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钻探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94694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上钻探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海上钻探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海上钻探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上钻探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上钻探施工方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海上钻探施工方案针对本工程穿越海域的水文环境特点,结合我联合体多年海上勘探施工经验及本工程施工现场条件,本次海上勘察施工方案如下:(1)海上钻探平台的选择根据海域的宽度、通航条件、水深等选择合适的海上钻探平台。对于浅水区域或内河一般可选用小于百吨左右的平底船或搭接起来的浮筒作为钻探平台:而深水区则选用吃水深、且有自航能力和配置有足够设备的2003001级吨位的船舶作为钻探平台。钻探平台上需设置首尾锚和4个边锚及相应的锚机设备,供施工选择使用。同时要求钻探平台上救生、防汛、通讯设备及船员配备等齐全,以确保人力、设备安全和防范各种施工事故。(2)勘探点定位及孔位测量A勘探点定位方法本次勘察所有钻孔

2、均采用实时动态RTK-GPS进行定位测量工作。投入本工程的测量仪器均是经过计量检定部门检定有效期内的RTK-GPS接收机。B钻孔校位及孔位测定a钻孔校位当勘探平台船的作业锚抛好、锚绳固定到勘探船上时,即进行勘察钻孔的校位工作。测量人员将测量仪器RTK放置于孔口位置,利用RTK的放样功能,再一次与机长或地质员对即将进行校位的钻孔的孔号、孔位坐标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钻孔校位,测量人员将孔口偏离实际坐标的距离和方向汇报给船长或指挥人员,由他们组织船上人员对相应的锚绳进行绞紧或松放,使孔口位置逐渐趋近设计孔位。(参见图2.10.2.4-1)图2.10.2.4-1海域勘探孔GPS定位示意图当孔口坐标与设

3、计坐标的偏离值小于05m时或当其他特殊情况固定钻探船极其困难时偏离值不超过1Om,且钻孔在桩直径范围内时,所有的前后锚绳都已处于绷紧、固定的状态下,完成校位工作。陆域钻孔校位同海域钻孔。b钻孔测量校位工作完成后,测量人员即通知当班机长,起动钻机进行套管的安放工作。套管下好固定后,测量人员对钻孔孔口进行测量,如偏离值在规定的限差之内,当即对孔口位置进行数据采集,测量孔口坐标和套管管口的高程;如偏离值在限差之外,则需重新进行校位。测量数据采集完成后,即可通知当班机长可以正式开钻。数据采集的同时,进行水深测量的工作。深水区域用测深仪进行测量水深,套管管口的高程减去管口至水面的高度再减去水深即可得到该

4、钻孔的孔口高程。浅水区域的水深测量也可以采用测绳直接从套管内测量管口到水底的高度值,套管管口的高程减去管口到水底的高度值,即可得到孔口高程。陆域钻孔测量同海域钻孔。C测量定位成果a资料整理钻孔测量数据采集完成后,及时详细记录钻孔定位测量各种原始测量数据:“测量日期、人员,仪器、钻孔编号、孔口设计坐标,天线高及类型、套管管口高程、水深值、测深仪编号、套管管口至水面的高度值,孔口实测工程坐标、高程成果”等。钻孔测量成果资料整理后,填写勘探点位测量记录表(D1W/GI-2),进行资料汇总,测量负责人每天及时整理、复核当天的放孔和收孔记录,作好各项观测、检验和比测记录,及时向勘察负责人员提供测量成果数

5、据。b测量成果本次各班组定位完成后,及时记录并提交测量成果表,由项目总工或技术负责人进行复核、审查,准确无误后由专人输入电脑,最终按统一格式要求汇入成果资料。(3)作业平台就位待作业平台移至孔位处,船头朝向调整为逆水方向,并调整船身与水流方向基本一致,先抛前主锚,让船顺水慢慢后退,待基本到位后,扣牢主锚绳再抛后锚,最后抛4只边锚;待6只锚抛定后同时均匀绞紧所有锚绳,调整工作船对准勘探孔孔位,经检查确认施工作业船不会发生移动后,再进行施工。勘探作业船抛锚定位如图2.10.2.4-2所示。图2.10.2.4-2作业平台抛锚定位示意图(4)海上钻探施工钻探平台定位后,下套管前应首先测定勘探孔位处的水深。在水流急的情况下下套管时,需使用保护绳。保护绳一端扣住套管下部约3m处,另一端系于作业船工作台水流上方一边,且保护绳与套管的夹角尽可能大,保护绳随套管慢慢下放,使套管垂直下至孔底插入泥土,并能自由直立。然后在孔口用夹板钢索吊紧套管,固定船上。随时注意随潮水涨落及时松紧,使套管不漏水,保证泥浆的循环,孔底清洁。下面施工工序与陆域钻探施工基本相似,仅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潮汐水位实时校正实际的钻进深度,以保证地层分层深度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