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区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92023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江都区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92023年).docx(3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扬州市江都区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92023年)二O一八年四月前言1一、原规划实施情况31主要做法32 .取得的成效43 .存在的问题54 .改进的措施5二、新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61 .指导思想62 .基本原则63 .总体目标8三、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8(一)粮食产业91发展现状92 .特色与优势93 .重点任务144 .区域布局155 .扶持内容156 .投资估算157 .效益分析168 .环境影响评价1719(二)蔬菜产业1发展现状192 .特色与优势203 .重点任务244 .区域布局255 .扶持内容266 .投资估算267 .效益分析278 .环
2、境影响评价27四、资金筹措29五、保障措施291加强组织领导302 .整合项目投入303 .加大科技引导314 .强化项目管理325 .搞好宣传展示32一,/x刖百江都区位于江苏中部,属苏北里下河地区。境内地势平坦,河湖交织、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通扬运河横穿东西,328国道、宁通高速、启扬高速、京沪高速和宁启铁路在境内交汇,连淮扬镇高铁于2023年通车,为江都的腾飞插上翅膀。江都也是淮河入江水道出口、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江淮两大流域的交汇处。江都南临长江,西傍历史名城扬州广陵区、邢江区,东与泰州毗邻,北与高邮市、兴化市相连。全区下辖13个镇和1个开发区,土地总面积1332.54平方公里,其中
3、耕地面积102.16万亩;总人口105.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48万人。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打造资源比较优势强、产业链条延伸长、市场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性强的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指导引导作用,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根据国家、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文件要求,经调查研究、实地勘察、交流对接,明确了江都区今后三年拟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并组织编制了扬州市江都区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9-2023年)。本次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期限为2019至2023年。规划主要依据:1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
4、公室关于编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92023年)国农办(2018)1号通知;2 .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92023年)编制工作的通知;3 .扬州市农业资源开发局、财政局关于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92023年)编制工作的通知;4 .扬州市江都区农业资源开发局扬州市江都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十三五”规划(2010-2023年);5 .扬州市江都区农业资源开发局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6 .扬州市江都区农业资源开发局关于扬州市江都区高标准农田建设
5、规划(2010-2023年);7 .扬州市江都区农业委员会关于扬州市江都区“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3年);8 .扬州市江都区农业委员会2017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等资料。优势特色产业选择标准:1坚持特色竞争按照地区资源和生产条件,突出重点,走特色化、差异化竞争之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做大、做强、做优优势特色产业。2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现实和潜在两种需求,立足多样化、优质化,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优势产业。3 .坚持产业支撑考虑区域现有产业基础,选取技术成熟、产业基础扎实,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业产业作为特色产业,以
6、利于形成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综合以上标准,结合区域特色,江都区今后三年农业综合开发拟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确定为粮食和蔬菜两大产业。一、原规划实施情况原规划确定的产业主体为:花木和粮油,计划扶持农业龙头企业6个、专业合作社18个,计划总投资630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3240万元,其中:花木产业财政投资3150万元,粮油产业财政投资1620万元。现将原规划执行情况梳理如下:(一)主要做法1加强规划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各类媒介,加强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的宣传,强化规划意识,扩大应用范围,为科学、合理选项、立项及项目实施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每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7、选项入库前,组织项目区乡镇开发办人员和有关龙头企业及合作社人员,认真学习规划,对照项目入库指南,谈入库条件,议立项依据。2 .坚持规划指导。坚持以规划为纲,每年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中挑选符合立项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入库,把规划内容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无论是土地治理项目还是产业化项目,是产业基地建设还是农业企业扶持,坚持瞄准特色产业不断投、连续投,扶大扶强扶优,扶出成效,克服过去的漫无目标拉大网找项目入库的做法。规划的制定有利于科学扶持产业,定向培育企业,推进农村经济。特色产业规划对产业化项目的立项实施起到了顶层设计作用,对“十三五”农业综合开发规划起到了支撑作用。在规划的引领下,全区
8、特色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做大。3 .组织规划应用。三年来,全区立项实施三个产业化经营项目,以粮食产业为主,具体是:1 1)2016年立项由江苏金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的产业化财政补助项目一一江都区100亩稻麦良种繁育基地新建项目,总投资33195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60万元。项目通过田间道路等生产设施建设和晒场、仓储等设施的建设,提高了企业稻麦良种繁育、加工能力。2 2)2018年立项由江苏鼎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的“江都区900吨稻米恒温仓储设施新建项目”,总投资403.3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00万元。通过建设粮食仓储、晒场,购置相关设备等
