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技术审评要点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技术审评要点试行.docx(4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技术审评要点(试行)本要点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植入式神经刺激器产品注册 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 资料提供参考。本要点是对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一般要求,不包含临床评 价内容,注册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 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 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一、适用范围本审评要点适用于植入式神经刺激器产品注册,包括可充 电及不可充电的植入式脑深部刺激器、植入式脊髓刺激器、植 入式能神经刺激器、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按现行医疗器械 分类目录,该类产品分类编码为12-02-01,管理类
2、别为三类。二、基本要求(一)申报资料要求参照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 件格式的公告提交。(二)指导原则适用情况见附件1。(三)标准适用情况见附件2。三、审评主要关注点参照相关法规、规章、指导原则、标准,结合下列关注点开 展技术审评。(一)产品类别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17版12有源植入器械,一级产品 类别:02神经调控设备,二级产品类别:01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二)器械描述L产品描述外观构造,整个系统的完整描述,包括系统设计以及各部件 之间不同临床使用场景下(充电、程控等)相互连接的图形化描 述。设备硬件的完整描述,包括所有组成部分。应给出有标记的
3、图示(如图表、照片和工程图示),清楚地标识关键部件/组件, 其中包括充分的解释来方便理解这些图示。图示包括不限于实 物图、拆解图、剖视图。产品各功能部件/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用途的 完整描述。刺激器主要由电极连接器、电池、电路板、线圈组成。电极连接器需明确与电极的连接及密封、连接类型(高密度 连接、低密度连接)、通道数(单通道、双通道)、触点数量、紧 固螺钉数量、提供关键元器件拆解图示及工艺说明。充电电池需明确充电电压、充电终末电压、充电指示时对应 的电压及剩余电能,应给出不同充、放电条件下电池充、放电特 征曲线。原电池需明确制造商、电池类型、电池标称电压、电池总 容量、可用容量、设
4、计容量、更换指示时对应的电压及剩余电 能;不同放电条件下电池放电特征曲线;适应的温度范围。电路设计需明确功能框图并有必要解释。通信模块需描述所使用的无线技术(短距离通信、近场磁耦 合通信、蓝牙、WIFL蜂窝网络)、特性(频率范围、频率容限、 发射功率、占用带宽、杂散发射限值、通信距离、微功率短距离 设备声明、无线电核准证书)、性能、风险管理和功能。图形化 描述各配套使用及申报产品部件间数据传输方式。无线充电模块需描述使用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如磁耦合、 近场耦合、微波辐射等;实现方式(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微 波辐射式、电场耦合式);参数(如系统阻抗、谐振频率、输出 功率(大功率、中功率、小功率
5、)、传输效率、线圈尺寸、工作 距离(短距离、中距离、远距离)、充电模式(高速度充电、中 速度充电、低速度充电)等);安全保护措施(短路保护、过流 保护、过压保护、过温保护、欠压保护、金属异物检测、EMC 保护)。与设备物理性能相关的设备属性的完整描述(长、宽、厚、 重量等)。还应结合技术要求详细介绍系统整体性能参数及功能, 需提供刺激波形、刺激参数出厂设置情况、刺激模式(连续刺激、 循环刺激、定时刺激、高频刺激、变频刺激、体位自适应、闭环 刺激等)的详细介绍。与植入体一同包装的植入附件及重复使用的手术工具的完 整描述,包括型号,材料,功能,用途,图示等。植入附件包括 不限于套筒、封堵头;手术工
6、具包括不限于造隧道工具、力矩螺 丝刀等。产品材料的描述,需明确部件、接触类型、通用化学名称、 制造商、材料符合的标准、CAS号、牌号。相对于市场上同类常规产品的创新性技术、设计和应用的 介绍。如磁共振环境条件安全、远程程控等。2 .型号规格对于存在多种型号规格的产品,应当明确各型号规格的区 别。应当采用对比表或带有说明性文字的图片、图表,描述各种 型号规格的结构组成(或配置)、功能、产品特征和运行模式、 技术参数等内容。产品型号仅列明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型号,附件型号可在产 品组成或产品技术要求中列出。3 .研发历程阐述申请注册产品的研发背景和目的。如有参考的同类产 品或前代产品,应当提供同类产品
7、或前代产品的信息,并说明 选择其作为研发参考的原因。4 .与同类和/或前代产品的参考和比较列表比较说明申报产品与同类产品和/或前代产品在工作原 理、结构组成、制造材料、性能指标、作用方式,以及适用范围 等方面的异同。(三)产品技术要求及检测报告L产品技术要求产品技术要求应符合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 则要求。产品技术要求示例见附件3。5 .检测报告(1)检测典型性选择应选择功能最全,最具典型性的产品进行检测。不能互相涵 盖时应分别检测。结构差异较大的,应分别检测。检测报告应明确配套检测产品,应包括不同无菌包装(如植 入套件、独立包装的植入附件、独立包装的手术工具)的图片, 应包括完整的外
8、包装及包装内容物信息。(2)电磁兼容检测产品的所有组成部分,所有申报型号都应送检。检测机构可 对送检型号、配套使用设备进行分析;选取典型型号检测,检测 报告中应阐述典型型号、配套使用设备的选择理由。工作模式的选择:应覆盖不同的工作模式。(四)研究资料根据申报产品适用范围和技术特征,提供非临床研究综述, 逐项描述所开展的研究,概述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根据非临 床研究综述,提供相应的研究资料,各项研究可通过文献研究、 实验室研究、模型研究等方式开展,一般应当包含研究方案、研 究报告。采用建模研究的,应当提供产品建模研究资料。具体要求参照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 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和本
