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确的复习方法.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94544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正确的复习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谈正确的复习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谈正确的复习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谈正确的复习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谈正确的复习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正确的复习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正确的复习方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你为什么不想复习除了题主所说的”复习过程本身的痛苦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很少有人指出来,但又十分显而易见:复习拖进度!对于在校生来说,老师在赶进度,身边的同学在呼呼的往前学,甚至补课超前学习,你要复习?还要花时间回顾之前的知识?抱歉,这样你连作业都写不完。OO而对于自学者(考研/公/证/升本/自考。)来说,如果你重视复习,不赶进度的话,身边的朋友已经学到了XX章,他们讨论的问题你甚至都听不懂(因为你还没学到那里)OO就问你慌不慌?就算你知道复习有用,有大用,但如果复习让你陷入了上述的困境中,你还会不会坚持复习?敢不敢坚持复习?题主所说的是战术层面的痛苦,我想这个战略层面的痛苦更隐秘,但影响却更

2、大。难道是复习这个方法错了?显然,不是。对于应试这个目标来说,绝大多数的知识是需要深度理解和长期记忆的,而绝少有天才通过一次学习就可以完成深度的理解和记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想要达成深入理解与长期记忆,复习是必要的一个环节。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实际上,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当我们从学习全局来审视就会发现问题所在:学习进度的评价标准有问题!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学习进度就是你现在学到了哪里。也就是你已经看过多少的书,做过多少的题。从这个评价标准出发,复习便真的是一个拖慢学习进度的学习方法。但我们已经知道了:人是会遗忘的。在学习实践中,许多人为了赶进度,一个知识只学一遍,一道题只做一遍。如此学习

3、,一个学生即使学习进度再快,也只是熊瞎子掰苞米。但由于即使只学一遍,学生也会对知识点形成短期记忆,结果导致了我已经学会了或“我已经记住了的错觉,从而忽略了长期记忆的效果,也就是学的不扎实,背完就忘。这种状态在短期内不会呈现什么后果,只有在考试的时候才会有所体现。因此如果学生不知道上述问题,就无法对不合理的学习方法进行迅速调整,而当意识到问题所在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甚至到最后都意识不到问题所OO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学习进度的评价标准。在这个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可以帮助你达到学习效率的全局最优(而非局部最优)。2 .一介新的学习进度评价标准首先我们要引入一个概念:应试记忆率。应试记忆率

4、:在目标考试(高考,研考初试等)中,知识能够被想起来的概率。因此,科学的学习进度=学过的知识量X应试记忆率。当我们把学习进度的评价标准从学过的知识量这个单变量转变为学过的知识量与”应试记忆率这个双变量之后,我们才可以发现复习的价值:复习是提升应试记忆率的主要手段。虽然存在合理学习,费曼技巧,记忆术等策略提升学习效率,但想要在最终的考试中能够记住大量的知识,合理的复习环节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当你能够理解这些,你便不会认为复习是一个拖慢进度的无用功。当你认可了复习的价值,自然会愿意克服在复习中所遇到的具体困难。这就是战略与战术的关系。什么?你说你学的比别人慢怎么办?其实你学的是比别人快的,只不过这一

5、点是体现在整体效率中,而非局部效率中。整体效率越往后才会越显现。当然了,绝大多数人是等不及的,越想立即逆袭,反而难以成功。这也是学霸那么少的人性因素吧。3 .按轮复习?许多学生为了避免及时复习对进度的拖慢造成的恐慌感,便会想我快点学完,然后进行下一轮的复习。同时,按轮复习也是学校的主要复习方式。按轮复习有必要,但不全面,更不可以作为唯一的复习方式。从认知心理学出发,在即将忘记之前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是最好的复习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按轮复习时,则是在大多数知识点早已遗忘的时候进行复习,几乎相当于重学。虽然效果要比完全不复习强,但距离真正的科学高效仍然很远。尤其是面对一些知识结构复杂的学科(比如数学)

6、,在学习后面的知识时,如果前面的知识已经遗忘,将会给后面知识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那么为什么按轮复习会如此流行呢?因为不管是自学还是在校学生,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在一个外部管理者(学校,补习班等)组织下进行学习。对于外部管理者来说,它没法精确的认识和控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方法,因此只能采取按轮复习”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群体的有效组织。按轮复习是一个群体较优解,而非个体最优解。因此,对于具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你这个学生个体来说,应该尝试去执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而不是被外界牵着鼻子走。根据题主的描述,可以看到题主的复习呈现一种无序的状态。具体来说,就是不知何时复习,不知如何复

7、习,甚至无法找到需要复习的内容。实际上这也是绝大多数学生面对复习的状态,很是吃力不讨好。因此,下文我们将结合学习领域更为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从复习频率与复习方法这两个角度出发,为大家的复习建立更为可靠的策略体系。4 .复习频率许多学生即使知道复习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办法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而不合理的复习计划会导致复习效果不佳。那么如何合理的安排复习计划呢?什么时候复习?多久复习一次?对于这个问题,认知心理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首先,科学家测量了人们忘记所学知识的速度并绘制了一条曲线来进行描述: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于这条曲线,有两个重要的性质:1最初的学习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

8、忆会呈指数曲线迅速下降。2.复习会重置曲线,并降低遗忘速度。因此可以通过复习更长久的保留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根据前人对复习的大量实践,发现学生无需对每个所学知识进行高频率的复习,只需在最合理的时间点进行复习即可。与其在一天的时间内试图通过不断的背诵来完成对知识点的记忆,不如分别在几天后,几周后,甚至几个月后进行复习。这种复习方法被称为间隔重复法。在国内又称“记忆曲线法,艾宾浩斯复习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与简单的不断背诵等方法相比,间隔重复法是一种更有效的复习方式。这种复习计划可以帮助学生以最小的努力来加强对相应知识点的记忆。那么学生如何在学习中具体的应用这一方法呢?目前对于间隔重复法,主要有两类

