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难应用场景项目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急难应用场景项目建议.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救急难”应用场景项目建议1 .建设背景和依据本项目拟结合我区救助业务工作实际和规划,从“救急难”场景切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精准帮扶弱势群体。2 .建设目标根据数字化改革重大需求、多跨场景、改革任务的工作要求,围绕解决重大需求、着眼业务融合、技术融合、数据融合,深入谋划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多跨融合场景,解决社会救助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针对临时救助业务提出以下目标:聚焦临时救助及相关业务的流程改造和优化,对现有XX省大救助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完善,实现临时救助系统与医保部门的医疗费用结算接口的开发、困境儿童中“困境儿童”数据、精准画像人员医疗费用支出数据的对接;实现表单的改造,根据
2、省级、市级、区级三级标准对民政救助、慈善救助以及在册对象等信息展示表单进行改造;实现医前预付、医后救助的无缝救助,对困难群众进行及时而精准的救助;实现整体的综合查询;实现“XX救助诚信”模块对接;实现“X里救”相关内容的上架,确保临时救助审批流程便捷、救助工作快速开展、救助资金精准落实。3 .建设原则从管理角度来讲,坚持政府出资建设、纳入财政预算,整合资源、节约高效的建设原则,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对现有的系统资源进行资源共享整合,为将来的建设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从技术措施角度来讲,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严格遵守以下原则:(1)先进性基于快速协同响应技术,实现与横向部门的信息交换,方便的实现数据与
3、业务集成的需求,各级部门必须优化调整自己的业务模式和再造自己的业务流程,同时,由于各级部门协同工作,实施难度大,因此业务流程的设计、优化和管理是成功实施信息平台的一个关键。(2)开放性即在遵循标准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开放的技术、结构、系统组件、用户接口,采用开放的通信协议和技术标准,保障系统在互联或以后的扩展过程中能够稳定有效的运行,以满足业务应用需求。(3)可靠性对设计方案、应用技术和产品进行严格的可行性论证,把风险降至最低限度。采用的先进技术应是成熟的经过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技术,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有很强的防错、抗错能力;有很强的故障恢复和应急措施,保证日常事务不间断地正常运行。(4)安全性通
4、过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认证体系,实现系统分级分层授权,数据分级分层管理,保证业务信息安全和保密。采用岗位化(角色化)界面设计,保障工作人员“各司其职”防止执行超越权限的操作。在敏感信息的传送中采用加密技术,防止重要信息的泄漏。同时,对重要操作要进行日志记录,并可对这些操作日志进行审计和内容过滤。(5)兼容性系统的体系架构应具有兼容性,此次项目建设的技术偏向于国产化,促进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6)创新性基于软件构件技术的开发平台,是运用J2EE技术基于构件开发模式而全新开发的一个软件平台,运用此平台,使得应用开发更直观、更简单、更方便。4 .建设内容5 .1建设框架整体架构以省大救助为基础
5、,运用省大救助的云资源、安全防护等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层与省大救助系统数据同源,构建急难救专题库(低保对象库、特困对象库、孤儿对象库、主动监测到的低收入对象库、急难救记录),应用支撑层沿用省大救助的账户体系、已建技术支撑体系等,业务应用层主要包含:数据对接、基础管理、临时救助2.0事项、困难对象心理援助预警、困难对象心理援助、急难型紧急救助、收入型过渡救助、支出型一般性救助(因病)、支出型一般性救助(因学)、综合查询、对接“XX救助诚信”模块等。6 .2.软件清单按照建设目标及业务需求,建设功能清单明细如下:序号功能模块子模块简介描述1数据对接对接精准画像动态监测场景数据实现主动监测到的精准画像
6、人员数据的存储功能。2对接困境儿童数据接口开发:实现困境儿童信息的共享交互;系统同时支持批量导入数据。3数据库建立:将处理好的数据进行整理,进行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数据存储,通过数据库对困境儿童信息进行整体存储管理。4对接医保部门医疗费用结算数据接口开发:具体标准接口清单为结算信息时间接口、结算信息次数接口。5数据库建立:对结构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加工。6对接全省健康码基础信息数据实现全省健康码基础信息数据对接接口调用及调试功能。序号功能模块子模块简介描述7基础管理表单配置管理配置市民政、区民政、街道等多等级的表单。8配置市民政、区民政、街道等多等级的表单。9其他资金救助表单:按照相应的规则内容