9、文第二章中列出各指导原则中的 相关要求。L性能研究提供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的确定依据。提供GB16174.1- 2015、YY0989.3ISO14708-3. YY/T0491 标准符合性分析文件, 不适用项说明合理理由。量效关系和能量安全研究:应当提供量效关系和能量安全 性研究资料,提供证明治疗参数设置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 以及除预期靶组织外,能量不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不可接受的伤 害的研究资料。联合使用:与申报产品联合使用的产品包括不限于电极、延 伸导线、患者程控仪、医生程控仪,患者程控充电器等,应当提 供证明联合使用安全有效的研究资料,包括互联基本信息(连 接类型、接口、协议、最低性
10、能)、联合使用风险及控制措施、 联合使用上的限制,兼容性研究等。提供已上市的联合使用产 品的注册证号及注册证信息。6 .电气系统安全性研究应当提供电气安全性、机械和环境保护以及电磁兼容性的 研究资料,说明适用的标准以及开展的研究。7 .软件研究软件安全级别为严重级别。软件研究需按照医疗器械软件 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修订版)、医疗器械网络安全 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修订版)的要求提交研究资料。8 .生物学特性研究依据GB/T16886.1标准要求对产品进行生物学评价。按照 具体产品的接触类型进行相应的评价,例如产品中脉冲发生器 和封堵头与组织持久接触。需基于GB/T1688
11、6.17及GB/T16886.18标准提供化学表征 及毒理学分析报告,基于毒理学分析结果选择必要试验。豁免 试验需明确理由。生物学评价报告示例见附件4o9 .灭菌研究无菌部件需明确灭菌单位(如委外应明确说明)、灭菌工艺 (方法和参数)和无菌保证水平(SAL),并提供灭菌验证及确 认研究资料。需明确残留毒性要求,如环氧乙烷残留量不大于10 g/go10 动物试验研究如申报产品和已上市同类产品相比工作原理、作用机理设 计、主要材料、应用方法(例如术式)或对预期用途有重要影响 的性能等无明显差异,不需要动物试验资料。如有新的工作原 理、作用机理、设计、主要材料、应用方法(例如术式)或改 进某方面的性
12、能的产品申报,可参照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 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一部分:决策原则)确认是否需要进行 动物试验。开展动物试验时需参照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技 术审查指导原则(第二部分:实验设计、实施质量保证)相关 要求。11 稳定性研究(1)货架有效期参考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稳定性研究指导原则(2022年 修订版)的要求提交研究资料。需明确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货 架有效期,可通过加速和实时老化试验验证灭菌有效期,同时 应考虑电池的影响,确定最终货架有效期。需提供货架有效期 验证摘要,应明确老化方式、环境温度、加速老化环境、加速老 化因子、加速老化时间、等效时间、声称的有效期。需明确产品包装,如无菌包装、
13、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无菌 包装的构成(吸塑盒和封口膜)。无菌初包装验证报告包括:灭 菌前后包装的密封泄露、密封强度、微生物屏障、目力检测医用 包装密封完整性、加速老化试验后产品性能、运输试验后产品 性能。(2)使用稳定性参考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提供 产品使用期限的研究资料。在产品使用期限研究中需要对关键 部件进行研究,内容包括电池、PCBA,馈通、电极连接器、钛 壳密封等。(3)运输稳定性应当提供运输稳定性和包装研究资料,包括GB 14710或 等同的检测报告,证明在生产企业规定的运输条件下,运输过 程中的环境条件(例如:震动、振动、温度和湿度的波动)不会 对医疗器械的特性
14、和性能,包括完整性和清洁度,造成不利影 响。12 磁共振环境条件安全研究资料建模研究需提供研究流程图,明确人体模型(成人模型、儿 童模型)、测试用MR设备、线圈模型、人体位置、器械路径 信息。磁共振环境条件安全研究可参考ISO/TS10974: 2018标准 编写,并提供测试摘要。标准版本不同需提供差异性分析文件。表1测试摘要示例评估的危害使用的测试 方法接受标准和 理由/不适 用理由测试结果总结 和通过/不通过 (如果适用)文件号/ 文件提 交位置射频致热ISO/TS 10974:2018 第8项梯度磁场致执 “、ISO/TS 10974:2018 第9项磁致振动ISO/TS 10974:2
15、018 第10项磁致力ISO/TS 10974:2018 第11项磁致扭矩ISO/TS 10974:2018 第12项梯度磁场感 应电压ISO/TS 10974:2018 第13项静磁场故障ISO/TS 10974:2018 第14项射频磁场故 障和整流ISO/TS 10974:2018 第15项梯度磁场故 障ISO/TS 10974:2018 第16项组合场测试ISO/TS 10974:2018 第17项伪影/各项测试报告需包括检测设备配置(刺激器、导线、延伸导 线,具体型号)、样本量、测试项目、接受标准及确定依据、检 测设备、测试方法、测试结果、测量次数、统计方法和不确定估 计等。不同扫描区域(头部、全身)、不同场强(L5T、3.0T)均 应有检测报告。建模或核磁安全研究中自研软件,按软件指南要求提供可 追溯文档、验证及确认文件。13 其他研究资料需提供产品功能的研究验证资料,包括自适应刺激功能(体 位传感器定位精度及误差的研究验证资料)、变频功能、超高频 功能的研究验证资料。产品无线充电的设计、符合标准、测试验证等研究资料、无 线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