9、,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稻米加工能力和品质。(3)2018年立项由江都区绿地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实施的“江都区2000吨粮食周转仓库流通设施新建项目”,总投资65.87万元,其中财政投资60万元。项目通过新建周转库房等设施,将进一步扩大企业及农户的粮食仓储能力。(-)取得的成效1厘清了产业现状。通过制定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基本弄清了全区各地农业产业的数量与质量、分布与特色、市场前景与潜力趋势,以及与其相关的繁殖、种植、加工、营销等产业链运转情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规划要求从中选出扶持的优势特色产业,为农业开发项目立项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2,促进了农业发展。三年来,全区立项实施的三个农
10、业开发产业化项目,扩大了优质稻米良种引进与繁育,保证了全区水稻良种种植面积;提高了全区稻米仓储能力和稻米加工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拉长了粮食产业链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3 .带动了农民增收。据三个产业化项目的统计,可以解决7个低收入农户脱贫,帮助农民就业57人,实现年工资收入230多万元;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销售(电商)”产业运营模式,扩大优良水稻种植20多万亩,年可增产增收、优质加价增收300多万元。4 .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的制定为农业综合开发每年选项立项及项目实施管理提供了方便,根据年度项目入库指南要求,按照特色产业规划内容,进行挑选
11、入库经营主体,既节约了调查等前期工作时间,又提高了项目入库的准确度。(三)存在的问题从2016-2018年扬州市江都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的执行来看,扶大扶强优势特色产业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受产业限制,申报入库经营主体相对较少,以致选项范围狭窄;二是部分成长型经营主体受经营规模、自身实力所限,连续投入能力不足;三是部分合作社运营不够规范,达不到项目申报条件等。(四)改进的措施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作用,应进一步做好如下几点:一是切实做好新一轮特色产业规划,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全区产业现状,对照规划条件,选好产业、选好区域、选好经营主体,把功夫用在源头上,使规划赋予前瞻性、科学性和
12、可行性。二是进一步加强规划宣传引导,让更多的产业经营主体在学习了解规划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及早准备、因应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强规划指导作用,对照年度入库指南,依据规划及早排产业、排项目主体,尊重规划的权威性。二、新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1指导思想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国家、省开发部门的通知要求,确定江都区优势特色产业规划指导思想是: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为先导、基地为支撑、加工企业为龙头、品牌开发为抓手、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供
13、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 .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市场信息和市场办法引导、指导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尊重农民意愿和经营自主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农民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主体,要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领导和引导机制。做好规划引导和服务、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加大政策扶持和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充分调动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性。-坚持利益联结,促进产
14、业链发展。突出扶持优势主导产业,以“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扶优扶大扶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兼顾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作用较大的中小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取集中投入、整体推进的开发方式,着力打造规模连片的农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探索农业综合开发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促进共同致富奔小康。坚持科技创新,加强综合投入。以科技为支撑,实行产学研结合,多部门协作,共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科技农业成果
15、推广转化,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自动化控制灌溉技术、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麦套稻秸秆还田技术、稻鸭共作技术等。把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同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合力。着力补齐农业产业链条短板,促进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提升财政支农效能。一一坚持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竞争择优选项,提高产业化经营项目质量。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申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坚持质量第一,注重生态绿色发展。坚持环保优先原则,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少农药及化肥使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安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严格生产投入,加强农残检测和监管,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项目单位管理,实行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控制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使用量,推广生物农药,控制包装废弃物,推行统一供种、统一栽植、统一植保、统一管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