9、工具:第一类是以固定复习周期为主的记录表格,比如方十字的记忆曲线学习日志,还有网上流行的21天搞定GRE单词表等工具。全网用法最简单的记忆曲线学习工具。这个固定的复习周期一般会遵循着相隔越来越长的规律。比如在第1天学习后学习后,分别在第2,4,7,11,15天后进行复习”。这类工具的优点在于使用简便,实际使用效果较为优秀,已有大量的实践案例证明其有效性。而缺点在于不够精细,没能达到理论上的效率最大化。关于这个记忆曲线学习日志,还有一段有趣的发展迭代历史,详见: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怎么用?481赞同61评论回答第二类则是以测试为核心的可变复习周期,多以app,电脑软件的形态存在。比如anki,各类单

10、词记忆app。其中做的最好的是芬兰公司的supermemo,但由于各种原因,国内的推广率并不高。SM超级记忆这类工具的优点在于复习节点更为精细,缺点在于必须依赖电子产品,个别软件/app使用难度较大,目前更适合对碎片化知识的复习(比如英语单词,刷选择填空题)。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工具进行间隔重复法的学习。5.每一次复习所采用的方法流程(1)一个反常识的正确认知先把反常识的正确结论告诉大家:不要在复习的时候对“背下来”有追求!许多学生认为复习=背诵=背下来,这也是许多学生讨厌复习,难以复习的问题所在。但实际上,这个认识是错的。很多学生会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短时间内对知识点的重复

11、学习/背诵来达成对知识点的短期记忆。但学习追求的并非短期记忆,而是对知识的长期掌握。而根据认知心理学界的研究,单纯的短期重复对长期的记忆理解几乎没有帮助(Ca11ender&McDanieI,2009;Dun1osky&Rawson,2005)o那么为什么大家会选择这样的复习流程呢?因为绝大多数学习者(包括学生,老师,家长)没有区分表现和学习。(此处表现与“学习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专有词汇,与日常含义相区别)表现:当下记住了多少。学习:应试记忆率的提升。对于这两个概念,认知心理学有2条很反直觉的结论:1有效的记忆策略可能会损害当下表现,但有助于长期学习。2.短时间的忘记是形成长期有效记忆的重要环节

12、。由于对学习与表现的混淆,学生都认为当下没记住没理解=没学会。在这种误解之下,学生便会采取诸如重复背诵的方法试图追求短时间的记住,但这种方法实际上恰恰会导致长期记忆效率的低下。而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碰见当下没有记住,但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学会了的情况。母语的学习过程就是最好的例子:孩子没有刻意追求当下记住,却逐渐的掌握了母语。记得点赞哦!所以说,不要在复习的时候对背下来有追求!不要在复习的时候对背下来有追求!不要在复习的时候对背下来有追求!当你能认识到这点,你会发现复习的压力大大降低!有木有!当你可以意识到,每一次的复习,即使复习完就忘了,但其实你对该知识点的应试记忆率反而在稳步提升,可

13、能从20%提升到了50%,你就不会觉得学完就忘很可怕了,反而会很爽!既然短时间重复背诵不利于长期学习,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有,那就是测试。(2)“测试法”对学习效果的优化关于测试法与重复背诵法的效果差别,Roediger&Karpicke(2006)做了一个认知心理学实验,实验过程如下:首先他们分别给A,B两组学生一段文章进行学习。在同样的20分钟时间里,A组的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背诵,而B组的学生只学习了5分钟那段文章,文章就被拿走了,然后他们得到一张空白的纸,让他们写下你们能记起来的任何东西。五分钟后,他们拿到一张新的空白的纸J写下你们能记起来的田可东西:这个测试的过程重复了三遍。也就是

14、说,20分钟里,A组从头到尾都在阅读学习,B组的学生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学习,四分之三的时间在重复测试前面5分钟学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B组并没有得到任何关于他们测试自己时的反馈,也没有再去接触那篇文章。5分钟后,他们测试了所有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记忆力。T星期后,他们又重新测试了这批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力。下图是记忆力考试的结果,灰色为A组,黄色为B组。当测试在5分钟后进行,A组表现更加好,但一个星期后,结果却反转了,A组同学忘记了一半以上的内容,但B组同学不仅记住得更多,遗忘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由上述实验我们可以清楚的得知,虽然重复背诵法”可以让人感觉到自己学会了,但对长期的学习效果收效甚微。而“测

15、试法虽然不利于短期的记忆(甚至给人一种我什么都没学会的感觉),但却对长期的学习效果帮助甚大。而且后续的实验发现,即使在测试中所犯的错误,也可以有效的帮助记忆(Korne11eta1.2009)o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在告诉人们一个外国词汇的意思前,先让他们猜这个词汇的意思。实验结果表明:先猜并且猜错的人比直接学习这个词汇的人后来能记住的几率更大。然而,当他们问人们哪个方法更帮助记忆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说直接学习最有效(Potts&Shanks.2014)这说明大多数人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什么方法能够形成有效的记忆。究其本质,2014年发在Psycho1ogica1BUI1etin一篇研究(RoW1and,2014)统计了关于测试和记忆的331个实验,发现测试法所带来的效果主要来源于测试时提取信息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也就是说,提取所需知识的过程越费力,感觉越困难,形成的记忆就越牢固。从效果上来说,直接回忆比做选择题更有用,没有任何线索的自由回忆比做填空题更有用。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回想法应该是效果最好的测试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