7、,对其他资金救助进行单独页面展示。10在册对象表单:低保、低边、特困、困境儿童三类人群,通过表单字段及对应标准的设置,将在册对象单独生成数据库,并且进行表单展示。11政策标准管理市政策标准管理:将市级临时救助相关政策进行标准提取,按照民政救助标准和慈善救助标准,系统内开发相应的配置表单。12区政策标准管理:将区级临时救助相关政策进行标准提取,按照民政救助标准和慈善救助标准,系统内开发相应的配置表单。13镇街政策标准管理:将镇街临时救助相关政策进行标准提取,按照民政救助标准和慈善救助标准,系统内开发相应的配置表单。14村社政策标准管理:将村社临时救助相关政策进行标准提取,按照民政救助标准和慈善救
8、助标准,系统内开发相应的配置表单。15诚信承诺协议配置规定诚信承诺协议的模板格式,完成字段及相关页面的设计,联通数据库信息,开发调用接口,便于协议内置流程中。16临时救助2.0事项配置目录拆解对临时救助对象认定及救助金给付的权力事项进行目录拆解。17管控策略配置对临时救助对象认定及救助金给付的权力事项进行管控策略配置。18收件配置基础配置、字段配置、表单编排、材料配置、情序号功能模块子模块简介描述形配置、办理结果配置。19数据共享标注配置数据共享标注配置。20办件配置基础配置、表单映射、通知配置。21网上收件配置实现临时救助对象认定及救助金给付的权力事项在XX省大救助信息系统上的网上收件配置。
9、22困难对象防疫援助预警生成困难对象防疫援助预警表单实现防疫援助预警表单生成的功能。23困难对象心理援助困难对象心理援助表单实现困难对象心理援助表单生成的功能。24急难型紧急性救助急难紧急性救助流程管理救助申请,受理。25急难紧急性救助标准管理救助标准管理。26急难紧急性救助资金来源管理救助资金来源管理。27急难紧急性救助资金发放管理救助资金发放管理。28急难紧急性救助申请对象管理救助申请对象管理。29生成急难紧急性救助表单实现急难型紧急性救助表单生成的功能。30收入型过渡性救助收入型过渡性救助流程管理实现收入型过渡性救助整体流程管理。31收入型过渡性救助标准管理实现收入型过渡性救助标准管理功
10、能。32收入型过渡性救助资金来源管理实现收入型过渡性救助资金来源的管理。33收入型过渡性救助资金申请对象管理实现收入型过渡性救助金申请对象管理的功能。34收入型过渡性救助资金发放实现收入型过渡性救助的资金发放功能。35生成收入型过渡性救助表单实现收入型过渡性救助表单生成的功能。36支出型一般性救助(因病)医前预付流程配置管理37医前预付申请医前预付申请。38医前预付备案确认医前预付备案确认。39医前预付备用金配置管理医前预付备用金配置管理。序号功能模块子模块简介描述40医前预付备用金额度管理医前预付备用金额度管理。41医前预付备用金来源管理医前预付备用金来源管理。42医前预付备用金申请对象管理
11、医前预付备用金申请对象管理。43医前预付资金发放医前预付资金发放。44医前预付资金费用预付实现医前预付出院费用预付的功能。45医前预付资金结算医前预付资金结算。46生成医前预付表单实现医前预付表单生成的功能。47医后救助流程配置管理48医后救助申请医后救助申请。49医后救助核对医后救助核对。50医后救助初审医后救助初审。51医后救助公示医后救助公示。52医后救助审批医后救助审批。53医后救助资金申请医后救助资金申请。54医后救助资金发放医后救助资金发放。55医后救助资金继续申请医后救助资金继续申请。56医后救助资金审核医后救助资金审核。57生成医后救助表单医后救助表单。58支出型一般性救助(因
12、学)因学致贫临时救助流程管理实现因学致贫临时救助整体流程管理。59因学致贫救助申请实现因学致贫临时救助申请功能。60因学致贫临时救助核对实现因学致贫临时救助的核对功能。61因学致贫临时救助初审实现因学致贫临时救助的初审功能。62因学致贫临时救助公示实现因学致贫临时救助的公示功能。63因学致贫临时救助审批实现因学致贫临时救助的审批功能。64因学致贫临时救助标准管理实现因学致贫临时救助标准管理功能。65因学致贫临时救助资金来源管理实现因学致贫临时救助资金来源的管理。序号功能模块子模块简介描述66因学致贫临时救助资金发放管理实现因学致贫临时救助的资金发放功能。67因学致贫临时救助申请对象管理实现因学
13、致贫临时救助金申请对象管理的功能。68综合查询临时救助综合报表按照医前预付、医后救助三大类进行救助档案的分类,通过报表的形式对救助的困难群众进行筛选展示。69临时救助档案查询按照救助家庭以户为单位生成临时救助档案,系统支持工作人员通过规定的年份进行查询。70对接“XX救助诚信”模块对接“XX救助诚信”模块将医前预付中提前预付押金通过困难群众的诚信签署后进行发放,将相关人员的信息对接至“救助诚信”模块,进入模块业务内部流转。7 .技术要求1)技术规范本项目应符合政务云部署规范要求,基于JAVA语言开发,MYSQ1数据库,采用B/S结构,采用面向服务的组件化开发框架,可在IEI1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上正常运行,服务运行端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2)与原系统无缝衔接要求此次建设是对“XX省大救助信息系统”的升级完善,实现本项目建设内容开发的同时,必须与原有系统完全兼容,并无缝集成,不影响原有业务操作。涉及与原系统承建单位的技术对接、改造的相关费用由成交单位自行承担,建设方可提供协助对接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