床的侵蚀产物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的作用称为。(0A.托运作用B.悬运作用C.河流的搬运作用D.溶运作用4 .岩层在构造运动中受力产生一系列连续弯曲的永久变形称为(D)。A.裂隙B.节理C.断层D.褶皱构造5 .固体介质
2、在长期静载荷作用下,应力或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称为(B)oA.流变性B.蠕变C.松弛D.灾变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风化作用按性质可分为(ABC)A.物理风化作用B.化学风化作用C.生物风化作用D.机械分化作用2 .河水及所携带的碎屑物在运动过程中对河谷的破坏作用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侵蚀作用包括(AB)两种。A.机械侵蚀B.化学溶蚀C.生物侵蚀D.机械剥蚀3 .断裂两侧岩石仅因开裂而分离,并未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节理或裂隙,节理按成因可分为(ACD)oA.原生节理B.张节理C.次生节理D.构造节理4 .内动力地质作用是指地球自转重力和放射性元素蜕变等能量,在
3、地壳深处产生的动力对地球内部及表面的地质作用。根据作用方式可分为(ABCD)。A.构造运动B.地震作用C.岩浆及火山作用D.变质作用5 .根据裂隙水埋藏分布特征,将裂隙水分为(ABC)三种类型。A.面状裂隙水B.层状裂隙水C.脉状裂隙水D.块状裂隙水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水在岩层中存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并相互转化的,按其埋藏条件可以分为上层建水、潜水和承压水。2 .通常按照空隙形状特征和发育岩类将其分为:松散岩石中的孔陋一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和可溶岩石中的溶隙三大类。3 .含水层自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称为补给.4 .不同的结构面,具有不同的工程地质特性,与其成因密切相关,结构面按成因可
4、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三类。5 .岩体的变形通常包括结构面变形和结构体变形两部分。6 .岩体的破坏方式主要有:脆性破裂、追踪破裂、块体滑移、层状弯折、塑性流动。7 .地壳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在空间分布的总和称为地应力场。8 .在地壳表层,地应力以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为主。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总和。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动力地质现象、天然建材等。2 .活动断层:指现在正在活动近期有过活动、不久的将来还可能活动的断层。3 .软化系数: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强度的比值。4 .管涌:指在渗流水作用下
5、,土体细颗粒物质在粗颗粒形成的空隙中流动或被带走的现象。5 .固结灌浆:为了改善岩体的性能,提高其强度和完整性,在基岩孔内,采用一定压力将灌注浆液填充到裂隙中去。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35分)1 .岩体完整性含义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答:(1)岩体完整性指岩体结构面不发育,结构体巨大,整体性好而且完整。(2)岩体完整性系数、裂隙率、质量指标、体积裂隙数、裂隙间距等。2 .风化壳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风化程度定量指标?答:风化壳通常划分为:风化残积土、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微风化带。下列一些指标能反映风化程度,波速试验指标、点荷载试验指标、抗压
6、强度指标、变形指标、物理性质及钻探技术指标。3 .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答:(1)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比;(2)低渗透性;(3)高压缩性;(4)抗剪强度低;(5)触变性。4 .活断层区的建筑原则有哪些?(1)建筑物场址一般应避开活动断裂带;(2)线路工程必须跨越活断层时,尽量使其大角度相交,并尽量避开主断层;(3)必须在活断层地区兴建的建筑物,应尽可能地选择相对稳定地块即“安全岛”,尽量将重大建筑物布置在断层的下盘;(4)在活断层区兴建工程,应采用适当的抗震结构和建筑型式。5 .软弱岩石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含义是指软弱岩石包括三类:软质岩石、风化岩石、构造岩石。(2)强度低、水理性质差、流变效应明显、长期强度低。6 .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答:(1)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量度,一次地震对应一个震级。(2)烈度是反映地震对地面以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对应许多烈度区。7 .野外如何识别滑坡?答:根据地形地貌和滑坡的形态特征识别。(1)滑坡后缘形状:(2)滑坡前缘形态;(3)双沟同源;(4)阶地变位;(5)马刀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